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老總任正非道出了,華為成功真諦和不上市真相

華為老總任正非今天又刷屏了,起源於近期華為內部的文件。文件中,任正非提到,金融危機可能即將到來,我們強調,一定要降低超長期庫存和超長期欠款。咋一看,好像很嚇人!金融危機啊,好恐怖!但是,如果熟悉任正非的人,就比較習慣了,因為金融危機他都喊了好多年了,這不過是他危機意識比較強而已!任正非曾經說過,十年來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敗,也許是這樣華為才活了這麼久。

任正非的眼光一貫看的比較遠,近期鬧的紛紛揚揚的舉牌事件,格力董小姐,萬科王石,寶能姚振華,恆大許家印,天天霸屏。而任正非的華為卻宛如一股清流,遠離喧囂,遠離紛爭。

任正非判斷金融危機即將到來,真的還是假的?

日前,華為簽發了任正非在質量與流程IT管理部員工座談會上的講話內容(【2016】094號),在本次講話中,任正非提醒內部:金融危機可能即將到來,一定要降低超長期庫存和超長期欠款。

金融危機可能即將到來,我們強調,一定要降低超長期庫存和超長期欠款。以前我們的貨款記錄不清晰,客戶來還欠款時,我們還莫名其妙,連合同和欠條都找不到了,如果客戶不還錢,多少預備金都付諸東流。

對於任正非的這番講話,好多人都被嚇著了,感覺世界末日要到了!其實,真的不必如此擔憂。

任正非大概每年都會講一次金融危機快到了,為什麼呢?因為任正非的危機感很強。

早在2014年,就有一篇很火的報道《任正非內部講話:遇到金融危機 華為怎麼辦?》,文章講了任正非如何應對可能即將到來的金融危機。

應對金融危機,我們到底有什麼方法?

在我個人看來,所謂的金融危機還沒有完全爆發,我們社會的改革速度能不能快過危機呢?現在不能肯定。如果說改革速度沒有快過危機,當危機爆發的時候,華為怎麼辦?財務曾算過帳,華為公司的現金夠吃三個月,那第91天時,華為公司如何來渡過危機呢?

1、各個基礎單位一定要有效益,未來的改革一定要把銷售收入、優質交付所產生的貢獻作為基本薪酬包和獎金。

2、堅持從戰略貢獻中選拔出各級優秀幹部。幹部獲得提拔的充分必要條件:一、要能使所在部門盈利;二、要有戰略貢獻。

3、不要在一些非戰略機會點上計較, 否則局部利益會牽制戰略競爭力量。

這就是任正非,所以,不要看到說金融危機即將到來就嚇的賣房賣股,沒必要。

任正非的危機意識為何這麼強 不上市也跟這有關係

2001年,在國際高科技產業哀鴻遍野、進入寒冬,而華為卻憑藉不俗的成績位居全國電子百強首位時,任正非發表了《華為的冬天》,他表示「十年來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敗,對成功視而不見,也沒有什麼榮譽感、自豪感,而是危機感。也許是這樣才存活了十年。我們大家要一起來想,怎樣才能活下去,也許才能存活得久一些。」

任正非也將自己的這種危機管理解釋為假設管理,即「只有正確的假設,才有正確的思想;只有正確的思想,才有正確的方向;只有正確的方向,才有正確的理論;只有正確的理論,才有正確的戰略。」

任正非的危機意識如此之強,和他本身的經歷有關。限於篇幅限制,我就不在此羅列任正非的生平了。有興趣的可以自行百度。

另外,近期鬧的紛紛揚揚的舉牌事件,格力董小姐,萬科王石,寶能姚振華,恆大許家印,天天霸屏。而任正非的華為卻宛如一股清流,遠離喧囂,遠離紛爭。歸根結底還是因為華為沒有上市,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曾經有人問任正非華為為何不上市,他的回答是:「因為我們把利益看得不重,就是為理想和目標而奮鬥。守住「上甘嶺」是很難的,還有好多犧牲。如果上市,「股東們」看著股市那兒可賺幾十億元、幾百億元,逼我們橫向發展,我們就攻不進「無人區」了。」

這也是任正非危機意識在起作用,他擔心上市後元老們都沒太大幹勁,所以堅持不上市。

這跟步步高的段永平邏輯相似。段永平在回答為何步步高不上市的時候說,我們現在不缺錢,幹嘛要上市,至少短期不會上,等到這幫一直跟著我的人干不動了,或許才會考慮上市。

任正非說金融危機即將到來!道出了華為成功真諦,和不上市的真相

巴菲特 ,段永平

如今的華為,年終獎能發1500億!員工平均年收入58萬!

如今,華為在頭狼任正非的帶領下,日漸壯大。2015年華為銷售收入3950億人民幣,凈利潤369億元。2016年上半年,華為銷售收入2455億元,比去年同比增長40%。

雖然華為沒上市,但公司這麼賺錢,員工待遇一點也不比上市公司差!據統計,華為員工2015年人均年收入58萬!

2015年的時候,即使是應屆畢業生,只要在華為干滿3年,就有15萬左右的年終獎,如果表現突出,或者是升級的,可能會有20多萬的分紅,再加上自己工資,應屆畢業生在華為花3年就能徹底奔小康!

2016年,任正非公開演講說:「錢給多了,不是人才也變成了人才」。於是2016年,華為招人才,全部變成明碼標價,畢業生:17——35萬,研究博士生:36——100萬!

近期,網絡上曝光了華為華為2016年終獎標準:年終獎總獎金1500億,畢業生3年待在華為的,有15—20萬左右的分紅,如果是17-18級員工,03-04年左右進華為的,配股普遍小几十萬股,稅前分紅大約60-70萬。如果是2000年前來的,分紅能過1百萬。 有消息稱,華為年薪百萬超過1萬人。

看完上面華為人的收入,我知道你內心一定是崩潰的,因為,人比人,氣死人啊!那還能怎麼辦呢?此生沒有進華為,只能讓下一代努力進華為了!

不過,最近胡潤研究院公布的中國億萬富翁統計顯示,從億萬富翁的構成中看,其中,75%是企業家,15%是炒房者,10%是職業投資者(股民等專業投資人群)。這是否意味著,你還可以通過創業,炒房炒股來實現財富的增長呢?這裡面,恐怕就炒股門檻最低了,但是,要成為專業投資者,普通投資者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畢竟,投資是競爭最激烈的行業。步步高老總,OPPO,VIVO老闆段永平說過一句話,他認為經營實業比投資炒股要更容易一些,段永平的實業做的非常好,去美國轉型投資後業績也很不錯。他說這話還是有點分量的。

所以,如果你沒法進華為,或者進其它大企業,通過工資收入來改變生活,那或許只能靠投資來改變人生了。但是,投資賺錢也真的很難!也許價值投資是一條穩健之路,但是大部分人並沒有這個耐心。老趙覺得,如果你年紀不大,早點改變投資理念,還是有可能改變人生的。畢竟,巴菲特的錢,大部分是60歲以後賺到的。如果對價值投資感興趣,可以關注文末。

投資是大多數人必經之路,尤其是40歲以後有錢有閒人群,因此早做打算沒有壞處。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4/node136519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