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伴隨美國全球圍堵俄羅斯趨勢越來越明顯,歐洲火藥味也日漸濃厚。近日,北約糾集30餘國軍隊氣勢洶洶跑到俄羅斯家門口炫耀武力。雖然這種情況已經不是第一次,可俄羅斯仍然做出很「戰鬥民族」的反擊。但可能考慮到提高反擊效率和直接性,俄羅斯此次沒有選擇組織一場規模對等的軍演,而是直接跑到北約演習區域附近「怒射」一堆飛彈,以此反擊美軍的欺人太甚。
2018年10月26日據參考消息網報道,北約正在挪威組織冷戰結束以來北約最大規模軍演。北約秘書長延斯·斯托爾滕貝格公開宣稱,這次演習主要目的是「威懾」。雖然對於具體威攝對象是誰,他非常含混的表示,這是一種「純粹防禦性質」的威懾,並不具體針對某個國家,但從演習主要地點異常逼近俄羅斯且假想任務是挪威受到攻擊的現狀不難看出,軍演矛頭直指俄羅斯。

這次軍演主要地點在挪威及相關海域,31國5萬名軍人、1萬輛戰車、250架飛機和65艘軍艦參演,背後的推手當然就是美國了。因此,美國這次軍演可謂全力以赴,海軍主力航母「杜魯門號」攜加拿大和挪威軍隊扮演主攻方,德意英三國軍隊負責防禦,因為涉及到複雜後勤綜合補給與海上兵力調配,所以整個演習海上區域幾乎囊括整個北大西洋與波羅的海。北約官員表示,演習著重考察北約協同作戰能力及快速部署能力以應付地區「突發事件」(俄羅斯進攻)。
到俄羅斯家門口搞軍演對北約而言並不稀奇,可規模這麼大著實罕見。5萬多名軍人,還有大量裝備,這樣規模只有冷戰時期軍演方可與之媲美。很明顯,北約如此大費周章跑到俄羅斯家門口進行軍演絕不會只是想簡單威懾一番,因為北約很明白,俄羅斯不是被嚇大的,威懾這種東西對俄而言幾乎等同於無效。

現實而言,北約這次軍演當然會有向俄羅斯示威成分,可這並不是唯一目的。從烏克蘭危機到敘利亞內戰,俄羅斯高效的戰前動員、部隊調動及後勤保障一次又一次震撼北約。作為向俄羅斯挑釁一方,北約各國軍隊拖沓的作風和捉襟見肘的後勤讓北約著實沒什麼底氣和俄羅斯硬碰硬。正如北約官員所言,這次演習非常注重考察各國軍隊後勤補給效率和快速機動能力,類似於一次對成員國軍隊摸底,從而評估一旦在靠近俄羅斯地區發生大規模衝突北約的真實反應能力。
此外,給成員國軍隊「練膽」也是重要目的之一。經過多年「文官治軍」實踐,即使裝備水平大部分都是世界一流,但北約成員國的軍隊除少量精銳部隊外,都處於一種孱弱不堪狀態。部隊精神風貌很差,中高級指揮員缺乏戰爭思維,過度依賴高科技裝備。東歐軍事對峙中,北約的飛行員面對俄軍飛行員剽悍作風竟然會因為心理壓力過大而拒絕前往對峙前線。北約從中感受到巨大危機,所以選擇靠近俄羅斯的挪威進行演習既是「示威」也是「練膽」,避免成員國軍隊在俄羅斯威壓之下精神崩潰。

然而,無論北約抱著怎樣目的,俄羅斯的回應永遠是「簡單粗暴」且「直接有效」。10月26日,也就是北約冷戰後最大規模軍演當天,俄羅斯衛星新聞網報道披露,俄羅斯正靠近挪威的巴倫支海進行飛彈實彈射擊,俄海軍22350型護衛艦首艦「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在巴倫支海發射「塗金漆料-棱堡」飛彈,飛彈飛向天空、擊中高速低空目標。俄羅斯軍隊所屬的紅星電視台指出,所有目標均被擊中,而且高調錶示,該護衛艦將用於遠洋作戰,能有效威脅敵軍海上交通運輸線,甚至是部分大型作戰艦艇,這番氣魄讓北約軍演相形見絀。
北約軍演開始後,俄國防部長紹伊古就對外表示,俄無意捲入和北約的直接軍事對抗,但北約不停加強東歐軍事存在並作出進攻性舉動對俄羅斯的安全卻有著現實性威脅,所以俄必須與盟友做出必要回擊。俄羅斯的回擊是什麼已經無需多言,但北約經過烏克蘭危機與敘利亞內戰後依舊沒看到自己的地緣軍事劣勢,還想保持對俄軍事高壓卻著實令人無語。人貴在有自知之明,國家亦是如此,若北約真以為糾集一幫「小兄弟」就能起到「人多力量大」效果,那俄羅斯的鐵騎應當不介意告訴他們什麼才是能打仗的軍隊。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4/node196366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