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第二批次維吉尼亞級核潛艇大幅度升級,中國095核潛艇落後差距加大!

ROCKET| 2017-06-03| 檢舉

2017.06.03

美國海軍計劃從2012年開始,通過改進潛艇功能,增加弗吉尼亞級潛艇的作戰能力。這些變更設計包含一個可容納各種有效載荷和武器、可以迅速與主艇通信和對接。這次升級,將是「第二批次弗吉尼亞級」建造計劃的一部分。

SSN-774第二批次可插入多種功能任務模塊,比如更多的大桶多管垂直發射裝置,或者模塊化的任務功能艙。同時,美國海軍也打算在SSN774的艇體模塊中增加垂直發射單元,以提高SSN774攜帶戰術戰斧或者新型導彈的能力。這也將進一步提高SSN774的火力打擊水平,提升SSN774的多任務能力。

SSN774第二批次可以用於發射、回收無人偵察機,對岸上重要目標和作戰區域進行實時偵察。並通過數據鏈傳回到艇上,為SSN774搜集戰區情報。SSN774也將裝備LMRS系統,LMRS遠期水雷偵察系統已經在洛杉磯級核潛艇上裝備。該系統有兩具533毫米的UUV,搜索速度4節可在100米的淺水區完成探雷工作。距母艇75海里處日均探測面積達35平方海里,最大作業深度達到了305米。LMRS的前視聲納系統ALSS探測精度達到了0.05-0.005度,可在沿海海底地形中搜尋探測布放的水雷。

SSN774裝備的遠期LMRS性能更為先進,用最新的AUV(自主式水下航行器)代替UUV,可在距母艇120海里處完成日探測50平方海里的任務,深度有可能提高到457米,聲納系統將引入SAS以提供更高解析度的成像能力。LMRS系統的配備,意味著SSN774能夠真正在水雷部署較多的淺海區域進行作戰。而從遠期發展前景看,配備高性能聲納的AUV也將為SSN774在淺海,進行隱蔽性更高的反潛作戰提供有力手段。利用AUV的高性能聲納,SSN774可以加大反潛搜索範圍,並有效降低自身的暴露率,具有很高的戰術利用價值。

弗吉尼亞級的第二批次潛艇正在建造堅固的密封壓力艙和武器,避免在長期任務中出現故障,從而導致進入昂貴的維修周期,進行重大改造。建造一個能夠迅速適應單人任務的船艙,新潛艇將被設計成「U」形的中心部分,將允許不同的任務載荷馬上去除和接入「U」形的開放部分。

弗吉尼亞級潛艇可能包括重大但分批的核心推進系統的更新,這一使潛艇推進力大大提升的改進,將令第二批次的弗吉尼亞級比前一批的推進系統性能提升30-50%。

在第二批次的第三型建造合同規定下,這一批一共建造七艘弗吉尼亞級,此合同的可以節省13億美元的海軍多年度採購預算。

這樣節約下來的預算經費,令美國海軍腰包鼓鼓,本著雞蛋不能都放一個籃子裡的古訓,海軍開始從2012年起試圖通過提高產量降低每年建造費用,在兩個船廠同時開工。這樣鋪張浪費的舉動後來引來調查委員會的強力調查,但不知道是海軍後台硬還是確實這樣下餃子有莫大的好處,反正調查委員會最後居然認可了海軍的解釋,下定論說,這樣可以保證今後不論是不可抵擋的自然災害,還是人為的戰爭行為,都起碼可以保證兩家相隔頗遠的船廠,起碼可以有一座不受影響,為美國保留繼續建造核潛艇的能力!

好吧,有錢就是任性,美國的弗吉尼亞級就從那時起,開始下餃子了,於是我們就看到了攻擊核潛艇,以一年一艘的速度下水、海試、服役。

SSN-784「北達科他號」從2013年9月15日下水,2014年10月25日就服役了。之後的「約翰·華納號」於2014年9月10日下水,2015年8月1日服役。後來的也都是以一年一艘下水、一艘服役的節奏一直持續到現在的SSN-788號於2016年12月29日下水,沒有意外的話,將在2017年12月左右或者2018年年初就可以服役了。

SSN774第二批次將採用先進低阻力複合材料圍殼,該圍殼將一改美國核潛艇傳統的機翼剖面造型,採用類似俄羅斯三元流線體圍殼的外型。據估計在降低潛艇附體阻力(圍殼為最大附體),改善因圍殼擾動而導致的馬蹄渦、翼稍渦,提高SSN774的水動力性能上會起到顯著作用。與風靡一時的海狼式圍殼前緣填角結構相比,先進低阻力圍殼在線型上的改動幅度更大效果也會更顯著。另外傳統圍殼上採用的鋼材,也將被大量複合材料代替,圍殼整體的重量將有大幅度降低,圍殼的電磁隱身性能將被提高。同時因為圍殼結構設計的改變,圍殼內的有效載荷空間也將大幅度提高,除了在圍殼內繼續存放海豹部隊的武器裝備外,美國甚至計劃在該圍殼內裝載海豹部隊的潛航運載具。屆時,SSN774對於海豹特戰部隊的支持也會更有力。

SSN774和海狼一樣都採用了泵噴推進器,根據國內研究表明,泵噴推進器相對於7葉大側斜槳,在6節航速時進一步降低7dB,11節航速時降低幅度達10-12dB。而且SN774利用LSV-2模擬艇,在泵噴裝置上進行了大量的試驗工作,推進器整體降噪效能有了進一步的提升,所以SSN774的泵噴降噪效能有可能將比海狼更為出色。SSN774的S9G自然循環反應堆是在S8G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但考慮SSN774較小的耐壓艇體直徑,S9G可能難以達到海狼採用的S6W那麼大的自然循環功率。低噪戰術航速或許不及海狼驚人的20節,但相對於洛杉磯的8-14節的戰術航速應該會有較大提升。根據SSN774的發展計劃,SSN774後續批次艇上將採用汽輪機-推進電機動力模式,美國這些年也一直在發展大功率船用艇用推進電機,如果這個規劃目標得以實現,後續批次弗吉尼亞艇的整體靜音水平,將獲得很大幅度的提高。取消了減速齒輪這一重要噪音源後,弗吉尼亞艇的靜音水平會比海狼更優秀。

SSN774第二批次艇的艏部綜合聲納將被大孔徑共型陣LBA代替,全新研發的LBA在保持傳統球型陣性能的基礎上,還將大幅度提高使用壽命,並有效降低全壽命使用費用。採用LBA後因為球首陣與耐壓艇體之間的連接通道等結構件被取消,SSN774的首部模塊被重新設計。原本12個單獨的垂直發射單元被SSGN上的大桶多用垂直發射單元代替,首部將形成一個PIM任務模塊。該模塊可以用重量相同的功能模塊進行替換,比如在遠期計劃中攜帶LDUUV大直徑無人潛航器,或者SEAL海豹的新型航行器等。這對於SSN774提高任務靈活性,擴大任務覆蓋面更好的滿足美國海軍不同時期的作戰需要非常有利。

項目辦公室還在持續尋求提高施工效率的辦法,從而可以把生產周期壓縮到24個月內。提出的方法包括:降低潛艇的節段產生的數量,在各分段組裝前就安裝好本分段內的設備,務必在分段完工後設備安裝也要同時完工。這些變化將由船廠通過改變工藝流程和增加建造設備來達到,而海軍則通過合同條款來制定激勵措施。美國海軍預計每年節約6500萬美元至1億1000萬美元。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4/node152378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