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起做家務學包雲吞, 10歲已經日包萬粒雲吞賺錢養家! Kampung男孩一手撐起全家生計照顧爺爺奶奶~
近年中國經濟騰飛,中國更是用短短二三十年時間完成了其他國家耗時近一個世紀才能完成的工業化過程。和這場工業革命的速度同樣驚人的是它的規模。
但這一切的背後的辛酸有誰知?是多少個家庭拋子棄家所完成的?根據非官方資料統稱,在中國有6000萬名兒童生活在農村裡,他們的父母在異地工作和生活,操作著建築工地上的機械設備,支撐著中國經濟奇跡。

圖取自:btime
而這些孩子都被稱為「留守兒童」,因中國為了杜絕工人大規模舉家遷移到就業機會較高的地方,形成人口分配不均勻及城市裡形成大量平民窟等問題。在戶籍制度上實行嚴格的人口流動管理體系,讓大部分農村父母為了生計離開家鄉也不能帶上自己的孩子到身邊照顧。因為他們無法享有基本公民福利,所以父母只能選擇把孩子流放在家,交給爺爺奶奶照顧。
6000萬這個數量相當於1/5的中國兒童。更驚人的是,超過200萬名中國留守兒童被認為正在沒有任何親戚看護的情況下獨自生活。淺白來說,他們是在沒有人照料下,獨自成長,可能3歲就開始洗衣煮飯賺錢喂飽自己。

圖取自:rfa
而他們的父母或許一年才會回家一次、或許三年、或許五年。
很多人都會說孩子的童年缺乏關愛有可能導致長大後出現反社會的傾向和犯罪行為。但另一方面,也有好的例子。
就像以下這則消息,一名10歲留守兒童劉明輝「一日可包一萬多個餛鈍」,辛苦爺爺奶奶年紀大了,獨自撐起家裡生計。

圖取自:手機搜狐
據瞭解,因為劉明輝的父母常年在外工作,10歲的劉明輝與8歲的妹妹劉林偉,跟著爺爺奶奶在瑞金農村老家生活。每到假日,兄妹倆就跟著爺爺奶奶到市集上賣小吃和餛飩賺取家用。
劉明輝3歲時,就開始幫爺爺奶奶幹活,洗碗、掃地,從不用爺爺奶奶操心,遇到趕集的時候,他還幫爺爺奶奶守攤、包餛飩。

圖取自:自由微信
劉明輝的奶奶鐘月娣表示,「只要是不上學,小孫子就會幫著去趕集。每逢趕集日,淩晨3時就要起床準備包餛飩的粉皮和餡料,直到下午3時許才收攤,小孫子從不說累。如今,小孫子一天能熟練地包上萬個餛飩,比她和老伴包餛飩的速度都快。」
劉明輝小小年紀就擁有這拿手絕活消息一傳出後,立即引起了廣大網友的關注。網友心疼他如此小小年紀已經如此懂事,並感歎道:「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劉明輝爺爺奶奶年事已高,已經幹不了農活,目前也是在鎮上的一家服裝廠打零工,如果遇到趕集便會去擺小吃攤,賣些餛飩補貼家用。

圖取自:自由微信
小小年紀的劉明輝除了包辦家裡生計,也攬下所有大小家務事,就連照顧妹妹一職,他也當仁不讓!只要不下雨,劉明輝都搶著送妹妹去幼兒園,隨後自己才去上小學。
他懂事孝順一事,更引起了電視臺注意,日前劉明輝受邀參加節目《了不起的孩子》替大家示範如何包餛飩,沒想到製作單位替他請來了兩位「小幫手」,一出場他臉上立刻充滿幸福的笑容喊:「爸爸媽媽來了~」,但下一秒他內心激發許久的思念情緒全在那瞬間爆發出來,再也止不住淚水,放聲大哭…….

圖取自:Coco大馬
留守兒童的心酸有誰知,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數以百萬計的中國工人正是從遙遠鄉村來到城市打工養活家庭,他們的經歷大致相同。現代化的中國建立在這些農民工離鄉務工的基礎上,他們的子女同樣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父母面對經濟壓力不得不做出離家的困難選擇時,這些孩子表現出的驚人的成熟。
這些孩子能健康成長已經是慶幸,如今他們還能如此正面、成熟、孝順真的難能可貴。中國偉業帶來的除了是經濟的騰飛,多的是家庭分離帶來的悲傷之情。如果沒有那些明文規定,有哪個父母願意和自己的骨肉分離?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4/node1925983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