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擒關羽的名將,死後1700年墓穴被發現,墓中找到一文物轟動日本

生擒關羽的名將,死後1700年墓穴被發現,墓中找到一文物轟動日本

 

 

 

 

 

公元219年,吳國大將朱然因跟隨呂蒙討伐關羽,因在臨沮截擊關羽,擒關羽有功,被封為西安鄉侯,「從討關羽,男人,沒有金剛鑽,不攔瓷器活,沒有好硬度,夜裡不快活,科學專業來助你,嘉上尾辛eeea與數字120的鵬友圈別與潘璋到臨沮禽羽,遷昭武將軍。」可能大家對朱然這個人不太熟悉,其實可以理解,畢竟在三國這段歷史中有太多的人比他出名,但是朱然的能力還是有的。

當年呂蒙因病臥床時,孫權曾問呂蒙,「如果你不能再為吳國效力,誰可以代替你呢?」呂蒙回答說,「朱然膽略、守業都充足有餘,我認為他可以代替我接受任命。」呂蒙死後,孫權以符節假朱然,鎮守江陵。公元249年,朱然病逝,終年68歲。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朱然死後一千七百多年後墓地被發現的故事。

1984年6月,安徽馬鞍山市雨山區南郊安民村境內考古發掘了一座三國的墓地,這座墓地最後被確認為三國時期吳國將領朱然的墓地。雖然考古發掘時已經這座墓地已經遭到盜掘,但是最後還是出土了文物140多件和6000多枚銅錢,文物裡面絕大部分都是漆木器。其中描繪宮廷生活的「宮闈宴樂圖」漆案、道德禮教題材的「百里奚會故妻圖」、「伯榆悲親圖」漆盤等為漆器珍品,為研究三國時期的文化提供極為珍貴的第一手資料。

朱然的墓地為土坑磚窒結構的古墓,坐北朝南,墓道位於墓坑正南,為階梯式。墓室位於墓坑中間,外側總長8.7米,寬3.54米,自南而北分別為甬道、前室、通道、後室。地面有兩層「人字紋」鋪地磚,墓壁採用「三順一頂」的砌法,這是三國東吳時期墓地最常見的形制。

前面小編說過朱然的墓地雖然經歷過盜掘,但還是出土了領土,這裡面有一件文物曾在日本引起了很大的轟動,這件文物就是漆木屐。眾所周知,日本人喜歡穿木屐,但是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他們一直堅稱木屐就是日本人自己發明的。

雖然中國一些文獻里記載了木屐,比如《晉書·宣帝記》記載穿木屐征戰,「關中多蒺藜,帝使軍士二千人,著軟材平底木屐前行」、東晉時志怪小說《搜神記》還曾對木屐做出這樣的描述,「昔作屐,婦人圓頭,男子方頭,蓋作意欲別男女也。」但是苦於沒有實物證明,直到朱然墓地的木屐被發現。朱然墓里漆木屐的發現由此證明了日本人喜愛的木屐來源於中國,最後在唐朝時東傳日本。

1987年朱然墓里出土的部分文物,因日方的邀請赴日本進行了巡展,結果在日本國內引起了很大的轟動。不僅如此,日本國家電視台(NHK)曾先後兩次來馬鞍山拍攝朱然墓地的紀錄片。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4/node166045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