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生物在地球上已經生活了千百萬年,但是承載著眾多生命的地球母親有多大年紀,卻一直不為人所知。地球已經存在了多少年?

20世紀,科學家們終於找到了測定地球年齡的最可靠方法,叫做同位素地質測定法。20世紀初期,人們發現地殼中普遍存在微量的放射性元素,它們的原子核中能自動放出某些粒子而變成其它元素,這種現象被稱作放射性衰變。在天然條件下,放射性元素衰變的速度不受外界物理化學條件的影響而始終保持穩定。例如1克鈾,經過一年之後有1/74億克衰變為鉛和氦。在鈾的質量不斷減少的情況下,經過約45億年以後,大約就有1/2克衰變為鉛和氦。利用放射性元素的這一特性,科學家選擇含鈾的岩石,根據一塊岩石中含有多少鈾及從這些鈾分裂出來的鉛,就能夠算出這塊岩石的年齡。現在已知的最古老的岩石,是1973年在格陵蘭發現的,年齡有38億年。1983年,又在澳大利亞找到幾粒年齡有41~42億年的礦物顆粒。這表明,距今40億年前後,地殼已開始形成。當然,這還不是地球的年齡,因為在地殼形成之前,地球還經過一段表面處於熔融狀態的時期,科學家們認為加上這段時期,地球的年齡應該是46億年。地球還能再活多少年科學家預測地球的壽命為100億年,現在地球的年齡是46億年,如果不考慮人類或其他因素對地球的影響的話,地球壽終正寢時的結果,將是被膨脹的太陽吞噬,可不就是毀滅了。所以認為地球壽命還有50億年。

貌似看起來,人類還有足夠多的時間,都是人們為了一己私慾,破壞環境,人類不用到地球毀滅那天,自己就毀滅了自己。

希望人類看清現實,有遠見,為了未來而愛護地球。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