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印度宣稱將製造4艘兩棲船塢登陸艦,並且均為排水量3萬噸以上的戰艦。不得不說,這又是印度的一次吹牛皮行動了。事實上建造一艘兩棲船塢登陸艦並不簡單,甚至還有很大的難度,比起航母來都不算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在把自己的「藍天衛士」號航母建造完之前,印度還是最好不要說自己有建造兩棲船塢登陸艦的能力。
兩棲類艦艇製造看似簡單,但世界上能建造兩棲船塢登陸艦的國家也不多,況且是一艘3萬噸級的兩棲船塢登陸艦。以美國「聖安東尼奧」兩棲船塢登陸艦為例,聖安東尼奧級艦長208米,寬32米,標準排水量18000噸,滿載排水量25000噸。可以同時運載兩個營的部隊執行登陸作戰,這個建造難度早已超過了一般的普通戰艦了,並且造價也極其昂貴,一艘「聖安東尼奧」級兩棲登陸艦的造價超過17億美元,比起一些小航母來還要貴很多,事實上不要說是印度,連俄羅斯都沒有製造這種大型登陸艦的能力,要不然也不會向法國購買兩艘「西北風」級船塢登陸艦了。
事實上,除了美國以外,同時建造數艘大型船塢登陸艦的也只有中國了,中國建造了4艘「071」級兩棲船塢登陸艦,並且計劃再建造幾艘,071型兩棲船塢登陸艦長210米,寬28米,滿載排水量19000噸,可以運載800人部隊執行作戰任務。雖然總數據比起美國「聖安東尼奧」有差距,但勝在價格便宜,一艘071的價格僅為3億美元左右,只有「聖安東尼奧」的六分之一,中國建造4艘的價格,也只比一艘「聖安東尼奧」的一半價格多一點而已。
而印度卻遠遠沒有這種實力,印度建造一艘「克里瓦克」就花費了超過10億美元,並且還沒有按時服役,在服役以後問題一天比一天多,已經多次進入船廠維修了,而自己建造的「藍天衛士」號航母則更是問題多多了,在第三次下水的情況下依舊沒有能夠建造完成,據印度造船廠宣布,這艘船造完至少還得8年時間,屆時這就會成為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的航母了,而對於印度來說,在這種情況下,建造一艘合用的兩棲船塢登陸艦是不現實的,至少以印度的造船實力非常難達到。
軍事專家告訴記者,透過上述這個事件,我們能夠看到印度海軍和印度軍方對於發展軍事裝備的熱情,隨著中國海軍的步伐一步步擴展,印度海軍也開始想辦法擴建自己的海軍,近年來印度在海軍和飛彈根據「全球火力」網站最新公布的全球126個國家的軍力排名,名列前四的國家分別為美國、俄羅斯、中國、印度。同大多數智庫類似,「全球火力」也未將核武器、經濟地位和政治地位列入排名時的考慮因素。不過,若將核武器因素考慮進來,前三位排名也不會發生變化,只是印度的名次可能會稍稍挪後。
印度則與中國存在領土糾紛,並且一直致力於成為「有聲有色的大國」,與中國發生直接衝突的可能性較大。印度在軍力發展上的目的很明確,就是全面趕超中國。多年來,印度從不諱言其外購和自研武器裝備都是針對中國,例如印度媒體一直宣稱印度研製的烈火-4和烈火-5遠程彈道飛彈是為了對中國進行威懾;印度發展航母和核潛艇也是為了平衡中國發展同類裝備。
印度海軍的發展速度近年來明顯加快,包括外購「維克拉馬蒂亞」號航母、米格-29K戰鬥機,自建「維克蘭特」號航母、加爾各答級驅逐艦及其後繼的維薩卡帕特南級驅逐艦、什瓦里克級護衛艦、「鮋魚」級潛艇、國產核潛艇,並正在研製P17A型護衛艦;印度空軍的裝備採購力度也很大,包括繼續生產蘇-30MKI戰鬥機、採購「陣風」和米格-35戰鬥機等。
儘管印度軍工實力存在很多問題,導致自研的各類武器裝備進度屢屢「跳票」,但是印度成為軍事強國的雄心卻從未改變,因此中國必須認真對待印度軍力發展。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4/node1516413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