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速45節:中國10萬噸核航母意外被泄密

ROCKET| 2016-10-26| 檢舉

最近聽說我國自行設計的航母已經開始建造,並且已經開始在江南長興船廠鋪設龍骨,如果是常規動力暫且不說,本文主要是針對未來可能建造的核動力航母而設計。

本人強烈反對我國自建航母一昧模仿美國、蘇*聯的設計建造核動力航母。其理由是這些國家對航母結構布局特點十分清楚他們更具有攻擊同類航母的能力。同時這些航母的設計思想已經落後,也不適應中國的近海防衛作戰需求。針對未來我國可能出現的登島作戰、和沿海對陸作戰的可能,因此大膽的提出這種獨特的航母設計方案。其基本外觀布局及艦船組合配置均為本人創意設計、任何人未經許可不得套用。特此聲明。本方案希望得到軍方的認可,同時也希望軍迷們提出更好的建議可與我聯繫,聯手設計出較完善的圖紙來。強力推薦給軍方。

設計指標

排水量:10萬噸

航速:經濟巡航25節,高速巡航35節,最大航速45節;

甲板弦最長:350-360米,龍骨長:345米

甲板弦最寬:099米,龍骨寬:75-80米

吃水深:滿載12米空載08米

核動力:國產高溫壓水反應堆2台

起飛區:5個,其中長距彈射起飛1個長度可達150米、短距彈射起飛區2個長度100米、直升機起降區2個,降落專用跑道1個,全部為電磁彈射。

升降機:設主升降機1個、左右升降機各1個、車用升降機各一個。共3個戰機升降機,2個車用升降機。

引導車:裝甲引導車6部,用於牽引戰機至起飛區域,預備6部;

機庫量:60*320*18#型雙層機庫有效容納 90架,甲板常備值班機10架。

前衛拱橋式艦島:指揮艦塔1個(前向後向);拱橋式艦島涉及跨度為60米左右,高度30米左右。

六推進:前左右弦側格設輔助推進器一台、艦尾設四軸推進器

發射井:艦首戰略飛彈垂直發射井六眼;艦中戰術飛彈垂直發射井10眼;

潛射井:艦舷兩側底部各設反潛發射矩陣3*8型3組(前後中各設1組),合計6組144眼;

防空陣:艦舷甲板兩側各設垂直發射矩陣4*6型6組(前後中各設2組),合計12組288眼;

遠程火箭:艦舷甲板兩側各設遠程多管火箭炮2-4組(前後各設2組)如衛士-2D的射程是360公里;

近防炮:艦舷甲板兩側各設近防炮6門(前後中各設2門),合計12門;

雷射炮:一具。主要用於防控反艦及戰略威懾;

艦隊配置:

微型計寄生護衛潛艇:兩艘(左右各一艘,含偽裝充氣潛艇各一具)。用於水下護航和300公里半徑隱蔽反艦作戰。

艦載隱形飛彈攻擊艇:四艘。艦尾左右兩側各兩艘。用於潛出攻擊及編隊巡邏。

艦載氣墊登陸艇:四艘,艦首布置。用於小規模高速出擊及搶灘登陸作戰。

艦載機:總計100架(偵察機4架、預警機4架、J-15艦載機戰鬥機28架、轟炸機8架、反潛機8架、J-20j隱形機6架搭配無人機12架、J-8強擊機20架、直升機10架)。

設計說明:

1、本核動力航母設計思想在於結合中國國情而設計;前面設有兩台側向推進器,後面設有四台主推進器,機動性強,艦島採用前部橋拱式艦島,網上有人也設計過這種類似形式,這種結構船體對稱平衡性好,因此比仿造他國的航母更容易建造、風險更小。

2、升降機分為主升降、和左右升降,主升降機主要用於艦首起飛和艦尾降落的戰機提升和入倉,以及大型機升降。左右升降機主要用於輕型艦載機升降和其他裝備升降。

3、甲板戰時可實現同步交替批次起降,起降數均為6架(一般為4升2降,含垂直起降);

4、甲板上配備裝甲清障車3部,裝甲引導車3部,每個起降區1部,另各預備1部;

5、近防炮位、遠程火箭炮位可根據需要靈活設置,設在甲板周邊,把火箭炮搬上航母,可能又會笑話,其實向衛士-2D的射程是360公里攻擊性強,成本低、火力猛,適合於中國國情。攻擊敵艦、陸基灘頭陣地恰到好處。

6:該型航母設計為近海防守型和遠洋攻擊型航母編隊,

近海防守型,主要有航母自身獨立構成編隊,即;航母一艘、護衛潛艇兩艘、艦載隱形飛彈攻擊艇四艘。艦載氣墊登陸艇四艘構成,巡航時微型護衛潛艇左右護航即可,攻擊艇、登陸艇均停泊在航母機腹內。其特點高效經濟。可以拱衛海防,同時暗藏殺機,

遠洋攻擊型,除了上述近海防守特點外,需要按現在航母編隊來配置。

馬偉明被重獎 不小心泄了國產10萬噸核航母

11月4日,在京召開的何梁何利基金2015年度頒獎大會傳出喜訊:海軍工程大學教授馬偉明榮獲本年度何梁何利基金最高級別獎項——「科學與技術成就獎」。

馬偉明院士長期致力於艦船電氣工程領域研究,在艦船綜合電力技術、電磁發射、新能源接入技術等領域取得了一批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原創性成果。其中,三代集成度不斷提高的新型發供電系統,奠定了我國在艦船發供電領域國際領先地位;研發的艦船綜合電力系統技術,解決了我國艦船動力方面的諸多難題。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國家技術發明三等獎2項。

馬偉明院士

何梁何利基金由香港愛國金融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國偉於1994年創立,旨在獎勵中國傑出科學家,促進祖國科學技術進步與創新,具有很高的國際影響力。基金每年評獎一次,具體設「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科學與技術創新獎」「科學與技術成就獎」3個獎項。

電磁發射項目是馬偉明負責的國家級重點項目,毫無疑問這是幹什麼的?上航母用的!

電磁彈射器試驗場

海軍工程專家馬偉明少將:中國航母電磁彈射器不輸美國 甚至更先進

近年來,每逢兩會,中國航母都是媒體追逐的熱點話題。今天,香港再次報道「百分百由中國自己製造的航母快將面世」。解放軍多位高級將領昨日接受香港商報採訪時證實,中國已在建設第二艘真正意義上的國產航母,比「遼寧號」更先進。這被認為是中國軍方第一次公開證實航母在建的消息。

至於國產航母艦載機將採取何種起飛方式,目前並未披露。不過海軍動力與電氣工程專家馬偉明少將直言,中國航母艦載機彈射起飛技術完全沒有問題,甚至不輸美國。

馬明偉少將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電磁彈射器發明人,他表示,中國艦載機彈射起飛技術完全沒有問題,實踐多次也很順利,有信心運用到現實當中去。

外界分關注首艘真正的國產航母是否會沿用遼寧艦的滑躍起飛,或者直接採用目前最為頂尖的電磁彈射起飛。彈射起飛技術一旦取得突破,將極大增加艦載機作戰半徑和載彈量

馬偉明曾多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外界稱其為「國寶級」技術少將。對於記者一再追問,國產航母是否將使用電磁彈射器,馬偉明笑言,「自己只是打工。」他指著軍裝上的一顆將星表示,自己只是技術將領,負責研發可用技術,具體會採取何種方案只有軍隊高層能夠決定

美軍電磁彈射器試驗

另據央視報道,近日多幅疑似中國航母彈射器實驗裝置的衛星圖片出現在了國外軍事網站上,照片中清晰的出現了一條彈射器軌道及其輔助實驗設備。圖片中可以看到,一條軌道從藍色房子中延伸出來,在軌道上有疑似滑塊的設備。

美軍電磁彈射器

這些圖片最早在2013年就已出現。2014年初,外媒稱衛星照片上發現中國正在進行電磁彈射器實驗,類似技術是美國最新航母「福特」級的核心技術之一。當時,中國工程院院士、海軍工程大學教授馬偉明在獲國家科技進步獎時的獲獎感言被許多網民轉發。在這段發言中,馬院士透露,中國電磁彈射技術研究已獲成功。

世界上具備研製和生產艦載機彈射器的國家極少,美國是世界上唯一生產實用化艦載機彈射器的國家,也是第一個實用電磁艦載機彈射器的國家,法國航母上的彈射器也只能購買美國產品。據悉,生產和研製蒸汽彈射器的難度在於密封結構和材料,而電磁彈射器的難點在於蓄能。

軍事觀察人士認為,中國未來的國產航母必須裝備彈射器,這是遲早的事情。據悉,中國正在進行蒸汽彈射器和電磁彈射器系統的研製工作,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相關的預研工作,近年來已經成功開展了重載荷彈射試驗。

美國吃驚:中國突然曝光003型核航母

據美國網站10月26日報道中國國產航母其體積與遼寧艦以及英國目前正在建造的「伊莉莎白女王」級航母相似。

報道稱,如果一切順利,這艘航母將於2016年下半年亮相。它的名字很有可能取自中國某個省或直轄市的名字。航母可能於2019年入役,使中國應對威脅的能力倍增,輻射範圍從第一島鏈延伸到非洲和拉美。

隨著中國海軍從遼寧艦和001A型航母獲得更多海軍航空經驗,中國海軍將著眼於更先進的未來航母,如計劃裝備彈射器的002型和採用核動力的003型航母。

中國航母呼之欲出,比遼寧號航母大一萬噸

「遼寧」艦作為訓練艦已經發揮了其應有的作用,接下來問世的中國國產航母將以軍事防衛為主,也就是說,無論是在性能上還是在攻擊力上中國國產航母都將會有質的飛躍,中國海軍實力也必將踏上一個新的台階。更有消息稱,俄羅斯總統普京對中國國產航母相當看好,對中國航母發展速度刮目相看。

衛星照顯示疑似中國最新航母彈射器

報道稱,第一艘新航母代號001A工程,預計在2018年建成,在尺寸和排水量上將比中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艦高出5%,配備2個蒸汽彈射器。

只完成船體的烏里揚諾夫斯克號

第二艘新航母代號002工程,在尺寸和排水量上比001A航母高出5%,與美國「小鷹」級航母相當,其滿載排水量將超過7萬噸,比「遼寧」艦多出將近1萬噸,並且配備核動力裝置及4個蒸汽彈射器。

報道稱中國準備總共建造4艘新航母,作為對首艘航母「遼寧」艦的補充。報道還稱,中國新航母的設計都以蘇*聯核動力航母未能完工的「烏里揚諾夫斯克」號技術資料作為基礎。

分析指出,從宏觀上講,中國海/空軍的毎一步發展國外都非常關注,要從具體來講,就是從航母角度來說,我們第一艘航母「遼寧」艦是一艘復建的航母,所謂復建是指我國買了個凈航母,一個船殼子,中國自己恢復了船機電,加裝國產配套的艦載武備,欄阻索和滑躍式甲板,這些都是我們自己安裝的,但在這套系統里還有俄羅斯、蘇*聯和烏克蘭的影子。

下一步中國能否獨立建造一艘航母非常重要,例如印度是個不大不小的軍事強國,其航母是從俄羅斯購買的,復建也是俄羅斯替它做的,印度只不過是付錢而已。

遼寧號航母

而中國的航母是自己復建的,顯然要比印度的航母建造能力高出不少。但是,到底髙出多少,下一步能否順利獨立自造航母是國外提出的一個問題。中國是否有能力獨立建造航母,令世界矚目,意義深遠。

中國核動力航母

中國自研航母的開始是關鍵性的—步,自力更生,自己研製,自己建造,絕對不受制於外國的技術瓶頸。若能夠順利獲得成功,中國的航母發展道路將更加寬闊,不會像印度購買航母一樣,一旦賣方不賣,印度航母就此打住。

20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海軍主要由極其陳舊的艦艇組成,也就是說,一支純粹的近海海軍,許多潛艇的武器裝備落後、噪音很大。即使以那時的標準來說,也不是最好的,它們的打擊能力極其有限,防空和反潛能力根本是空白。然而近10年來,中國海軍走過了美國至少需要30年才能走完的路,並在創紀錄的短時間內在質和量上超越了俄羅斯和歐洲。

分析指出,外媒密集報道近10年來中國海軍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對中國航母高度關注,強調與俄羅斯、歐洲的海軍新裝備的對比度,肯定中國海軍的成績,同時,我們自己也應該清醒認識到與西方各國還存在較大差距,應該理性評估這一說法,肯定成績,對比尋找差距,展望未來。

疑國產航母001A型機庫施工現場照流出

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對海軍建設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加大技術與資金的投入,實現藍水海軍的轉變;各裝備平台現代化進程的加快,提升了中國海軍遠海整體作戰能力的延伸與發展;大型載機裝備平台戰力提升要加快實現的步伐,兩棲戰艦缺乏匹配的新登陸模式的載具,遠洋補給綜合保障能力的短板制約藍水海軍的戰鬥力,反潛作戰能力的提升,使戰法實戰訓練需要進一步加強,近海防禦換裝的加決,隨之而來的是戰法與訓練的更新。

中國核動力航母

目前,海軍作戰新機種的換代與提升,空基一體化裝備的誕生迫在眉睫;而這些不足都需要中國海軍勵精圖治、攻堅克難、不懈努力,需要向西方的同行們不斷學習,縮短差距。要贏得世界的讚譽,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4/node131841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