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5月27日報道 外媒稱,關於中新關係「觸礁」的媒體炒作最近又甚囂塵上,最新一個「主題故事」的導火線是新加坡總理未獲邀出席在北京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有社交媒體借題發揮,指責新加坡聯手印度「抵制」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5月26日刊登題為《沒完沒了的「謬論」》的文章稱,作為一個國家,新加坡一向支持中國的發展,是最早加入亞投行的第一批21個國家中的一員。新加坡政府與企業界持續關注與支持「一帶一路」倡議,中新第三個政府間合作項目——中新(重慶)項目正是銜接「一路」與「一帶」的節點。今年2月,中新兩國副總理主持的雙邊合作聯委會,更明確將「一帶一路」列為未來合作新重點。
文章稱,毋庸否認,兩國去年因南中國海問題而出現過分歧,但是新加坡不是主權爭議方,南海問題的爭議也已告一段落。就在上周,東盟與中國高官在貴陽開會完成了《南中國海行為準則》的框架;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趙樂際訪新,與新加坡副總理張志賢共同主持了中新領導力論壇;中國海軍黃山艦赴新參加多邊海上聯合演習,張志賢還登艦參觀。此外,第三輪中新自貿協定升級版的談判也已確定6月中旬在北京舉行。
文章稱,事實與流行輿論之間,存在顯眼的差距。流行輿論中有一部分不是事實,也有很多是誤解,謠言總是生生不息。最近,「陰謀論」的說法正在一些新加坡民間話語中開始出現,有的新加坡人警覺到自己處於一輪一輪「心理戰」的目標位置。
文章稱,眾所周知,中國與新加坡有著非常不同的歷史、地理、與國家治理制度。中新過去曾經跨越兩國之間的巨大差距,創造了國與國之間深度理解、緊密合作的典範。毫無疑問,近期這段對中新關係悲觀的輿論是去年南中國海問題導致中新出現爭議的延續,問題的根源在於,一些人士心中認為新加坡「站隊」站到美國一邊,對此新加坡堅決否認,這又是一個事實與理解的差距,要超越彼此解讀的差距,需要的正是相互的聆聽與理解。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4/node1516415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