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中國提出「一帶一路」戰略以來,中國的資金、技術、產能、商品都在加速走向全世界,連帶著中國的影響力也與日俱增。根據中國的「一帶一路」的設想,海上絲綢之路的主打方向,一條是從中國沿海港口,通過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歐洲;另一條,這是從中國沿海經過南海抵達南太地區,打造中國-大洋洲-南太平洋藍色經濟通道。因此近年來我國日益重視對南太地區的投入,這引起了美、澳、紐西蘭等國的高度警惕,開始與中國在南太地區爭奪影響力。
據《斐濟日報》9月14日的報道,為了擊敗中國,澳大利亞在競標中用近乎白送的方式,贏得了下斐濟「黑石」軍事基地的建造權。澳大利亞向斐濟提供「叢林主人」式裝甲車及,並承諾向該基地投入200萬澳元,承包軍事基地的幾乎所有工程。連斐濟軍隊參謀長都表示澳大利亞提供的條件,遠超中國的報價。《斐濟日報》認為,澳大利亞不惜血本與中國競爭,表明其對南太地區的戰略競爭日益關切。
南太地區指的是太平洋南部,大約在赤道以南到南緯60度之間的海域,這裡島嶼眾多,面積廣大,包括除澳大利亞、紐西蘭以外的27個國家或地區。最大島國是巴布亞紐幾內亞,面積46.28萬平方公里,人口809萬。最小的諾魯,面積只有21平方公里,人口1.3萬左右。這裡的國家雖然不大,27國陸地面積加起來不過53萬平方公里(略大於四川),但海洋專屬經濟區面積卻高達1900萬平方公里,是中國專屬經濟區的6倍多。

中國選擇斐濟作為重點「攻關」國家,除了斐濟2006年政變而長期被西方孤立外,也是因為斐濟處於南太平洋中心,是南太地區交通樞紐,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因此是對接中國「海上絲路」戰略的支點國家。除了大力幫助斐濟發展之外,中國還與其他南太國家展開了合作,但中國作為「後備」超級大國,一舉一動受到「重點關注」,因此中方很多正常經濟合作,被美澳等國頻頻騷擾,澳大利亞更是卯足勁跟中國叫板。
去年,華為拿下了索羅門群島價值7800萬美元,長度4000公里的海底電纜項目,在澳大利亞的攪和下被所羅門政府取消。當時《金融時報》評論,中澳圍繞對南太地區影響力和控制權的鬥爭日益加劇,澳方對中國在其「後院」日益增長的影響力予以抵制。今年9月份,在美澳等國的策划下,本屆太平洋島國論壇峰會的東道國諾魯,對中國百般刁難,最終中方離會抗議,引發希望中方減免債務的其他島國強烈不滿。
澳大利亞智庫洛伊研究所估計,2006-2016年,中國為南太地區島國提供了17.8億美元的貸款和援助,隨著中國實力與日俱增,這筆款項正在階段性提升。對於中國在南太地區影響力的擴大,紐西蘭總理溫斯頓·彼得斯表示表示,中國正在填補這個長期被忽視地區的「權力真空」。為了捍衛「後院」,紐西蘭與美澳一道,正在加大對南太地區各島國的援助,以希望獲得這些國家的支持。

南太地區國家雖然不多,而且幾乎沒有什麼實力,但其蘊藏的資源卻是非常豐富,其經濟區覆蓋範圍廣大,本國無力開發,急需他國幫助。作為海上絲路戰略的重要一環,中國與絕大多數南太國家合作日益加深,雙方關係密切。從政治上來看,南太地區是台灣「邦交國」重要聚集區,諾魯、馬紹爾等6國依然和台灣有所謂的「邦交」關係,因此,拿下南太地區對於中國具有特別意義。
隨著中國海軍日益強大,走向深藍,單薄的第一島鏈根本擋不住巨龍的崛起,而第二島鏈也已經在巨龍的陰影之下,作為以美國為首而建立的「五眼聯盟」的重要成員,澳大利亞、紐西蘭責無旁貸,需要協助美國打造「第三島鏈」,企圖將南太地區變成美國的「戰區」,看來太平洋實在是「不太平」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4/node195229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