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消息人士透露,美軍在關島駐軍正在最快速度撤離關島,很可能也包括之前部署在關島準備威脅中國的F-22戰鬥機和B-2戰略轟炸機。究其原因,倒不是解放軍新型武器又能覆蓋關島,而是太平洋上最危險的敵人——颱風,又來了。

對於大部分軍事裝備來說,雖然設計之初一般都考慮到颱風和極端自然氣候,但是對於使用和維護必然是有著很大影響的。
對於水面艦艇來說,大部分設計都考慮到8級以下強風和高海況下的作戰能力。然而即使是航空母艦,在面對颱風時也不過是一隻螞蟻。如果不幸闖入颱風眼,即使是尼米茲或者福特級航空母艦也難免會遭到猛烈側搖。
對於固定在航母機庫里的戰鬥機來說,唯一保證不會發生位移的只有固定帶。但是僅僅固定帶也不能避免航母上移動物體到處亂飛,碰撞或者直接切斷固定帶。只要有一架戰鬥機脫離控制,必然會發生連鎖反應。一架艦載機很可能會導致2-3排十幾架戰鬥機全部毀於撞擊事故。如果運氣不好,艦載機機內油彈被引爆,很可能會直接引爆航母彈藥庫或者反應堆,對於航母產生不可逆的致命損害。當然也不排除整艘航母葬身海底的可能性。

而對於地面設施來說,問題的確要小一些。鋼筋水泥的建築物畢竟比水面艦艇更好規避颱風。但是如果颱風風力夠大,或者是出現龍捲風狀況,不排除直接捲起汽車拍打到建築物上。被風捲起高速移動汽車的撞擊後果不亞於鑽地彈直接命中。大部分輕型掩體會被直接摧毀,很多機庫和半封閉堡壘也會被極大的損傷。如果美軍的B-2轟炸機機庫被損壞,那美國國防部真的要哭出聲了。
而對於美軍的核潛艇來說,颱風也是相當危險的。雖然颱風基本不會影響水下目標,但是會引起大潮。對於潛艇兵來說,浪都不怕,就怕潮。一旦大潮或者大湧出現,整艘潛艇內都是搖頭晃腦的,再老練的潛艇兵都會暈船。所有官兵必須保證一切物品被固定好,核反應堆的控制按鈕全部蓋上保護蓋,不然隨時都有可能出現誤操作。如果狀況較為嚴重,沒有牢固固定的物體很可能會拋灑傷人,導致人員傷亡或者潛艇損毀。

而對於地面基地來說,除了要考慮颱風直接的破壞力外,還得考慮後勤補給問題。雖然關島是美軍的一大基地,但是地下設施中儲存的食物卻不是很多。如果整個基地全部龜縮在掩體內,那麼很可能不到後續的補給送到,整個基地的人都已經餓死了。應急食品大多只能承擔較短時間的大量人員使用,美軍後續支援部隊甚至連馬上可用的機場都沒有,想要空投物資幾乎都是不可能。
就空投物資來說,執行空投任務的運輸機很可能比基地中的士兵更加危險。由於美國本土到基地距離較遠,很可能跑到已經損壞,運輸機必須在進入颱風危險區域前完成空中加油,不著陸依靠降落傘進行空投。然而由於颱風時刻在行進,不排除運輸機一頭扎進颱風的可能。雖然飛機大多有防風設計,但是大多無法承受12級颱風的破壞性。而由於搭載有空投載荷,無論是想爬升還是在颱風中打開艙門扔掉載荷都變得不現實,想要離開都跑不掉。

所以美軍這次選擇在最短時間內撤離大部分裝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關島基地並不需要太多人員防衛,留下的物資如果僅僅維持一個步兵連的部隊,甚至可以維持超過一個月。到時候無論如何美軍後續部隊都已經抵達。至於那些高價值,壞不起也修不起的裝備,還是疏散的越遠越好。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