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趙俊峰;圖片來自網絡
印度一直對中國與南亞國家的交往心存芥蒂,特別是中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加大了同周邊國家的合作,印度更覺得是動了它的乳酪,暗地裡使壞破壞有關國家同中國的合作。11月16日國內媒體報導,尼泊爾方面宣布取消價值近25億美元的中尼布達甘達基水電站項目。
先前,尼泊爾政府決定將裝機容量為1,200兆瓦的布達甘達基水電站項目交與中國葛洲壩集團有限公司建設,該項目被視為改變尼泊爾電力長期短缺的關鍵,被稱為尼泊爾的國家榮譽工程。
雖然尼泊爾強調了此舉不針對任何機構或個人,不涉政治,但是隨後傳出的消息卻讓明眼人很容易看出是誰在搗鬼。《印度時報》報導稱,據未經證實的消息,這個項目可能會轉移到印度的NHPC(印度國家水電有限公司)。
尼泊爾此舉顯然非常不明智,作為重大的政府項目隨隨便便就取消,對政府信譽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將引起外國投資者對尼泊爾政府的政策穩定性的質疑。從而對尼泊爾吸引外資促進經濟快速發展造成負面影響。
尼泊爾經濟欠發達,近幾年大力發展經濟,但是電力供應一直是發展的瓶頸,目前尼泊爾水電裝機容量僅為753兆瓦,電力短缺非常嚴重,需要從鄰近的印度進口電力。為了擺脫這一困局,2016年尼泊爾制定了一項長遠規劃:「緩解能源危機、促進電力發展的10年」。
尼泊爾水力資源豐富,發電能力預計可達到42000兆瓦。尼泊爾根據自身的特點,大力發展水電項目。但是目前相當大的份額被印度壟斷,印度一方面藉此控制尼泊爾,一方面獲得客觀的經濟利益,但是印度人牛一樣的速度卻苦了尼泊爾,水電項目往往不能按時完成,給尼泊爾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
反觀尼泊爾與中國合作的項目,不但建設速度快,而且都能按時完工,為尼泊爾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16年9月26日,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尼泊爾上馬相迪A水電站首台機組投產發電,這是中資企業在尼泊爾投資的首座電站。每年為尼泊爾提供約3.17億千瓦時的電量,到今年四月份已連續三個月超額完成發電任務,累計發電量突破1億千瓦時,對緩解尼泊爾的電力緊張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上馬相迪A水電站項目從2013年1月8日正式開工,到首台機組發電才用了不到四年時間。
然而就在距離該項目下遊20公里處,由德國企業開發建設的中馬相迪水電站,卻整整耗費了近9年時間才開始發電。德國人面對尼泊爾複雜的水電站建設環境都尚且如此低效,印度人可想而知了。
印度坑尼泊爾從來就是不商量的,1954年印度為了防洪需要和尼泊爾達成協議,在柯西河上修築水壩,這個建在尼泊爾境內,免費使用尼泊爾建設材料的項目,卻沒給尼泊爾帶來什麼收益,反而要以每度電4尼泊爾盧比的價格購買該工程東部管道上的卡泰亞(Kataiya)水電站的電力,而且該水電站的供電長期不正常,尼泊爾只能獲得大約0.8兆瓦的電力。
尼泊爾經不住印度忽悠把已經敲定的項目取消,可以說極不明智,不但收益會因為印度人的懶散大打折扣。也會給中尼兩國關係的進一步發展蒙上一層陰影。甚至會讓尼泊爾擺脫印度控制走獨立發展道路的願望造成影響。
文章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權益、請點擊檢舉按鈕舉報,網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檢舉
加入好友,分享好文給親朋好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4/node1718535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