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計劃從我國進口黃梨,未來將開拓出龐大的市場,對此吸引一些果農及其他人士開始翻種黃梨。
隨著馬中兩國簽署「黃梨出口植物檢疫要求協定書」,不少果農看好黃梨出口前景,開始翻種黃梨,期盼搭上這趟出口中國的列車,搶分一杯羹。
首相拿督斯里納吉今年5月赴北京,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隨行的農業及農基工業部長拿督斯里阿末沙比里當時在首相及中國總理李克強的見證下,和中國國家質檢總局進出口食品安全局簽署協定書,為大馬黃梨出口中國鋪路。
阿末沙比里指出,隨著馬中兩國簽署「黃梨出口植物檢疫要求協定書」後,大馬出口至中國的黃梨數量預計會在2020年翻倍成長,達3億2000萬令吉。
柔州果農公會會長陳志強接受《東方日報》訪問時透露,據他了解,目前已有一些油棕園主開始將土地翻種成黃梨,因黃梨比油棕收益更好,他相信日後種植黃梨的果農將會越來越多。
MD2品種受人青睞
「我們還未能獲悉黃梨出口到中國的生效時間。目前只有山竹、紅毛丹、龍眼、荔枝、木瓜、西瓜及椰子7種水果能出口至中國,我國盛產的『果王』榴槤,也只能以冷凍形式出口,接下來我國也將向中國提呈計劃書,希望促成中國從我國進口菠蘿蜜,惟相信這還需等待一段時間。」
他說,該會會員所銷售的水果多數是出口至新加坡,至於其他一些特定的水果出口目的地,包括台灣、香港、杜拜和歐洲,若黃梨能出口至中國,相信很多人會趁此機會搭上種植及銷售黃梨的列車。
「柔州新邦令金是全國最大的黃梨種植地,若接下來本地黃梨獲准出口至中國,相信本地業者會為了應付龐大的中國市場,增加黃梨的生產量,尤其是較受人青睞的MD2品種黃梨,以應付外銷及內需。」
馬來西亞果農總會會長韓學習透露,「黃梨出口植物檢疫要求協定書」雖已正式簽署協定,但我國黃梨還未能真正進口至中國,該會會員將於本月28日到北京拜訪中國國家質檢總局及農業部等的官員,洽談及跟進上述協定的各項事項。
他表示,隨著該會即將前往北京拜訪相關機構,希望能藉此搭建橋樑,讓我國黃梨進口至中國的協定能在接下來順利落實。
他也透露,種植黃梨需要視乎人力是否足夠及種植者的管理系統,若人力足夠及管理妥當,黃梨與油棕相比,在一定的土地栽種範圍及栽種時間相較起來,前者會比後者的收成來得多,從栽種至收成時間也會比較短。
「不同品種的黃梨有不同價格,通常一粒黃梨的市場價格介於1令吉20仙至1令吉80仙,黃梨品種中屬MD2較受歡迎,外銷量也較高。」
他說,MD2較甜、金黃色、高含量維他命C、皮薄及保質期長,因此售價較普通黃梨高。
勞工短缺 菜農轉種水果
馬來西亞果農總會總秘書羅進益表示,隨著勞工短缺問題近來越來越嚴重,一些菜農甚至為了減少人力,轉而種植水果,因種植水果較不需要這麼多的人力。
「中國計劃從我國進口黃梨,對果農來說是一項喜訊,目前已出現一些果農轉種黃梨的現象。」
羅進益也是佳新進出口有限公司董事。他透露,本地黃梨主要出口新加坡、香港及中東地區,接下來若能將黃梨銷售至中國,果農將可賺取可觀外匯,這是件天大好消息。
栽種方式不同
另一方面,峇株巴轄油棕商公會名譽顧問黃衍淶表示,目前他未看到大量的油棕園主轉種黃梨,相信這需視乎不同地區的情況,及是否有適合的土壤來種植黃梨。
「油棕園主轉種黃梨的情況在北干那那及新邦令金可能較為多見。」
他說,在收益方面,因油棕及黃梨擁有不同的栽種方式,人工及產量也不一,因此難相提並論。
「油棕價格本月有下滑及不理想的現象,每噸棕果約470令吉。」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4/node154733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