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海變「搖錢樹」,中國一年毀上萬頃海岸 !! 大破壞慘不忍睹~~

yuyi| 2018-01-02| 檢舉

 

圖說:近年部分填海工程

中國沿海地區土地資源日益緊張,填海造地漸成為解決土地短缺的重要手段。2015年中國共計填海造地1萬1055.29公頃, 同比增長13.19%;過去10年,沿海各省份掀起大規模向海拿地的熱潮,導致每年上萬公頃壯闊海洋被鋼筋混凝土取代,生態環境也受到嚴重破壞。

財新報導,潔白如銀的沙灘、怪石嶙峋的海島…,這些大自然賜予的美景,正在被中國沿海各地的填海工程飛速改造成工業廠房、輪船碼頭、星級酒店、大型住宅區和飛機跑道。

三亞鳳凰島

珠江口的東側岸線,自北向南分別經過東莞市、深圳市的寶安區、前海、南山區以及香港。目前除香港(天水圍)岸線基本保留原貌,仍有原生紅樹林,東莞和深圳的海岸均遭遇"極長和極大面積的填海",這兩個城市殘存的紅樹林如今正深陷滅頂之災,整個珠江口東側岸線,僅深圳西灣有一片長度約1公里的紅樹林暫時倖免。

正在搞填海運動的不止珠江口。

萬達東方影都、健康生態養生城、惠普大資料中心、數位娛樂港都已經進入開發建設階段;曹妃甸已經完成210平方公里的填海造地、三亞鳳凰島在島上建成一座七星級酒店等。

財新之前曾以《三亞新機場填海之患》、《恆大海花島生態隱患》、《海南萬寧日月灣人工島"未批先建"融創強調只是合作關係》等,報導海航的三亞新機場、恆大的儋州海花島、融創的萬寧日月灣等三個投資數千億元的巨型填海項目的未批先建、少批多建、化整為零、邊批邊建等問題,揭示近10年來沿海城市"向海洋要土地"衝動背後的巨大商業利益,給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白海豚和珊瑚礁、紅樹林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及海洋資源帶來的生態侵害。

海花島

澎湃新聞也報導,去年12月23日,環保部發布中央第四環境保護督察組向海南省回饋的督察意見,點名批評海花島、日月灣等違規違法填海造地問題,及高隆灣、棋子灣等沿海防護林破壞明顯問題。

據報導,儋州海花島填海專案施工造成大面積珊瑚礁和白蝶貝受損。萬寧市日月灣綜合旅遊度假區人工島月島專案2015年10月未批先建,周邊岸灘已出現大面積淤積,破壞海洋自然風貌。

另據港媒報導,依國家相關法規,圍填海形成的土地屬於"未定性的新增土地",地方政府毋須支付拆遷、征地、開墾等費用,因此開發成本非常低廉,每畝14萬至30萬元人民幣的圍填海成本,甚至不及沿海一二線城市土地拍賣數百萬元一畝的十分之一,幾乎是穩賺不賠,令一些地方將圍填海造地當成新的搖錢樹。

.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4/node177855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