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死了!出動500人不眠不休挖掘107個小時,墜井40米深,6歲小童證實死亡,爺爺崩潰向挖井機叩頭。。。
一場生死大救援終於結束,河北6歲男童墜井101小時後,被白衣醫護人員從井裡抱出,記者從現場救援人員口中得知,墜井男童趙梓聰,已經確認死亡。
男童被抬上救護車。
這場救援自11月6日上午11時展開,河北保定蠡縣中孟嘗村6歲的趙梓聰跟著父親在地里收白菜時,不慎掉落40米深的枯井中。事件發生後,當地隨即開展救援工作,先後啟用百餘輛挖掘設備,期間救援隊伍曾多次更改救援方案。
當地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情況。
參與救援的挖掘機和卡車離開現場。男童的爺爺向車隊下跪磕頭致謝。
救援結束後,孩子爺爺跪在路口,每次有撤場車輛經過,孩子爺爺都叩頭。
救援現場。11月7日14時,枯井已被挖開27米,但由於天氣寒冷,土質鬆軟,現場挖掘拓展難度加大,枯井的破拆工作也越來越艱難,急需臂長挖掘機、拉土機。
救援現場。
救援現場。
救援現場。
男童被救出。
男童被救出。
男童被救出。
20多支專業救援隊伍和民間志願團體投入救援
11月6日上午11時許,河北保定蠡縣中孟嘗村6歲男童趙梓聰,在跟隨父親到地里收白菜時,不慎掉落40米枯井中。11月10日晚上10點40分左右,歷時107個小時,趙梓聰終於被找到。據救援人員介紹,被發現時趙梓聰仍保持著頭朝上、腳朝下的姿勢。但遺憾的是,經現場醫療專家確診,趙梓聰已無生命體徵。
救援107小時後男童被找到
11月10日晚上10點40分左右,沉寂已久的救援現場突然出現了一陣騷動。等待已久的人們發現,停在救援現場旁的醫護人員突然沖向了救援核心區域。零下幾度的寒風裡,數百名等待孩子消息的人們突然又有了希望。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一名救援人員處得知,已經在最下方一段井管底部發現了墜井男童趙梓聰。這名救援人員告訴北青報記者,打開最後一節井管後,救援人員終於發現了男童。
接近晚11點時,趙梓聰的父母被帶進了救援核心區域,不久救援人員抱出了人們一直在等待的趙梓聰。當救護車帶走孩子的時候,現場所有挖掘機、鏟車等車輛都鳴起了汽笛聲,送趙梓聰最後一程。
此後,救援車輛也開始陸陸續續撤離現場。當奮戰幾天幾夜的挖掘機離開時,男童趙梓聰的爺爺跪在路旁,向人們表達自己最真摯的感謝。
晚11點左右,蠡縣縣委發布《關於營救蠡縣鮑墟鄉中孟嘗村落井兒童工作有關情況的通報》,據此次營救工作的副總指揮吳素傑介紹,通過努力,河北蠡縣落井兒童趙梓聰已經找到,但不幸的是,經過醫療專家確診,孩子已無生命體徵。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男童被找到時姿勢為頭朝上,腳朝下。吳素傑稱,趙梓聰墜落的這口枯井建於上世紀90年代末,由幾家人合資而建,當時用於灌溉。這口井幹枯以後人們曾在井口放置覆蓋物,但不知何時被人挪走。目前當地政府已經在全縣範圍內排查枯井,此外,為營救而造成的深坑的位置本是農民耕地,善後工作將會隨之進行。
165輛車500餘人救援
蠡縣縣委在通報中詳細介紹了整個事件的經過,2016年11月6日上午11時30分,蠡縣鮑墟鄉中孟嘗村村民趙向陽帶領女兒和兒子,也就是落井的小男孩趙梓聰,到地里挖白菜,孩子在玩耍過程中,不慎落入廢棄機井內。事件發生後,趙向陽及時撥打110報警,並向村「兩委」求救。接到報警後,公安幹警和消防人員及鄉村幹部立即趕赴現場,展開救援。
整個營救過程中,共出動100多台機器,共挖掘出土方20多萬方,成功處置了4次土方裂痕塌方險情,克服了多項技術難題和惡劣天氣的影響。
此次救援中,來自山西、石家莊和博野、清苑、肅寧、高陽、饒陽、曲陽、任丘、唐縣及蠡縣當地的社會救援力量自發、無償趕到現場參與救援。其中,保定、清苑、蠡縣、任丘、肅寧、滄州藍天救援隊,直隸救援隊、保定及時雨救援隊、曲港高速施工隊、120急救、保定春雨愛心公益團、博野新夕陽愛心協會、博野攜手愛心社、高陽愛心協會、安國市青年志願者、蠡縣愛心群、蠡縣青年協會、蠡縣婦聯巾幗等20多支專業救援隊伍和民間志願團體以及周邊村民自發組織的救援人員共計500餘人參與救援。
參與救援的挖掘機、鏟車、運土車、推土機等大型機械車輛達165輛,挖掘土方近30萬方,共接收社會捐款17餘萬元,接收雞蛋2200斤、方便麵2100箱,水、奶、麵包、飲料及其他食品9920件,企業捐贈柴油28噸,護壁管8個、棉大衣600件、棉鞋300雙。由於現場統計工作比較困難,很多熱心人士留下物資和捐款後沒有留下姓名。
為什麼107小時才找到?
此次救援工作一共歷時107個小時,在漫長的等待中,很多人都不由開始質疑,為什麼救個孩子需要這麼久。
據北青報記者了解,截至11月10日晚,現場挖掘工作深度已經達到40多米,坑口直徑大約120米。底部另被挖出一個3到4米寬的方形大坑,為了保護救援人員安全,坑內安裝了直徑1.5米的沉管,消防人員和民間救援隊隊員仍在沉管與井管間狹小的空間內堅持挖掘。只有將沉管與井管間土層取出,救援人員才能順利將井管去除,從而順利接近井底。
參與救援的直隸救援隊隊長王小冬介紹說,由於周圍土質較為鬆軟,救援過程中幾次出現塌方風險。整個救援過程中,一直有工作人員在現場檢查救援環境,一旦發現地面出現裂縫,挖掘工作就不得不暫時中斷。
營救工作副總指揮吳素傑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介紹稱,由於現場地質情況複雜,11月8日晚,採納救援專家建議後,救援方案更改為套管沉降的作用方式。吳副總指揮說,這種人工作業方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土方量,但加大了作業難度,為此營救中心組織強幹力量和消防官兵、武警戰士、志願者分為多個小組輪流掘進、日夜奮戰,克服了缺氧、滑沙以及地質結構複雜等困難,連續奮戰了50多個小時,終於挖到預計深度。
為什麼一直看不到孩子?
據北青報記者了解,100多個小時的救援過程中,救援人員曾嘗試多種方式,來探測男童生命跡象,但始終沒有任何線索。對此,救援負責人解釋說,是因為井下環境複雜,井口窄,濕度大,可見度較低。
11月9日,參與救援的藍天救援隊隊長龐治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解釋稱,由於救援人員使用的井下探測設備只能實現黑白呈現,所以雖然到了井底,也仍然無法看清具體東西。
對於井下情況,龐治隊長介紹說:「只有泥,所以現在需要確認孩子是否在泥下。」
一位鉤機司機回憶,8日晚上他在坑內參與救援,當時其他救援人員往井裡灑了一點水,發現井下映出水的反光。這說明井下可能是膠土,而非較軟的沙土。
11月10日,北青報記者從一位由山西趕來的救援人員處了解到,他曾攜帶深井救援設備,於8日和9日兩次對井底進行探測。但由於井底濕氣重,螢幕顯示非常模糊。這名救援人員告訴北青報記者,探測時隱約能看到井底泥土,但沒有發現孩子的蹤跡。據這位救援人員介紹,此前在山西曾經用這套設備成功發現一名墜井者,當時井下有水,探測鏡頭進入水中成像非常清晰。而這次營救中,由於擔心井底孩子安全,無法向井下潑水驅散霧氣。
回顧
107個小時緊急救援
11月6日上午11點半左右,蠡縣鮑墟鄉中孟嘗村村民趙向陽帶著女兒和兒子聰聰到地里挖白菜,在玩耍過程中,男孩兒聰聰不慎落入一口約40米深的枯井。
當日,萬分著急的趙向陽寫了求助信息發在朋友圈,之後被好友轉發引髮網絡熱傳。自聰聰掉入枯井後不久,當地官方、民間開始採取救援模式。6日晚,蠡縣縣長等縣領導赴現場指揮救援,同時,蠡縣消防、藍天救援和自發組織的愛心志願者也攜帶先進裝備到達現場、投入救援。
11月7日下午,有媒體報道稱,截至下午2時,枯井被挖開27米左右,但由於挖掘難度加大,枯井的破拆工作也越來越艱難,急需臂長挖掘機、拉土機。
11月8日,救援工作已進行超過60個小時,參與救援的工程車輛達140多輛,人員500多人,社會各界捐助救援物資、食品用品等共2400多件,捐助善款近10萬元,愛心企業提供柴油10噸。
同天,有媒體報道,因井底存在大量霧氣,未探測到男童聰聰生命體徵。
11月9日,由於現場土質情況複雜,救援現場對救援方案進行調整,開始進行人工輪流挖掘。由於之前準備的護壁筒提升使用時阻力較大,連夜更換為平滑的筒壁。每16人一組輪流人工鐵鍬挖掘,但仍無法估計抵達井底的深度和時間。
40米深的枯井周邊已被挖成直徑120米的大坑,動土20多萬立方米,挖掘工作進入倒計時。
9日18時20分官方召開通報會,通報會上藍天救援隊隊長龐治告訴大家,救援時間仍無法確定,曾經試過很多方式探測孩子的跡象,但因井下情況複雜,目前仍未發現任何線索。
10日22時30分左右,現場兩名醫護人員開始整理醫護用具,在挖的坑旁邊等待,救護車被開到坑邊。22時38分,警察將家屬放行至井口,現場一輛救護車打開了車燈和車門,此後被開往蠡縣醫院。
10日23時,歷經107個小時,救援人員終於在40多米深的井底發現6歲男童趙梓聰,經現場醫務人員確認,趙梓聰被發現時已經停止呼吸,確認死亡。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4/node133712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