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拋棄"新加坡了嗎?這幾條新聞令新加坡網友"很焦慮

ROCKET| 2017-05-27| 檢舉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報道截圖

另一條,則來自23日的新加坡《獨立報》:「為什麼中國選擇和馬來西亞站在一起,而不是新加坡?」

2012年4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舉行慶祝中國官員培訓項目設立20周年紀念晚會。

「中國真的不再需要向新加坡學習了嗎?」在《南華早報》網路版的新聞評論區,這個話題激起了熱議。

「新加坡只是一座小城,它怎能成為中國的榜樣?」網友「Guskav」這樣寫道。

還有網友認為,新加坡的問題出在觀念上:「如今的新加坡面臨頹勢,卻仍堅持認為自己是一個強國。」該網友表示,新加坡急於擁抱西方價值觀,卻反而失去了自身獨特文化的根基,如是,其對中國的吸引力,就會更加被削弱了。

「沒有誰再夠得上當中國的榜樣了」

在過去20多年裡,中國的確一直在向新加坡「學習」。

「長期以來,新加坡穩定的政治治理模式始終被北京當作榜樣。北京欽佩這個城市國家,因為新加坡取得了迅速的經濟成功,同時維持了執政黨對政治、社會秩序的掌控。」《南華早報》報道稱。

南洋理工大學

由於有諸多中國市長和市長競爭者報名參加,南洋理工大學的兩個碩士項目甚至被稱作「市長班」,約有1400名中國官員從「市長班」畢業。

《南華早報》稱,中國到新加坡和美國等地接受海外培訓的官員人數自2007年至2012年達到高峰,但近幾年逐漸下降。

報道援引中國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的話對此解釋道:「隨著中國的社會和經濟發展,中國的一流機構也提升了培訓質量和國際視野,與海外機構看齊,包括新加坡的機構。」竹立家還在採訪中表示,接受海外培訓的官員人數將繼續下降,這類項目甚至可能會被「逐漸取消」。

「沒有誰再夠得上當中國的榜樣了。中國模式才是發展方向。」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學者薄智躍看來,如今的中國正設法成為世界其他地區的榜樣。

新媒疑惑:為什麼中國選擇了馬來西亞,而不是新加坡?

相比起新加坡「榜樣」角色的轉變,對於新加坡媒體而言,或許還有一個問題更令他們感到糾結。

「中國為什麼選擇和馬來西亞站在一起,而不是新加坡?」23日,新加坡《獨立報》發出這樣的疑問。

文章注意到,在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馬來西亞與中國方面簽署了一系列投資合作協議。

新加坡《獨立報》網站報道截圖

面對網路爭議,新加坡學者呼籲本國人「冷靜」

銳參考注意到,在新加坡的社交媒體上,這些涉及中新關係的新聞不只引起熱議,甚至還觸發了新加坡和他國網友之間的「論戰」。

對於「中國為什麼選擇馬來西亞,而非新加坡」的疑問,有新加坡網友這樣回答:「因為新加坡太聰明了,中國無法應付。」

還有馬來西亞網友認為,將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對比的論調,聽上去「酸味十足」,「因為新加坡沒有什麼能提供的了。所以你們不要指責別國的決定。」

而在網友「Mat Noor」看來,中國「選擇」馬來西亞而非新加坡,這一點也不讓人意外:

面對本國網路輿論場上就中新關係的焦慮情緒,專欄作者哈桑·加法里在新加坡評論網站「the middleground」撰文呼籲,新加坡人應「冷靜」。

「儘管兩個朋友之間會有摩擦,有時甚至會很惱人。」他寫道:但中國和新加坡兩國的合作依然穩固,尤其在金融貿易領域,新加坡人不應為中新關係一時波動而緊張。

《聯合早報》今天(26日)的文章則承認中新之間的默契與相互理解「已大不如前」,同時還在呼籲中國多給新加坡一些理解:「作為彈丸小國,獨立性尤其脆弱,也更加是不可妥協的底線。我不知道,新加坡的這點難處與堅持,強大的中國能理解嗎?」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4/node151641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