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王朝:溥儀退位後,大批宮女何去何從?

小米| 2016-12-03| 檢舉

最後的王朝最後的王朝:溥儀退位後,大批宮女何去何從?

1911年辛亥革命以後,按照民國政府優待遜清皇室的條件,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退位後,暫居紫禁城後半部(即內廷),尊號仍存不廢,中華民國以待各外國君主之禮相待。退位後的溥儀便過起小朝廷生活,形成民國之中的小王國,直到1924年溥儀被驅逐出宮才告結束。

由於皇室經費日益困難,又不斷受到輿論的壓力,清室於1923年9月決定釋放大批宮女,瑜、瑾兩太妃只好命宮女,凡年滿二十四歲的,自行陳報,於舊曆中秋節前一律釋放,並賞洋一百元,自謀生路。但在動亂的舊中國,這些女子沒有謀生之路,出宮後有的出嫁成家,有的被轉賣他處,或繼為侍役,或淪為妓女,也有的無依無靠,孤苦飄零,饑寒交迫,最後悲慘死去。

宮女就是宮中使用的侍女,如同民間的「丫鬟」。溥儀小朝廷仍從舊制,每三年挑選一次宮女。凡應選的必須是上三旗旗人的女子,年齡十三四歲,身無殘疾,無生瘡氣味。凡幼稚女子及妃嬪之姐妹兄弟之女,不能應選。凡備挑女子,必須穿戴旗裝服飾,嚴禁時俗服飾。1919年4月內務府曾規定,應選女子「穿用衣服,或棉襖或布衫,各隨家計穿戴,其衣袖寬亦不得過六寸,以符舊制。至一切時俗乂子、高頭燕尾、寬大袍袖、新式衣服,概不准濫行裝飾」。

每次挑選宮女,事先由內務府奏定日期,一般在三月進行。備挑女子的人數每次約八十人左右。會計司將各旗女子寫好排單,分旗安排,由首領太監引導人宮,然後試以繡錦、執帚一切技藝,並仔細觀察其身體儀表,不合格者,命出宮。凡選中者,教以宮規禮節,練以寫字讀書。一年後,經考校,頭等的侍后妃起居,次等的為尚衣尚飾。

宮女們終日侍候后妃,早起晚睡,辛苦勞累,主子稍不如意,便斥責打罵。

凡宮女一旦人選進宮,便與家人和社會隔絕,要服役十年左右,至二十四歲時才能出宮,由其家人自主婚配。宮女們終日侍候后妃,早起晚睡,辛苦勞累,主子稍不如意,便斥責打罵。有的積勞成疾,有的因受不了折磨,便私自逃跑,更多人是裝笨充傻,以求被趕出皇宮。據檔案記載,太極殿敬懿皇貴太妃處、長春宮瑾貴妃處、永和宮端康皇貴妃處、壽西宮殉貴妃處、儲秀宮莊和貴妃處,重華宮榮惠皇貴妃處,每年因笨交出的女子計有十餘名之多。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4/node136090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