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磁懸浮技術連日本都甘拜下風,俄無奈求中國幫忙建造

ROCKET| 2017-06-19| 檢舉

 

2016年5月6日,我國首條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中低速磁浮交通運營線——黃花機場與高鐵南站的長沙磁浮快線投入運行,我國一舉成為世界上第二個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磁浮交通運營線的國家。

 

截至目前,已有260餘萬人次乘坐了這一新型綠色交通工具。長沙磁浮快線的建設運營,國防科大提供了核心技術支撐,堪稱軍民融合的典範,沒有軍民融合,就沒有國產磁懸浮列車。

30多年逐夢前行,只爭朝夕,國防科大磁浮技術創新團隊相繼突破掌握了懸浮導向控制、懸浮感測器、定位測速、轉向架、車軌耦合共振以及系統總體設計與集成等一系列核心關鍵技術,將磁浮交通核心關鍵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

畢竟,有著「零高度飛行器」美譽的磁浮列車運行時,與軌道的懸浮間隙只有1厘米左右,讓幾十噸重的載客列車懸浮在軌道上行駛,談何容易!

 

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德、日、美、韓等少數國家掌握磁浮交通技術,建成磁浮交通運營線路的國家卻只有中國和日本,最近俄羅斯都表示希望讓中國幫忙為其建造。

從比較中可以看出:地鐵單程運力最高,中低速磁浮列車運力最低;從速度上看,中低速磁浮列車速度最快,輕軌速度最慢;從對周邊環境的影響上看,地鐵因為在地下運行,影響最小,輕軌噪音較大,對生活影響比較大;

從建設成本上來看,地鐵成本最高,中低速磁浮遠低於地鐵,略高於輕軌。綜合幾種城市軌道交通的優劣,我們發現,中低速磁浮列車速度快、建設成本低,除了適於在城市間穿行,還適合城際間的交通連線。

「中低速磁浮列車是怎樣浮起來的?

 

電磁鐵和F軌的完美組合,利用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的電磁原理,讓中低速磁浮列車靠電磁力吸起而浮於軌道上方。

通電後電磁鐵產生磁力吸引軌道,將列車向上吸,並使電磁吸引力與重力保持平衡,從而使列車懸浮於軌道上方。

「中低速磁浮列車一般浮起多高?」

中低速磁浮額定懸浮間隙8mm,讓你感受安穩的乘坐體驗。

當懸浮間隙小於額定值時,列車控制系統減小電磁力,列車向下降落,當降落到大於額定間隙時,控制系統又增加電磁力,將列車向上吸,這個控制過程每秒鐘進行萬餘次,可使電磁力始終與重力保持動態平衡,列車穩定懸浮在距軌道8mm的位置。

「中低速磁浮列車是怎樣前進的?」

中低速磁浮列車是由電磁力推動前進的。列車的直線電機通電後,會在列車和軌道之間形成行波磁場,如同波浪推動水面物體一樣,推動磁浮列車沿軌道前進。

「為什麼說中低速磁浮列車未來可以穿行於城市之間?」

中低速磁浮列車穿梭在城市半空,這不只是科幻片里的鏡頭。

中低速磁浮列車交通適應7%的坡度,並擁有轉彎半徑僅為50米的優勢,可以更好地繞開建築物、障礙物,在城市中暢行無憂。同時,低噪音、低震動、低輻射不會影響周邊環境。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4/node153916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