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擾彈再多也沒用? F22裝那麼少干擾彈為哪般?

ROCKET| 2017-06-23| 檢舉

 

無論是軍用戰鬥機還是軍用運輸機,它們在實戰中都會面對眾多的威脅——可以是單兵便攜防空導彈,也可以是雷達制導的地空導彈,甚至是近距離格鬥空空導彈的威脅。

一般來說,如果已經被敵方射出的導彈鎖定,即使是F-22這樣優秀的戰機依靠自身的機動也是很難躲避的,這時候依靠機載防禦系統來干擾敵方導彈似乎是最有效的,這其中最被人們所熟知的就是釋放機載干擾彈。

 

圖為C-17發射的熱焰彈

多年來,軍用飛機一直使用兩種干擾彈——箔條彈和熱焰彈來干擾和誘騙來襲導彈。

箔條彈的彈膛內裝有大量箔條,箔條塊釋放後裂開,散布成雲狀並低速降落,對敵方雷達信號產生散射,使其不能正常工作。

 

圖為箔條彈中的箔條幹擾絲

熱焰彈,也是我們所熟知的紅外誘餌彈,內裝的煙火劑多為鎂粉、硝化棉和聚四氟乙烯的混合物。燃燒時有近1200度左右的溫度,能產生強烈的紅外輻射,可以誘騙早期紅外製導導彈。通常那些壯觀的干擾彈釋放場景,就是熱焰彈所造成的。

 

圖為美軍F-22釋放干擾彈

箔條彈和熱焰彈通常搭配在一起使用,而且不同於普通彈藥,箔條彈和熱焰彈需要用特殊發射器發射,如M-130、ALE-40、ALE-47等發射器,搭配感測器時可自動發射,必要時也可手動發射。

對於執行近距對地支援任務戰機來說,面對單兵便攜防空導彈的威脅,干擾彈的數量永遠不會嫌多。以美軍海軍陸戰隊的AV-8B「鷂II」為例,其在機體尾部安裝了4個ALE-47發射器,共可裝120枚干擾彈。

 

圖為美國大兵正在為美軍P-3C上的ALE-47填裝干擾彈彈藥

而美軍A-10對地攻擊機,其在翼尖安裝了8個ALE-40發射器,每個可裝30枚干擾彈,此外還在兩個主起落架上安裝了8個模塊,共可裝480枚干擾彈,達到了「喪心病狂」的數量!

當然,隨著導彈制導技術的進步,單單用干擾彈進行紅外干擾很可能誘騙不到其他制導方式的導彈,有干擾彈也不一定有用;而且機載干擾彈的數量是有限的。因此,軍機的機載防禦系統也在進化。

 

圖為F/A-18「大黃蜂」上的ALE-55拖曳誘餌

美軍的B-1B「槍騎兵」、F-16「戰隼」和F/A-18「大黃蜂」裝備了拖曳誘餌,它用一根長長的導線在身後拖曳一個雷達誘餌,能夠發射出模仿載機的電子和雷達信號,從而誘騙雷達制導導彈攻擊自己,犧牲自我保全飛機。

 

圖為美軍AW101直升機上安裝的定向紅外對抗系統,可360度覆蓋

定向紅外對抗系統是一種新型的機載防禦系統,其在導彈來襲方向上對導彈引導頭髮射出強烈而集中的脈衝能量,干擾、致眩甚至毀傷導彈。並且該系統可以在極短時間內再次復用,轉向對另一枚導彈的攔截。

圖為AH-64A「阿帕奇」直升機尾樑上的AVR-2雷射告警感測器

圖為F-22上的AN/AAR-56導彈發射探測器

由於現代防空系統越來越多使用雷射測距儀進行觀測,因此現代軍機上多安裝雷射告警感測器/導彈發射探測器來反向探測敵方位置,進而可以指揮主動干擾設備(例如上文提到的定向紅外對抗系統)向雷射來源方位發射強烈的雷射束,導致敵方人員眩暈甚至暫時失明,設備損壞,以此達到「反殺」的目的。

圖為雷射告警感測器搭配定向紅外對抗系統,「反殺」敵方示意圖

總之,面對不斷發展的各型防空武器、空戰武器的威脅,機載防禦系統勢必也將越來越複雜,越來越金貴。傳統的干擾彈是標配,但也不再是萬能的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4/node154329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