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新加坡關係繼續惡化 新華社出手了,指新加坡「壞了規矩」。
陷入冰點的中國和新加坡的關係尚無改善的跡象,然而,中國的新華社開始報道中新關係緊張的新聞。
這次中新關係惡化,中國媒體主要由《人民日報》主辦的《環球時報》出面刊登報道、述評和評論的。新加坡大使羅家良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都曾對《環球時報》有關新加坡的一篇報道發表評論。
不過,《環球時報》畢竟只是中央級媒體的子報,中央級媒體本身並沒有就中新關係的惡化刊載報道或評論,甚至《環球時報》的上級報紙《人民日報》也對中新關係的近況表示沉默。這無疑是顯示,北京原本是將這次中新矛盾控制在《環球時報》層級。而不是拉到《人民日報》的層級。
但是,1月5日情況發生了改變。和《人民日報》同一層級的新華社就這輪中新矛盾首次發布了電訊稿,電訊稿引述中國外交部說,新加坡「壞了規矩」。
新華社是中國的國家通訊社,直屬國務院。這顯示,中新關係正在繼續惡化,從之前的《環球時報》層級直接拉升到了中央級媒體的層級。
中新關係因為南海問題、裝甲車問題,已經陷入冰點。中國新加坡之間的雙邊合作委員會副總理級的常年會議,2004年以來每年舉行,共舉行了12次,但原定去年舉行的第13次會議,迄今沒有舉行。這也是這個常年會議首次沒有按年舉行。
新華社的這篇電訊稿的題目是《新加坡裝甲車在香港被扣,外交部:你壞了規矩啊》,全文如下:
新華社北京1月5日新媒體專電(記者劉一楠)新加坡的九輛裝甲車在香港碼頭被扣留,其實已經不是新聞了。
從去年11月底到本月3日,外交部發言人一共六次在記者會上回應這批裝甲車的問題。倘若中國和新加坡的有關部門都有朋友圈,畫風大概是這樣的:
說來說去,其實原因很簡單:
這批裝甲車是新加坡派到台灣去參加軍事訓練的,在運回新加坡的途中過境香港,可惜,沒辦證。
根據香港《進出口(戰略物品)規例》,裝甲車、坦克車等被列為戰略物品,無論是進口、出口,抑或屬過境物品,必須領有由貿易署署長所發出的許可證。
當然,這是一層意思。而另一層意思,外交部也說得很明白了:
中國政府一貫堅決反對與中國建交的國家與台灣地區開展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包括軍事交流與合作。我們要求新加坡政府切實恪守一個中國原則。
新加坡一開始大概把這事想簡單了,等該補的手續補全了,該敲打的事也敲打過了,中國應該很快就能給我們發貨了吧。
新加坡國防部還在去年11月底的一份聲明里說,預計這批裝甲車及相關裝備很快就能運抵新加坡。
結果……
在昨天的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又有人問到了這批裝甲車!這是從去年問到了今年啊!
提問的記者說,據香港媒體報道,過去一個多月在香港一個露天倉庫扣留的這批裝甲車,最近突然消失了……
記者接著問外交部,對這批裝甲車的去向有沒有了解?
答:香港特區正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處理此事。
咳咳,看來裝甲車還在香港扣著呢。香港海關也回應說,所謂「失蹤」,不過是把這些裝甲車從露天場地挪進了房子裡。
其實,早在一個月前,香港《南華早報》就推測裝甲車被扣一事可能不會很快解決,並且指出,新加坡引起中國不滿的原因,不僅在於同台灣長期保持軍事合作,而且在於其南海問題上偏向美日的立場。
而無論台灣問題,還是南海問題,事關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都涉及中國的核心利益。
按照《南華早報》的說法,對北京而言,查扣新加坡的裝甲車是一個風險很低的警告。而對新加坡來說,處於進退兩難的境地,必須非常小心。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4/node1391909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