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菲海警交接現場
菲漁民被轉移到海警3501艦
《環球時報》記者從中國海警方面獲悉,2日15時許,就中方日前在黃岩島海域救起的2名落水菲律賓漁民,中菲雙方順利完成人員交接。當天,菲律賓 海岸警衛隊發言人阿曼德·巴里洛在向外界介紹這場營救時說,中方傳遞了希望雙方海警保持友好合作勢頭的願望。英國路透社評論說,在兩國緊張的外交關係中, 黃岩島曾處於中心位置。現在,中菲海警4年來首次在這裡如此靠近。此事成為兩國關係快速融冰的又一例證。1日,《環球時報》記者在中國海警指揮中心見證了 雙方交接漁民的複雜過程,並聽指揮中心人員講述了救助菲漁民的事件始末。
我國南海黃岩島海域11月27日起遭遇今年第25號颱風「蝎虎」襲擊。28日12時,海南省海警總隊接潭門邊防派出所通報,在黃岩島瀉湖內避風的我國海南籍「瓊瓊海漁09289」船救起2名菲律賓落水漁民。這2名漁民被發現時,其中的一人已經虛脫。
接到報告後,中國海警指揮中心立即調派位於黃岩島南部海域機動防風的中國海警3501、3412艦趕赴事發海域,同時與「瓊瓊海漁09289」船取得聯繫,請其安置好2名外籍落水漁民,等待中國海警艦船抵達。其間,中國海警指揮中心啟動了中菲海警臨時聯絡窗口,與菲律賓海岸警衛隊就被救漁船漁民事件保持溝通。
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這次颱風在黃岩島附近海域的瞬時風力甚至達到13至14級,足以傾覆一般船艦。而海警艦船都是幾千噸級的大船,黃岩島瀉湖內水深較淺,無法進入瀉湖避風,海警艦船需採取機動避風的方式。指揮中心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儘管危險重重,11月30日11時,中國海警3501艦仍克服大風、大浪航行等困難,率先抵達黃岩島海域。
隨後,中國海警將2名菲漁民從「瓊瓊海漁09289」船上轉移至海警3501艦,並立即安排醫生體檢,確認其身體及精神狀況良好。他們為菲漁民安排了房間,並妥善配備衣物、洗漱用品等。指揮中心轉述前方海警隊員的描述說,「救助過程最讓人頭痛的是語言問題。菲漁民說的是菲律賓土語,即便我們有精通英文的同志也無濟於事,只能憑手勢和猜測」。
為被救菲漁民檢查身體
菲漁民在中國海警3501艦上用餐
中國海警指揮中心人員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經過與其反覆耐心溝通,確認了菲漁民姓名、失事漁船舷號、住址以及失事基本情況等信息。他們對中國漁民的搭救和中國海警的妥善安排表示感激。在此期間,中國海警指揮中心保持與菲海警部門密切溝通,多次就人員交接、被救漁民情況進行信息交換。
救助過程很繁複,交接過程同樣也不容易。1日下午,菲律賓海岸警衛隊派出海警4401船,在黃岩島東南約17海里處與中國海警艦船匯合,希望完成漁民交接程序。《環球時報》記者在中國海警指揮中心見證了兩船溝通並嘗試靠幫的過程。
當天17時20分左右,記者從指揮中心大螢幕上看到,黃岩島附近海域天色已漸暗,菲海警4401船多次嘗試靠近中國海警3501艦,但均未成功。「關鍵是當地海況不好,有三四米的浪」,中國海警指揮中心人員向《環球時報》記者解釋兩船靠近的難點所在,「菲4401船噸位約400噸,而我海警3501艦則是5000噸級。如果強行靠近,一旦遇上浪頭將菲船推向我艦,無異於以卵擊石,菲船會嚴重損傷」。
菲被救漁民與中國海警合影
時間又過去20分鐘。在接下來的短短5分鐘之內,大海完全被夜幕籠罩。《環球時報》記者看到,菲海警船仍希望多試幾次,但均未成功。最終,由於能見度低且海況不佳,為安全起見,中菲海警部門經協商後決定暫時放棄交接,兩船在原地漂航,保持密切溝通,等待第二天視海況進行交接。
然而,2日上午,海況仍不見轉好,中菲海警部門溝通協商後決定,雙方艦船同時向黃岩島以東機動,尋找海況允許的海域再適時完成人員交接。《環球時報》記者獲悉,2日14時10分,在黃岩島東部海域,2名菲海警登上中國海警3501艦,現場確認了2名菲漁民身份,並在《人員交接確認書》上簽字,雙方順利完成被救菲漁民交接。菲海警對中國海警給予的協助表示感謝。
中菲海警簽字交接
「一般來說,指揮工作都要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進行,但有一點,維護國家主權和海洋權益這條原則不能變。」海警指揮中心人員告訴《環球時報》記者,2016年,中國海警艦船對我國管轄海域開展巡航執法1.7萬航次,航程140萬海里;飛機巡航800餘架次,航程70餘萬公里。
據介紹,近年來在開展巡航工作的同時,中國海警還積極拓展與有關國家的海上執法合作。中國海警與美國海岸警衛隊定期開展北太平洋執法合作、定期舉行漁業執法會談,與越南海警、韓國海洋警備安全本部、菲律賓海岸警衛隊、印尼海上安全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執法合作機制。「除本次救助菲漁民的行動,我們還參與了包括馬航失聯航班搜救在內的多起海難事故、人員遇險搜救工作。」海警指揮中心人員告訴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