首次巡航海疆的蘇-35究竟能給我空軍提升多大戰力? - 今日頭條 -手機光明網

| 2018-11-12| 檢舉

 空軍在微博上發布了一則【中國空軍蘇-35戰機飛赴南海戰鬥巡航】的消息被迅速轉載,這是官媒首次正面報道,並配發了三張圖片。三個月後,《環球時報》發布了一組蘇-35升空照片,並指出這是蘇-35戰鬥機的身影首次現身我軍東海方向巡航機群中。這兩則新聞,標誌著蘇-35S戰機安家中國400餘天后全面形成了戰鬥力。

  1. 蘇-35有多強?我國採購這款戰機有何意義?

  在具體劃分上,蘇-35屬於重型三代半戰機,是在我國大量引進位造的蘇-27「側衛」基礎上研製的深度改進型戰鬥機,展現了俄羅斯對蘇-27系列發展的理解。同時,由於蘇-35在設計研發中應用了大量用於四代機的技術,使得它的某些能力已經比肩了四代戰機,「超側衛」的綽號實至名歸。

  總體而言,它的外表和蘇-27基本沒有什麼變化,但實質上卻能夠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比如,最初的蘇-27主雷達極為笨重,迫使工程師不得不極大削弱機體結構,導致蘇-27的「軟骨病」,在跨音速之後它的機動性能和穩定性能變差,機體壽命較短。在蘇-35上,機體結構得到了徹底的強化,解放了蘇-27系列強大的飛行性能。諸如此類,之前的蘇-27系列裡面的很多問題在蘇-35上都得到了解決。

首次巡航海疆的蘇-35究竟能給我空軍提升多大戰力? - 今日頭條 -手機光明網

  俄羅斯空軍的蘇-35戰機

  2. 發動機和雷達是蘇-35的核心競爭力

  蘇-35配備了土星公司的117S渦扇發動機,117S型發動機是AL-31FM型發動機的深度改型,推力14.5噸,也是一款推力矢量發動機,發動機具備「轉向」功能,這進一步賦予了蘇-35戰機非凡的機動能力。它採用先進的低壓渦輪和高壓渦輪技術、新型渦輪葉片以及被稱為SDU-D的精密數字式控制系統,能夠實現更快的響應速度。這些新技術使得該發動機的整體推力比起前型躍升了16%。

  我國採購蘇-35的主要原因是急需一支性能較先進的、出動率可以保障的機隊。一般來說,發動機是戰機損耗較為嚴重的部分之一,其維修頻度會對戰機整體作戰能力產生較大影響。而117S發動機的使用壽命為4000小時,是同類發動機的兩倍以上。兩次大修間隔時間為1000小時,也是同類產品的兩倍左右,這為蘇-35的出動能力和作戰時間都貢獻了極大的力量。

首次巡航海疆的蘇-35究竟能給我空軍提升多大戰力? - 今日頭條 -手機光明網

  117S發動機

  無獨有偶,在雷達方面,蘇-35也有了很大的進步。在特殊的「聚焦」狀態下,它的「雪豹-E」雷達可以探測400公里,該雷達可同時探測和跟蹤30個空中目標,並對其中的8個目標發起攻擊。對雷達截面積3平方米的目標迎頭探測距離為400千米。雷達在對空警戒的同時還能對地掃描、可選擇並跟蹤4個地面目標。雷達具有多種地圖測繪模式以及多種解析度,最大地面目標探測距離400千米。與蘇-27的雷達相比,"雪豹"的性能有很大的改進,工作頻率擴展了兩倍,掃描角度從70度擴展到120度,有效探測距離增加了2~2.5倍,此外還增強了抗干擾能力,同時卻極大地降低了重量。蘇霍伊表示"雪豹-E "優於大部分美國和歐洲研製的主動/被動相控陣雷達。公平地說,雖然「雪豹-E」雷達的性能不及我國殲-11D的主動相控陣雷達,但其性能水平也已經超過了大多數的三代機雷達,在戰鬥中具備較強的先發優勢。

首次巡航海疆的蘇-35究竟能給我空軍提升多大戰力? - 今日頭條 -手機光明網

  蘇-35的「雪豹-E」雷達(

  我國採購蘇-35同時有著技術和戰略兩方面的考量。

  在技術上,我國一向秉持著「自研為主,引進為輔」、「兩條腿走路」的理念。我國承擔引進改進蘇-27系列技術的院所是瀋陽的601所,不過由於對空戰理解的不同,我國改進蘇-27(殲-11)系列的側重點與俄羅斯有較大出入,最新測試的殲-11D戰鬥機也是當之無愧的三代半戰機,它著重強化了偵測能力,力求在中遠距離摧毀對手,但相應地在機體結構和機動性上就不如蘇-35了。所幸的是,這兩種改進思路並不矛盾,兩款「終極側衛」未來仍有融合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我國自主研發的四代隱身戰機殲-20和三代半多用途戰機殲-16機隊正在蓬勃成長,並進行密集的測試和演練,但距離正式形成戰鬥力仍然需要一定時間,而殲-16則占用了殲-11系列的生產線。在這個檔口,我國採購一批蘇-35戰鬥機既可以應付當前的熱點局勢,又可以給更強大的機隊形成戰鬥力爭取時間,是一個有益的補充。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4/node196832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