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年在中國建國之初,西安的一個工人村裡有一對吳姓夫妻在化工廠工作維生,他們生性善良,收養了一名老婦人多年。這位老婦人已有耄耋之年,未婚且無兒無女,這兩夫妻看老人可憐待她如親娘,只知道老人姓王,他們的孩子把王奶奶當自己的奶奶看待,老人家對這對夫妻和他們的孩子也如同親生兒女和孫兒。
1963年的時候,王奶奶已有80高齡了,正所謂:"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臨終前,王奶奶作為對兩夫妻的報答,送了一個污垢髒到發亮的小枕頭給他們,沒有說明其含義就駕鶴西去了。這對夫妻也沒有太把這個髒枕頭放在心上,給他們的孩子當枕頭睡了。一次大掃除中,孩子們拿出枕頭準備拆開清洗,打開之後發現裡面竟然有一個紅布包,打開紅布包發現裡面還有一個黃布,黃布里還有一層油紙,油紙又包著一層棉紙包,裡面共有四顆晶瑩剔透龍眼大小的珠子,在暗處還能發光,明處卻不亮了,夫妻倆摸不著頭腦,不知這是何等寶物。
吳先生拿著其中兩顆到珠寶收購店去諮詢店主,店主看了之後難以定奪真假,急忙將吳先生邀到會客廳,召集專家幫忙鑑定,專家卻稱沒見過此等寶物。恰巧當時郭沫若老先生在西安展開考古工作,最終在郭老先生的鑑定下,確定了這個珠子是慈禧太后鳳冠上的九鳳嘴叼著的九顆夜明珠的其中四顆。當年故宮博物館為了找回這四顆下落不明的寶珠,在全國珠寶收購站發出通告宣布收回。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這樣驚天的寶貝怎麼會落入一個孤寡老人的手中?原來這個老人家也是有些驚人的背景:她是慈禧太后的貼身侍女之一,從小就進了宮,十七歲的她善於詩文解字、聰明伶俐,深得慈禧喜歡,非常信任她。
當年八國聯軍進軍北京時,慈禧太后為了討好外國人,特地取下四顆夜明珠,將其贈送給外國人以換得他們退出北京。當時李蓮英不在慈禧身旁,只好將這這個小宮女送往西門賓館,和李宗棠派的人接頭,並交代說如有丟失,定要腦袋。賣國賊的無恥激起了這名小宮女的義憤,她隨身帶著這四顆夜明珠,一路狂奔,機智地擺脫了各層護衛,從此隱姓埋名遁入民間,全國解放以後,國家整整找了她十四年。按理說,珠寶找到了,按照國家規定,國家應該獎勵吳先生十萬元人民幣,但夫妻倆拒絕了,他們願意無償將珠寶交給國家,最後經有關部門指示,他們還是得到了一千元,也算是他們照顧王奶奶十四年的補貼。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