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溝強震,震出No1 !! 他靠這38次成功,讓中國威盡全世界,拼了個世界第一~~

木易| 2017-08-19| 檢舉

靠這38次成功   他給中國拼了個世界第一

  

 

  8月8日晚,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幾萬遊客滯留景區。此次地震,中國提前逾一分鐘發出了預警。

  這並不是該預警系統第一次發揮作用,從2011年運行至今,它已經成功預測了38次破壞性地震,6年來無一誤報、漏報。而這套系統2011年4月首次成功預警,也意味著中國成為這個世界上繼墨西哥、日本後,第三個具備向公眾發布地震預警能力的國家。令人驕傲的是,目前中國這套名為ICL的預警系統在預警時間、可靠性方面,已經是全球最優。

  不論是針對地震的預警還是預報,均是全世界長期面臨的共同難題。此次政知見對預警系統的設計者——成都市高新區減災研究所所長王暾博士進行了專訪,揭開地震預警乃至預報的神秘面紗。

  幾十秒的時間差能做什麼?

  政知見:此次對於九寨溝地震,預警系統提前多長時間進行了預警?

  王暾:針對九寨溝7.0級地震,ICl預警系統提前71秒通過手機及專用終端為成都市發出預警信息,提前40秒通過汶川縣電視台發出預警,提前19秒為甘肅隴南市發出預警。

  政知見:為什麼向不同地區發送的預警時間不一樣?

  王暾:預警,均是在同一時間由系統自動向外發出,只是不同的地區距震中的距離不一樣,因此收到預警後的反應時間會有差別,這和預警原理有關係。

  政知見:預警原理是什麼樣的?也就是說目前只是對地震進行預警,而不是預報?

  王暾:是的,目前只是預警。預警的意思是地震發生後,通過傳感器及時探測到,趕在地震波傳來之前將預警信號發出去。實際上,就是利用電信號的速度比地震波快,用這個優勢來打「時間差」。

  舉個例子,地震波的速度是3.5公里每秒,我在成都如果現在這裡發生地震的話,差不多需要20分鐘才可以傳到北京。但我跟你打電話幾乎是瞬時的,沒有延遲。

  因此,距離震中越遠的地方,接收到預警後的反應時間也就更長。

  政知見:數據顯示反應時間平均為幾十秒,這麼短的時間對於震區有可能受到危害的群眾有什麼用呢?意義有多大?

  王暾:說一個極端情況,如果只有五秒鐘,其實住在一樓的居民還是可以跑到室外的。假設住在高樓層,這個時候也是足夠可以到衛生間、廚房進行躲避的。

  另外,除了人員避險這方面之外,一些機構設施也可以實現避險。

  比如燃氣管線也可以實現自動關停,核電設施、化工廠也都可以在幾秒鐘內實現關停或安全運行。再比如,一些大公司的數據中心,也是有這方面需求的。

  如果有更多的時間,那相應可以做的事情也就更多,運行中的高鐵可以進行減速停車等等。有這樣一個研究數據:人們如果能在地震波到達時提前3秒收到警報,傷亡人數可降低14%;提前10秒獲得警報,傷亡人數可降低39%;提前20秒,傷亡人數可降低63%。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4/node160730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