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底,由於此前中國政府拒絕了美海軍戰艦訪問香港並休整的申請,「黃蜂」號兩棲攻擊艦後來轉向南海航行。在途經南海期間,該艦上搭載的第31陸戰隊遠征隊(MEU)官兵在甲板上進行了實彈打靶訓練,頗有「泄憤示威」的意味。圖為在南海水域航行的美海軍「黃蜂」號兩棲攻擊艦。

美軍「黃蜂」號兩棲攻擊艦在南海航行期間,LAV-25輪式裝甲車在甲板進行海上打靶動態圖。

黃蜂級兩棲攻擊艦(現役8艘)於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陸續投入服役,現已成為美海軍兩棲登陸作戰的核心力量。每艘全長257米,全寬32米,吃水8.2米,滿載排水量4萬噸,一次可搭載一整支海軍陸戰隊遠征分隊(簡稱MEU,兵力1870人)以及配套的重武器裝備,最多可搭載40架各型艦載機。圖為7號艦「硫磺島」號的概況圖。

「黃蜂」號(LHD-1)作為黃蜂級首艦,是最早(1989年7月)投入服役的,該艦自服役以來參加過包括1993年索馬利亞維和行動、以及近年來的阿富汗及伊拉克反恐戰爭在內的多次作戰行動,表現突出。圖中「黃蜂」號的飛行甲板上,可見密集(摺疊)停放的MV-22「魚鷹」傾轉旋翼運輸機。

作為美海軍陸戰隊的「軍馬」,「黃蜂」號上搭載有相當數量的LAV-25輕型輪式裝甲車。此次海上打靶,美陸戰隊罕見將一輛LAV-25戰車開上飛行甲板,並固定在左舷側升降機上進行打靶訓練。

LAV-25輪式裝甲車由美國通用動力公司研發,是美海軍陸戰隊的標誌性裝備之一,因為該型戰車自1983年服役以來,基本與美陸戰隊如影隨形,具有較高的出鏡率,例如參與了1989年,美軍入侵巴拿馬的作戰行動;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美海軍陸戰隊乘坐該型戰車率先突入科威特境內。近年來在阿富汗及伊拉克的反恐戰爭中,LAV-25也有出色表現。

LAV-25裝甲車配備有一門25毫米M242「大毒蛇」鏈式機關炮(每輛備彈210發),圖為「大毒蛇」機關炮的炮口特寫照。

美陸軍的M2「布萊德利」步兵戰車也使用同款武器,該型機炮最高射速每分500發,最大有效射程大於3000米。圖為M2步戰車的25毫米主炮特寫。

「大毒蛇」鏈炮配備有包括脫殼穿甲曳光彈(APDS-T)、 高爆燃燒曳光彈(HEI-T)等多種彈藥,可有效摧毀敵軍輕裝甲戰車或武直等目標。圖為其配備的MK210高爆燃燒曳光彈。

LAV-25裝甲車在「黃蜂」號上海上打靶動態圖。

LAV-25裝甲車海上打靶的目標是被稱為「殺手西紅柿」的海上充氣靶,美海軍陸戰隊在隨艦海上航行部署期間,組織甲板打靶訓練,保持人員及裝備戰鬥力的這種訓練方式值得借鑑。圖中可見LAV-25射擊的海上靶標。

航拍視角可見海上靶標與「黃蜂」號兩棲攻擊艦的相對距離。

較遠距離拍攝的固定在左舷側升降機上進行打靶的LAV-25戰車,這一位置不僅便於海上打靶,且利於直接借道機庫返回車輛甲板。

直升機航拍視角拍攝的LAV-25海上打靶照片。

此前這個升降機還停放過F-35B短垂隱身戰機。

LAV-25裝甲車使用M242「大毒蛇」鏈炮夜間打靶資料圖。

另一角度拍攝的LAV-25海上打靶瞬間,可見四散的彈殼。

黃蜂級兩棲攻擊艦的詳細技術參數資料。

美海軍陸戰隊員使用12.7毫米M2重機槍海上打靶動態圖。

圖為此次「黃蜂」號海上打靶期間,美陸戰隊員正在整理LAV-25所用的25毫米彈鏈。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4/node196270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