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富不易為 ~ 吃泡麵,沒時間花錢,最開心的事是睡覺

曾洵真| 2017-09-25| 檢舉

據外媒報道,蘋果公司CEO庫克每天3:45就起床,會收到700到800份電子郵件,絕大部分他都會親自處理。

近日,在接受採訪時被問每天什麼時候最開心?馬雲回答:睡覺的時候。

9月20日,阿里巴巴上市三周年。

在2014年,阿里巴巴在美國紐交所創下了218億美元融資的全球最大IPO紀錄,至今無人能破。如今,阿里巴巴的市值一度超越4000億美元。

當天,阿里巴巴創始人兼B2B事業群總裁戴珊發文稱:「今天是阿里上市三周年,這三年發展的背後,這個白衣男人和他身後的阿里人,很多日子是這樣過的。其實18年一直如此。」

該條動態還配了馬雲正在吃飯的圖,餐盤裡裝的是方便麵、鹹菜和大蒜,引發了超500萬次圍觀。有網友評論:「首富真辛苦」「馬雲不做作不炫耀,挺好」「堅持就是勝利,真是有股韌勁兒才能走到今天」「浙商精神,杭州驕傲」。

早在9月19日,馬雲再次抵達阿里上市的紐約,不僅在微博感慨:「一晃上市三年了,時間都去哪了」,還在觀看了拳擊界的世紀大戰後,稱很是手癢,自感神勇無敵,希望能找個60歲的選手來一場跨界比賽。

這一天,中國首富一天三變,馬雲重新奪回首富寶座。

據《福布斯》報道,9月18日,隨著中國地產商恆大的股價節節攀升,其創始人許家印一度以395億美元的身價成為中國新首富,略高於排在第二的馬化騰以及第三的馬雲。然而,首富的位子還未坐穩,幾個小時後,馬化騰就以388億美元的身價重登榜首,許家印再次回落至第三名。而隨著美國股市在北京時間晚間開盤、阿里巴巴股價上漲,中國首富的寶座再次出現戲劇性變化:馬雲超越馬化騰,重新成為中國第一富豪。

事實上,馬雲對首富的頭銜並不在意。

近日,當彭博社記者提問:「你現在是亞洲首富,但你還是企業家的思維方式。」馬雲卻回應:「我從不認為自己是首富,我甚至感覺自己不花錢,我沒有時間花錢。」

去年11月,馬雲在央視《開講啦》中也曾透露,「1999年阿里巴巴創業至今,自己沒領過工資。我從來沒碰過錢,我對錢沒有興趣。自己最快樂的時候是一個月拿91塊錢當老師時。」

除了「對錢沒有興趣」「沒時間花錢」外,馬雲曾多次表示自己「一無所有」。今年4月在2017中國綠公司年會上,馬雲說,「我自己覺得我還是一無所有的人,我也沒時間花錢,也不覺得錢對我今天有多重要。」

「下一個能超過我的人,一定出現在健康產業里。」

馬雲曾表示,民眾對健康重要性的認知度迅速提升,正為民間蓬勃生長的健康管理和服務產業帶來機遇。無獨有偶,比爾·蓋茨也認為,下一個世界首富將會在醫藥生物中產生。

馮侖、劉永好、王石等地產大佬,已不止一次表示「看好醫療產業投資方向」。不論是丁香園、春雨醫生、掛號網,好大夫在線,還是阿里未來醫院,各種形式的健康服務產品豐富著公眾的醫療健康體驗,也攪動著資本市場的神經。

近日,全國首家「共享醫院」落戶杭州;騰訊旗下企鵝醫生宣布其北京自建診所正式落地(預計10月份開業);搜狗搜索宣布將聯合百科名醫網、《健康報》等,利用人工智慧技術構建醫學科普知識圖譜,以解決醫學科普的難題。

人設帶來多少榮耀,就會索取多少代價。對於馬雲來說,「富有的缺點就是沒有時間花錢」,而對於賈躍亭來說,這代價則是透支信譽。

曾幾何時,賈躍亭被塑造為馬斯克和喬布斯的綜合體:瘋狂的夢想家和偏執的商業天才。然而,隨著樂視醜聞持續發酵,那個高唱「大風越狠,我心越盪」的「賈布斯」,在質疑聲中正奔向末路。

如今,「新樂視」在去賈躍亭化的道路上越行越遠。本周,冰穹互娛收購了樂視遊戲,而樂視體育也已經與新的投資者達成收購協議。

據新京報報道,樂視網CEO梁軍感嘆,原來沒錢了賈總想辦法,今天我們自己不僅要做業務,還要考慮資金,這對我來說是一個挑戰。梁軍稱「我也70天沒見他(賈躍亭),溝通肯定是有的,賈總對關聯交易的處置還是積極的,核心是他要有能力償還、找到合適的資產能夠償還上市公司,現在正在進行中,證監會比你們還積極地盯住我們解決問題。只要處理完了,會有正式公告」。

接盤者孫宏斌的煩惱也不少。本周二,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鑒於監管層對融創風險的關注,中國華融已下發內部通知,要求公司相關單位與融創中國及其關聯企業有合作意向但尚未簽約的項目暫緩實施。

次日,孫宏斌在微信和微博同時發文,譴責這是失實報道,「我對彭博社是有好感的,沒想到彭博社也斷章取義,也傳播謠言,聯想到前些日子瑞信對融創的荒唐無腦的分析報告,我不知道這是能力低下的水平問題還是利益驅動有意為之的道德問題。我知道中國的投資者既不看彭博的新聞也不看瑞信的分析報告。我只是為投資中國的境外投資者感到擔憂和悲哀。」

本周五,樂視網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近期已給賈躍亭發函,提醒並要求其繼續履行借款承諾。在美國的賈躍亭倒顯得淡定,其微博保持了每天一更的節奏,內容都是關於樂視汽車。

當天,為了解決樂視移動對碩貝德1700萬元債務問題,樂視移動關聯方Lucky Clover Limited、吳孟將分別以股權轉讓方式,向碩貝德支付1689萬元和11萬元的欠款。具體的股權轉讓方式是,Lucky向碩貝德國際轉讓Easy Go Inc.的 0.32%的股份,吳孟向碩貝德轉讓北京東方車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0.32%的股權。

而Easy Go和東方車雲統稱「易到用車」。在今年7月將控股權轉讓給韜蘊資本後,樂視已經不止一次用易到的股份來沖抵債務。

不過,賈躍亭「盡責到底」的承諾也有了些許進展。本周二,樂視與部分供應商「和解」,大批討債者陸續撤離樂視大廈。消息稱,賈躍亭掌控的樂視控股與供應商達成的債務解決額度超過一億元。有網友調侃稱「下周回國展示最新PPT」。

和樂視的命運一樣,美國打車巨頭Uber的厄運仍在繼續。

據外媒報道,Uber正試圖敲定一筆來自軟銀的數十億美元投資。不過消息人士稱,Uber最大的股東之一Benchmark Capital已表示,不計劃出售股份。

周五,倫敦決定不再許可Uber在該城市運營,聲稱該公司「缺乏企業責任感」。從2015年以來,Uber公司先後被逐出法蘭克福、漢堡等德國城市。今年初,Uber退出了丹麥,義大利也以防止不正當競爭為由禁止了這款打車服務應用,不允許該公司做廣告。Uber的下一場戰鬥將是與法國對抗,它們爭論的焦點在於:Uber的服務是否是非法的士服務?

Uber在歐洲的發展之路變得越來越艱難了,而估值僅次於Uber的滴滴正在迎頭追趕。

滴滴總裁柳青曾表示:「我們肯定要走向全球。」「未來5年內,滴滴將從一家出行服務發展成為全球領先的汽車網絡運營商,以及新興交通技術的領先者。」

今年早些時候,由軟銀牽頭的一個財團對滴滴投資55億美元,而這也是有史以來年輕創業公司獲得過的最大一筆投資。滴滴其他的投資方還包括中國的BAT,以及蘋果。目前,滴滴持有全球多家打車平台的股份,包括印度的Ola、東南亞的Grab、巴西的99和美國的Lyft。今年7月,滴滴和軟銀共同向Grab投資20億美元。8月份,在歐非地區經營的Taxify以及來自杜拜的Careem也獲得了滴滴的投資。

除計程車和豪華車之外,滴滴還提供了拼車、小巴和巴士服務。滴滴還希望利用人工智慧預測用戶的出行需求,計劃大力推廣自動駕駛汽車。與此同時,百度22日宣布了一項100億元的自動駕駛基金,將在未來3年內投資100個自動駕駛項目,加快與美國對手的競爭。

在共享經濟的戰爭中,共享單車的競爭最為激烈。

9月19日,剛剛在A股上市的永安行有了資本動作,旗下全資子公司永安行低碳獲8.1億元融資,螞蟻金服變身為永安行低碳的第二大股東。值得注意的是,這已不是阿里系第一次落子共享單車,在此前的ofo融資中就出現了阿里的身影。

儘管共享單車已經在中國多個城市推廣普及,但北上廣深等城市因供應過剩已被禁止投放新車。在此背景下,ofo、摩拜正在加緊進入海外市場。

9月22日,ofo副總裁向繼貴稱,目前,ofo連結了全球超過1000萬輛共享單車,每天提供2500萬次出行,為13個國家和地區提供服務。而摩拜CEO王曉峰則稱「我得給你算算帳」。「1000萬輛車提供2500萬次出行,那麼一輛車每天約被騎行2.5次,比如每次騎20分鐘,每輛車每天的被使用時間不足1小時,一天有24小時,另外23個小時是浪費的,這可能脫離了共享的本質」。

這筆糊塗帳暫且不論,共享單車的快速發展是建立在智慧型手機、移動支付和物聯網爆炸性發展基礎上的。這一點應該沒有爭議。

據艾瑞諮詢稱,中國去年的移動支付市場規模已達9萬億美元。另據市場研究公司Forrester數據,美國移動支付市場規模為1120億美元。相比之下,中國的移動支付規模幾乎是美國的90倍。

而手機廠商在本周則幾家歡喜幾家愁。

有消息稱小米計劃2018年上市,最新估值1400億美元。但接近雷軍的人士透露,雷軍親口說,這是假新聞。

有知情人士透露,華為誤操作導致廣西80萬移動用戶數據丟失,被中國移動罰款5億。

HTC與谷歌達成11億美元協議,谷歌將收購HTC的Pixel工程和設計團隊,王雪紅斷臂求生,究竟誰能把誰拯救?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4/node165128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