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項目地址:本工程選址地位於上海市浦東新區的陸家嘴功能區,具體建設地點為陸家嘴金融中心區黃浦江沿岸E14單元Z3-1、Z3-2地塊,地塊東至東泰路、南依銀城南路、北靠花園石橋路,西臨銀城中路。
建築設計單位:美國Gensler建築事務所
方案及初設結構設計顧問單位:美國TT
施工圖設計單位: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
施工總承包:上海建工(集團)總公司
建設單位:上海中心大廈項目建設發展有限公司
建設內容和規模:上海中心大廈項目工程占地面積30370㎡,建築高度為632m,結構高度565.6m。項目建成總建築面積為558806㎡。螺旋上升的外形象徵中國全球性金融力量冉冉升起,建築主體118層,總高為632m,垂直向9個分區,不對稱錐形圓角造型可抵禦上海常見的颱風;立面採用雙層玻璃幕牆,從上方巨型外伸臂桁架懸掛下來,利用鋼環梁支撐。

陸家嘴集團曾安排該項目進行過三次招標,其中一次招標吸引了美國SOM建築設計事務所、美國KPF建築師事務所及上海現代建築設計集團等多家國內外設計單位提交設計方案。於最後一次招標,兩個設計方案獲得入圍資格,分別為美國Gensler建築設計事務所的「龍型」方案及英國福斯特建築事務所「尖頂型」方案。經過評選,「龍型」方案中標,大廈細部深化設計將以「龍型」方案作為藍本。

上海中心大廈基礎大底板澆築施工的難點在於:主樓深基坑是全球少見的超深、超大、無橫樑支撐的單體建築基坑,其大底板是一塊直徑121米,厚6米的圓形鋼筋混凝土平台,11200㎡的面積相當於1.6個標準足球場大小,厚度則達到兩層樓高,上海中心大廈是世界民用建築底板體積之最。其施工難度之大,對混凝土的供應和澆築工藝都是極大的挑戰。作為632米高的摩天大樓的底板,它將和其下方的955根主樓樁基一起承載上海中心121層主樓的負載,被施工人員形象地稱為「定海神座」。

超級巨無霸千噸阻尼器
位於上海中心126層的「上海慧眼」,是重達1000噸的「超級巨無霸」,是目前世界上最重的擺式阻尼器質量塊。
「上海慧眼」的工程學名叫做阻尼器。這是為了削減強風下高層晃動的專業工程裝置,世界上很多高樓都將阻尼器所在樓層向公眾開放,成為一個必不可少的旅遊景點。
不過,上海中心的阻尼器,和其它高樓阻尼器又有很多不同。首先,高達30米的「慧眼」造型令人耳目一新。清新的視覺感受下,可不要忽略,這實則是一個重達1000噸的「超級巨無霸」,它由吊索、質量塊、阻尼系統和主體結構保護系統四個部分組成,是目前世界上最重的擺式阻尼器質量塊。質量塊和吊索構成一個巨型復擺,它與主體結構的共振,能消減大樓晃動。

「和以往阻尼器利用機械原理不同,上海中心首創了世界上第一個引入電磁原理的阻尼器,由上海材料所自主研發,填補了世界空白。」上海中心大廈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葛清表示,這一技術上的提升,可以令今後大廈內90%的人能感受到較大的舒適度。這裡也將是全國最高的科普教育基地。

上海中心大廈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由上海市城投(集團)有限公司、上海陸家嘴金融貿易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資成立,註冊資本86億元人民幣,三方股東股權比例分別為51%、45%、4%。

2016年4月27日,「上海中心」舉行建設者榮譽牆揭幕儀式並宣布分步試運營,首批裙房和地下室對公眾開放 。同時,上海中心建設者榮譽牆也於當天揭幕。為了銘記每一位參建者的貢獻,讓社會肯定他們的勞動價值,留住他們人生中最有意義的一段歷史,發揚「工匠精神」和「勞動最光榮」的優良傳統,「上海中心」在三年多前開始策劃,專門在主樓西面,面向銀城中路的一處設立了一面長60米、琉璃材質的榮譽牆,上刻500家單位、4021位個人的名字。








據工程師介紹,上海中心大廈共應用了四十多項量身定做的綠色技術,預計大廈綜合節能率可達約54.3%,每年可減少碳排放2.5萬噸。其中,電梯發電是國際上前沿的建築節能技術。




五大功能分配:
1.國際標準的24小時甲級辦公:針對銀行、保險、證券、基金等金融服務業、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現代新型服務業等差異化辦公需求,提供上海中心大廈全天候、定製式辦公空間、系統和服務。辦公產品包括低、中、高區不同產業集聚的塔樓辦公,超高層全球頂級企業館等。
2.超五星級酒店和配套設施:引入國際頂級酒店管理公司,為全球高端客人提供個性化服務、體驗式住宿環境和共享交流的空間。
3.主題精品商業:以沿街裙房3-4層建築形態和外立面創意化造型,為奢侈品牌提供一個獨立旗艦館,集辦公、展示展售、小型秀場、VIP接待等功能於一體,彰顯品牌卓越氣質和獨特個性。
4.觀光和文化休閒娛樂:突破8小時以外小陸家嘴地區的空城現象,成為集觀光購物、娛樂、餐飲、休閒功能於一體的商業文化城。
5.特色會議設施:在高區有可以觀景的會議設施,在裙房有2000多平方米的多功能會議中心和1000多平方米的多功能宴會廳,滿足個性化活動、重大會議以及文化娛樂活動的需求。







上海塔依靠3個相互連接的系統保持直立。第一個系統是90英尺×90英尺(約合27米×27米)的鋼筋混凝土芯柱,提供垂直支撐力。第二個是鋼材料「超級柱」構成的一個環,圍繞鋼筋混凝土芯柱,通過鋼承力支架與之相連。這些鋼柱負責支撐大樓,抵禦側力。最後一個是每14層採用一個2層高的帶狀桁架,環抱整座大樓,每一個桁架帶標誌著一個新區域的開始。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