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年前,深圳龍崗區山廈醫院的醫護人員頭戴鋼盔上班,為防患者或家屬襲擊。
10年後,醫患糾紛沒有減少,反而愈演愈烈。
國慶期間,山東萊鋼醫院兒科醫生李寶華,被患者家屬連砍27刀後死亡。

一封千字長信,引起致力於曝光醫鬧事件的媒體人@一個有點理想的記者 的注意。
這封信來自另一名被害醫生的女兒,這名醫生叫康紅千,事情發生在4年前。
康紅千,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針灸部主任醫師,從醫24年,遇害時47歲。
2012年11月29日上午,患者王英生因認為自身病情加重是康紅千治療導致,便持斧朝猛砍康紅千,致其重度顱腦損傷。
因搶救無效,康紅千永遠地離開了家人。一時間天津醫療界淚雨紛飛:從此,天堂又多了位天使。
2014年4月,一年半後,王英生被依法執行死刑,但民事賠償僅2萬9千元。
康紅千的女兒當時在讀大一,如今,她看到李寶華醫生家屬的現狀,希望能夠給予幫助。這段並不華麗的文字里,有女孩失去醫生母親的痛楚,也有與父親相依為命的堅強。
以下為來信內容:
一個有點理想的記者:
您好。
寫在這裡,不知道您能不能看到。我是康紅千醫生的女兒,看您一直關注社會醫療行業暴力問題,應該聽說過我母親的名字。這幾年來,我看到又有醫生遭遇相同的厄運,每每心如刀割,卻又無能為力。我很敬佩您以文字對抗黑暗的勇氣。現在我還是個學生,但我總想儘可能地為我母親,為我母親的同學同事同胞,千千萬萬的好醫生做些什麼。
我想請您向受害醫生的家屬轉達,一定一定要堅強勇敢地活著,照顧好孩子。對生者來說,我覺得這比揭露事實始末更重要。未來他們要承受的是漫長的孤獨痛苦,如果可以,我願儘可能地幫助他們,特別是孩子。
我從前是個挺自我的人,一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學習,想以後有好工作多掙錢。對自己很苛刻,很少顧及別人的感受。我母親常勸我善待他人。後來經歷了這些,很多人也幫助過我,我覺得人生不該只是有我從前認為的那些,該去奮鬥的名利還是要爭取,但是終歸順其自然,要讓自己過得快樂,感恩,珍惜身邊的人。
有時候看到類似的新聞,到了特別的日子,依然會非常痛苦,看到李寶華醫生的事情,第一反應就是心疼孩子,他們經歷的事情我也經歷過,到現在我都不能說自己放下了,不敢和家裡任何人說,父親終究有自己的生活。一隻默默看著您和阿寶寫的文章,感謝這幾年,有您和阿寶這樣願意發聲的人,真的很不容易。
當時我在讀本科,具體的賠償環節我沒有參與,也不在意。我只要兇手得到應有的懲罰,但事實上,即便得到了懲罰,我也沒感覺有任何安慰。支持我活下去的,也就是我的父親。
我覺得,我的人生還那麼長,我曾經那麼努力,我不能因為一個瘋子就放棄我未來的生活,我要替我母親,用眼睛好好看這個世界。
謝謝你,請幫我轉達心愿,如果李寶華醫生的家屬有任何需要我做的,我會隨時站出來。
我和他們就是親人,我們都有一個離去的父母,叫醫生。
(完)
康紅千事件在當時引起轟動,卻鮮有後續報道,甚至有網絡暴民對醫生之死「拍手稱快」:真是些畜生。
相反,「八毛門」、「綠茶門」、記者柴會群狀告燒傷超人阿寶等烏龍事件頻出。本應擔當監督者的媒體中出現了不少添油加醋、火上澆油之人,親手打造了一個如地獄般黑暗的「白色巨塔」,也讓醫生們遭受二次傷害。
2010年,吸睛無數的「縫肛門」事件中,助產護士最終勝訴,央視《新聞調查》也通過調查認定這是一則假新聞。
然而時至今日,「縫肛門」三個字常被提起,又有誰真正關注那些「康紅千」、「李寶華」和那些懷念醫生父母的子女們?
患者或家屬多因絕望而做出極端行為,我們可以抱以同情,說他們是受害者。但將另一個人、另一個家庭推向深淵,他們就成了施害者。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如何評價重慶醫院醫生集體拒絕給醫鬧進行救治。
6月24日,一名患兒因「乳房膿腫」至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就診;接診醫生表示病情不具備住院指征,建議門診治療;患者家長不滿,由言語爭執上升至肢體衝突。而警察將事件定義為「醫患互毆」,並未對鬧事者進行處理。
之後就發生了這樣一幕:護士拒絕掛號、檢驗科拒絕出報告、麻醉科拒絕麻醉、醫生拒絕手術。
網友sunny的回答是:作為該醫院的一員,我很不幸,也很有幸。
不幸的是:醫鬧頻發卻要時刻安慰自己,要理智,要細心。
有幸的是:發生醫鬧、爭取公正後,同事仍能自覺回到工作崗位,儘量不影響工作崗位。
她還自嘲:入了這個坑,誰也難逃出去。
因為這些,越來越多的醫護人員不再讓子女學醫,那還有誰來維護最後一絲火光?
醫療紀錄片《人間世》拍攝時,畫面中有一個細節:一次搶救,護士抓起腎上腺素為病人注射,一時沒戴好口罩,露出了鼻孔。
審片時,院方十分在意:搶救沒有成功,這個畫面被別人看到,會不會引起醫療糾紛?
曾經,赤腳醫生備受尊重;如今和平年代,醫生竟然要戴著頭盔、蒙著面工作,而且不知哪天就會倒在血泊中。
如果他們都因害怕搶救失敗而人人自危,拒絕搶救,恐怕就不只是醫療糾紛了吧。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4/node1312524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