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總統的杜特爾特對中國的訪問,吸引了世界的眼球;幾乎與此同時,多個有關南海的重要新*聞,可能被很多人忽略了。其中一個,就是中國三艘軍艦開進金蘭灣,要知道,這可是有史以來,中國軍艦第一次停靠金蘭灣。
南海風雲再起,正在上演一場大戲。
最近的新動向,包括:
1、10月18日,杜特爾特開始為期4天的中國之行。終於,三個月內,中菲從劍拔弩張,180度大轉彎,戲劇性地實現了相逢一笑。考慮到菲律賓是南海仲裁的始作俑者,菲現在的改弦更張,意味著美日利用南海仲裁圍堵中國的盤算,徹底變成了廢紙一張。
2、中菲關係在改善,美越也在暗送秋波。10月17日,越南國防部副部長阮志詠與美國官員會晤,公開表示歡迎美國介入亞太地區,並認為只要能「帶來和平、穩定與繁榮」。越南的這番言論,無疑是美菲關係生變後,對中國的牽制,也是對美國的「雪中送炭」。
3、10月21日,美國迪凱特號飛彈驅逐艦闖入我國西沙群島海域,進行所謂「自*由航行」行動。中國海軍廣州號飛彈驅逐艦和洛陽號飛彈護衛艦當即行動,對美艦進行識別查證,並予以警告驅離。中國國防部痛批美國此舉是南海局勢穩定的麻煩製造者,但這肯定不是美國最後一次製造麻煩。
4、10月22日,中國三艘軍艦——編隊指揮艦湘潭艦、飛彈護衛艦舟山艦和綜合補給艦巢湖艦,抵達金蘭灣,開始對越南進行為期5天的訪問。這也是中國軍艦第一次停靠金蘭灣這個越南最重要的軍港。
懸念迭生,秋波暗送,高潮迭起,不亦樂乎。
真是讓人有點眼花繚亂。
在筆者看來,這些看似正常國與國交流的背後,其實暗藏著激烈的較量,至少有幾個看點:
第一,杜特爾特訪華,毫無疑問是中國外交的重大勝利,雖然很多人擔心中國又養了一個白眼狼,但在南海風雲四起之時,菲律賓主動與美國保持距離,熱心發展對華關係(目的當然是為了錢),這讓美國借南海仲裁對中國發難的企圖,徹底落空。
第二,美國肯定不甘心在菲律賓的挫折,於是,乾脆自己上陣,再次進行所謂的「巡航」南海,實則是進入中國島礁12海里範圍,挑釁中國,不外乎在南海失焦的時候,主動製造新的焦點,對中國進行牽制。
第三,美國其實也不乏幫手,那就是越南。同為共*產*黨執政國家,越南與中國本應同氣連枝,但在南海問題上,兩國毫無疑問是激烈的對手。菲律賓向中國傾斜後,越南自然更感到焦慮,立馬向美國伸出橄欖枝,尋求美國的支持。
第四,但越南又離不開中國,畢竟中越是意識形態上的盟友,中國更是越南最大貿易夥伴。所以,在先後允許美國、日本軍艦停靠金蘭灣後,越南也邀請中國軍艦到訪,意圖在中美日之間取得某種平衡。
總結一下,現在的南海局勢:
1、菲律賓向中國傾斜;
2,越南向美國拋媚眼;
3、美國試圖將挑釁變成常態;
4、越南還意圖在中美日大國之間取得平衡。
但可以預料,接下來還有一系列的事件發生,譬如,杜特爾特馬上*訪問日本,他從中國獲得了大筆援助,必定也刺激日本有所表示。為拉攏菲律賓,日本安倍政府已經決定,援助老杜家鄉50億日元(約合3.25億人民幣)。當然,這還只是前奏,隨著老杜的到訪,安倍估計還會出點血,包括對菲律賓進行軍事援助。
軍援的目的是什麼,不言而喻!
還有,俄羅斯的動向也值得關注。不久前,中俄在南海進行了大規模的聯合軍演,俄還很可能重返金蘭灣。而且,杜特爾特也公開表達了對普京的欽佩,一度脫口而出,說希望中俄菲三國結成盟友。
老杜的話,需要打點折扣。但俄羅斯重返南海的舉動,確實在加速。
就在幾年前,中國的一個基本立場是:反對南海問題國際化。
但從目前形勢發展來看,國際化已是無可避免的問題。南海就像一個漩渦,將多個大國牢牢鎖定在裡面,甚至正成為亞洲的一個新火藥桶。
南海問題發酵,一個重要事件,是2010年在越南舉行的東協外長會議。當時的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在會上突然發難,大談維護南海航行自*由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並聲稱在南海問題上反對「脅迫」,反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云云。
美國公開將矛頭對準中國。當時與會的中國外長楊潔篪難得的勃然大怒,立刻作出了七點回應,揭露「某些人」推動南海問題國際化的圖謀。
儘管楊外長語調鏗鏘,但這次會議是一個分水嶺,會議後,美國開始了對南海問題的強勢介入。
從目前來看,美國重返亞洲,最大的一個抓手,就是南海問題。美國以保衛所謂航行安全,一方面加快在南海的軍事部署,同時直接出動軍艦巡航南海;另一方面則鼓動菲律賓、越南挑戰中國,菲律賓阿基諾三世的南海國際訴訟,背後的推手,毫無疑問就是美國。
對越南和菲律賓來說,中國實力已今非昔比,但有美國在背後撐腰,那在與中國對抗中更有底氣。在東協10國中,除了柬埔寨完全站在中國一邊外,其他國家大多持觀望態度,新加坡表面客觀,實則與美國立場基本一致。
美國大選即將舉行,從目前看,希拉蕊入住白宮基本已成定局。以老太太的一貫表現,南海將繼續成為美國拿捏中國的手段。南海風雲,短時間內不會消停。
南海事關中國國家尊嚴和領土完整。中國人過紅綠燈都不知道讓,你想要他們讓出島礁?但強力奪取,坦率地說,中國還不具備軍事實力,更可能將一些國家完全推向美國一邊。
南海問題,處理得不好,無疑就是一個陷阱,甚至可能成為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的一個導火索。
南海風高浪急,各國各有盤算,中國也是步步為營,一方面展現強勢,另一方面也展開溫柔攻勢。
1、中國展現強勢,加快軍事鬥爭的準備。
一方面,加快南沙的種島,迅速把島礁擴建為不沉的航空母艦。美濟礁、渚碧礁、永暑礁三個機場已投入運營,按照西方媒體的分析,每個島礁上的飛機庫,應該可以部署10多架戰鬥機和四架更大型飛機。這就為一旦發生軍事衝突,中國空軍可迅速投入戰鬥。
另一方面,對於美國的挑釁,中國採取了越來越激烈的對抗政策,幾個月前的《紐約時報》披露,美國的軍艦在南海巡弋時,發現有中國軍艦跟蹤尾隨,但溝通了半天,中國軍艦就是不回答。
畢竟這是兩艘「各自卻攜帶著飛彈、魚雷和重型火炮」的軍艦,這種態勢,嚇得美國軍艦上空氣都仿佛凝固了一般,因為一個判斷失誤,則可能是艦毀人亡的不測事件。
在社交網站上,美國水兵家屬,則忙著為家人祈禱平安……
中國海軍鹽城艦(後方)在南沙海域監視美軍「沃斯堡」號戰艦。
所以,一方面,美國人很強大是不爭事實;但另一方面,美帝也是經不起嚇的。
戰爭畢竟要死人的,兩個大國的衝突,尤其是兩個核大國的較量,不可能有一方完勝。
所以,戴秉國前國務委*員日前在美國演講說:哪怕美國全部10個航母戰鬥群都開進南海,也嚇不倒中國人!
中國前所未有的大手筆軍改,按照中央的說法,一個重大背景,就是海上威脅日益突出,而軍改的目的,毫無疑問就是建立強大的軍隊,能夠打贏未來的戰爭。
2,中國也在加強溫柔攻勢。
譬如,對菲律賓,當杜特爾特表達對美國的反感,在南海問題主動保持低姿態時,中國迅速接過橄欖枝,中國大使多次拜會杜特爾特,表達有意願加強與菲律賓的各個項目的合作。尤其是西方對菲律賓禁毒一片指責的時候,高調力挺杜特爾特掃毒的政策。
中菲關係由此迅速轉圜。老杜不久前的訪華,給中國更是送上了一頂又一頂的高帽子,當然有些吹捧的話需要打個折扣,但美國的馬前卒突然不攻擊中國了,對中國來說,就是重大的外交勝利。
此外,對越南是又拉又打。一方面,中越高層頻繁會晤,對越方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越南認識到,在南海問題上中越有矛盾不假,但一旦遇到政權存亡危機,能夠依賴的國家,也只有同是共*產*黨執政的中國。
所以,越南一方面要拉攏美國,拉攏日本,也再次引入俄羅斯力量,但同是也不願徹底疏遠中國,於是,作為重要軍事港口的金蘭灣,向美國人開放,向日本人開放,向俄羅斯人開放,也向中國人開放。儘管,中國只是陪襯,越南人的心思,我們想必也懂。
這是一場空前的博弈。
目前捲入的大國,有中國、美國、日本、俄羅斯,考慮到地緣政治的關係,一些二流大國,譬如印度、澳大利亞毫無疑問也將加入進來,美國已一再邀請澳印加入南海巡航。印尼也躍躍欲試,多次在南海問題上與中國產生摩擦。
此外,越南以前是法國的殖民地,英國更總是希望橫插一缸子,所以英法很可能也會來渾水摸魚。沒落大國不可能有多大力量,但至少希望以這個為籌碼,從中國和美國方面獲取更多的利益。
從未來看,南海問題有幾個關鍵的戰略點,南海島礁自然重要,更重要的,其實還有金蘭灣和蘇比克灣,圍繞著後面兩個港口的爭奪,將決定未來軍事鬥爭的成敗。
美國正試圖獲得這兩個軍事良港,這樣就在布陣上對中國構成重大軍事威脅。對中國來說,下一步的外交行動,就是迫使越南,不將金蘭灣完全交給美國;並會向菲律賓曉以利害,蘇比克灣美國化,對菲律賓安全只能帶來更大危害。
當然,為了抵禦美國的步步緊逼,基於中俄事實上的准盟友關係,適當引入俄羅斯力量,也是一種可以接受的選擇。其實,俄羅斯早已躍躍欲試,也試圖利用南海危機,在與中國和美國博弈中獲得新籌碼。
南海問題,決定著中國的海洋面積,更關係著中國未來的戰略走向。
當然,這需要高明的博弈。正如牛彈琴此前文章所說的:既要展現出不惜一戰的決心,更要有靈活的手腕;既要捍衛面子,更要有長遠眼光。
而且,這可能是一場黃海、東海、台海、南海聯動的大戲,中國外交面臨重大挑戰,但未嘗沒有機會。
南海風雲急,有時可能需要其他的籌碼和焦點。所以,美韓宣布部署薩德飛彈系統,繼續向中國施壓;小金同志發射飛彈,立刻作出回應;也不排除釣魚島海域,再發生一些事端。
當然,戰爭總是下下之策,過度緊繃也很容易就斷弦。但即使發生摩擦乃至碰撞,相信中美領導人也都有預案,都會努力避免事態演變不可收拾。
將不情願的對手一定要逼迫成敵人,總是一種最笨的選擇。
至於結果,其實還是中國最偉大的軍事理論家孫子的那句話: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百戰百勝,未必就是贏家;不戰而勝,才是真正的贏家。
這考驗的是領導人的智慧、決斷、當然,還有理性和魄力!
延伸閱讀:美軍突然承認中國南海主權 白宮炸鍋!
據美國媒體10月22日報道,美國海軍在南海再次實施了美方所說的「航行自*由」行動。
美國國防部證實,海軍「迪凱特」號飛彈驅逐艦21日在西沙群島實施了此次行動,其間進入了中建島和永興島附近海域,但沒有進入這些島礁周圍12海里以內。這是自一年前美軍恢復在南中國海有爭議海域實施抵近航行以來的第四次相關行動,也是5個月以來的第一次。
美國軍方說,實施這些航行自*由行動是為了挑戰有關國家過分的海洋領土主張。有軍事專家指出,美軍特意強調並且不敢進入12海里,其實直接承認了中國對南海相關島礁和水域的主權。
報道稱,美國一些國會議員和防務專家批評軍方沒有在南海實施更多、更直接的「航行自*由」行動。此次「迪凱特」號驅逐艦並未進入中國控制的島礁周圍12海里以內,讓一些人失望,預計會引發更多批評。
今年1月,海軍「柯蒂斯·威爾伯」號飛彈驅逐艦在同一海域實施「航行自*由」行動期間,進入了中建島周圍12海里以內。
不過,讓軍方鬆一口氣的是,「迪凱特」號驅逐艦在實施這次行動期間雖然遇到中國艦船的跟蹤,但沒有發生意外。中國官方的報道說,中國海軍一艘飛彈驅逐艦和一艘飛彈護衛艦對美國軍艦予以警告驅離。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4/node131906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