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礪劍 「意外」不斷
——火箭軍某旅夜間連續火力突擊演練側記
火箭軍某團進行了一場夜間綜合實戰演練
戰車呼嘯而出,快速佔領陣地,長劍昂首挺立……盛夏時節,南國密林夜幕低垂,火箭軍某旅一場夜間連續火力突擊演練激烈展開。指揮長熊啟濤剛剛下達佔領陣地口令,隨行督導組就現場發難:陣地受損,馬上更換至××號作戰陣地。霎時間,官兵聞令而動,緊急更換陣地。
視頻中疑似出現了火箭軍戰略核彈頭的情況
探訪該旅野外演訓場,「硝煙味」撲面而來。官兵們帶領發射單元剛剛佔領陣地,督導組臨機又下達「遭遇核生化污染」的導調命令,他們立即穿上防護服、戴上防毒面具,在「沾染毒氣」條件下展開連續操作。參演官兵告訴記者,該旅在演練中設置了電磁封鎖、陣地受損等內容,目的就是為了更加貼近實戰。
「訓練難上難,打仗才敢硬碰硬。」演練總導演、該旅旅長陳在望坐鎮基本指揮所,正研究部署如何「刁難」部隊官兵。陳旅長介紹說,為了從嚴從難摔打磨鍊部隊,他們著眼複雜條件展開實戰化訓練課目,著力錘鍊官兵們的過硬本領。記者翻閱該旅演練計劃,上百個「特情」處置課目赫然在列,全方位考驗官兵的應急應變能力。
發射指揮長熊啟濤終於抓住機會指揮發射車佔領陣地
演練進行到關鍵時候,導演部突然又下達了十幾個臨機課目:3個發射架臨時轉移陣地,7名操作號手現場更換,4個火力計劃臨時變更……記者在現場看到,連續2次臨時變更陣地後,發射指揮長熊啟濤終於抓住機會指揮發射車佔領陣地,帶領號手快速實施火力打擊。
越來越強大的中國軍隊
據央視新聞節目報道,近日,火箭軍某團進行了一場夜間綜合實戰演練,全程採取不設預案、臨機導調的方式讓官兵在實兵對抗中接受實戰化考驗,在夜暗全防護操作等險難科目中錘鍊部隊,提升部隊在複雜實戰環境中快速保障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視頻中疑似出現了火箭軍戰略核彈頭的情況。
官兵們坦言,這一仗雖然「意外」不斷,讓大夥兒吃盡了苦頭,但真正錘鍊了號手們過硬的心理素質,提升了技戰術水平。發射零秒,一發發倚天長劍仰天而立,隨著一聲聲「點火」口令騰空出鞘。
中國一夜冒出數百枚核導彈:美被搞懵
兵法中有疑兵之計,看三國的都知道空城計,但是在佩服諸葛孔明的計謀和大膽之外,也要體諒其當時的苦衷,在城內只剩下老弱病殘士兵的前提下,出此冒險計策實屬無奈。不過三國中還有兩個疑兵計情節,一是張飛在當陽橋的疑兵之計。
中國洲際導彈
張飛命手下騎兵在馬尾後繫上樹枝,然後命騎兵來回奔跑,揚起塵土,讓敵人不知虛實,以便迷惑敵人。二是孔明的增/減灶法,誘敵深入用減灶法,恐嚇敵人用增灶法。
中國洲際導彈
這些計謀在冷兵器時代都影響至廣,但是現代戰爭中,由於雷達以及空天偵察手段的高超,新的疑兵之計也要與時俱進才能繼續發揮戰略作用。
在二戰中,德國對英倫的大轟炸,促成了很多奇思妙想,假基地、假坦克飛機,令納粹德國空軍浪費了大量的精力和彈藥。在戰後這些戰術被很多軍事大國看重。蘇俄就設計生產了大量充氣裝備。從戰鬥機、坦克到防空導彈一一不等。
當然這些假目標在投放部署時,還不能只是簡單的騙過照相偵察,還要具備聲光電一切特徵,在敵方所有偵察手段之下都可以做到以假亂真的地步。
中國洲際導彈
冷戰時期,在很多蘇聯重要的東西線軍事基地,一夜之間就多出了令人吃驚的軍事裝備。令北約不明就裡也不敢輕舉妄動。實際上這些北約偵察衛星拍攝的所謂突然冒出來的大量裝備都是逼真的假目標。
中國洲際導彈
中國的導彈和核武器數量一直是令外軍相當關切的焦點,但是只要中國不公開,那麼外界只能是不厭其煩的猜測。美國智庫稱中國的洲際導彈只有區區60枚左右,不足以對美國構成實際性威脅。
歐洲認為中國有260枚左右的導彈核武器,而俄羅斯專家則指出,中國的導彈核武器數量僅次於美俄,數量在1500枚左右。但要他們說出判斷根據是什麼,又都是不知所以然。
實際上令外界對中國導彈武器庫數量無從判斷的有兩個重要事情,一是傳說中的5000公里地下核長程。二是公路和鐵路機動導彈的神龍見首不見尾。但更令外軍頭痛的還是大量的模擬假目標。
中國洲際導彈
中國官方媒體已經曝光了中國火箭兵部隊的充氣和模擬導彈車,參與重大軍事演習的畫面。由於中國自己具備與其他軍事大國同樣的多為偵查手段,因此對這些模擬充氣假目標的戰略迷惑有效性會相當自信。
中國洲際導彈
如果哪天高興了,中國可能「高調」展示一下戰略級導彈的威懾能力,令美軍的偵察衛星盡情的拍攝前所未見的機密。
那麼大量充氣模擬假目標的使用,會讓中國諸多重要軍事基地和要塞一夜間冒出數百枚洲際導彈,估計美軍的衛星照片情報分析員和戰略決策者會被偵察衛星的「重大發現」徹底搞蒙圈。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