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牛彈琴
【1】
日本新防長稻田朋美日前放出話來,日本將和美國一起,到南海來巡航。
東海還不省心,觸角要伸到南海來了。
一聽到這種話,在今年6月的香格里拉對話會上,中國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副參謀長孫建國就發飆了。他對日本防衛審議官三村亨說:
「日本曾一度侵占南海諸島,我們對日方在軍事上重返南海的企圖保持高度警惕。如果日方與美方在南海開展所謂『聯合巡航』或其它軍事行動,中方更不會坐視不理。」
也就是說,日本你小心著,你有狼子野心,是我們重點盯防的對象。
我們「不會坐視不理」,那究竟我們會怎麼理呢?
嗯,就是這個稻田朋美
如果從字面看,結果應該不外乎三種:
第一種,抗議,強烈的抗議,反正抗議也是關注的一種表現,君子動口不動手,你來我就要張大口,我們以德服人。
第二種,跟蹤、尾隨、驅離,偶爾對峙,如同前幾次美國軍艦巡航時,我們採取的態度,不示弱,但保持足夠的理性,還有距離。
第三種,則是主動出擊,諸如帥氣地說上一句:「我奉命撞擊你艦」。然後聽到「砰」的一聲巨響……
第一種,過去可能,顯然已不可能,畢竟,現在的中國的表現,已經讓一些外交官頗為沮喪,因為已很少能收到免費寄來的鈣片了。
第二種,也可以被理解為美國享受的特殊待遇,美國畢竟是老大,對老大,我們總還是要高看一點,給予某種特殊待遇。其他國家,這種待遇你就別想了。
那說來,第三種就很有可能了。老大是老大,但我們好歹還是老二啊,你一個小三,跑老二面前耀武揚威,你讓老二怎麼能沒想法呢?忍不可忍,控制不住,直接就上,採取些斷然措施,應該也是可以理解的。
【2】
這種端倪,其實也可從外交部發言人的話中可以看出。
在9月19日的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陸慷用了很長一段話來回應日本要到南海巡航的問題。
記者是這樣問的:據報道,日本防衛大臣近日在訪問華盛頓時稱,日本將和美國海軍在南海進行聯合訓練演習,同時也會同南海周邊國家加強合作。中方對此有何回應?
日本軍艦將隨美艦闖南海
陸慷答:關於日本一段時間以來在南海問題上異乎尋常的一些表現,我在7月28日答記者問時曾說過,日本給人的感覺有點兒「哀莫大於心不死」。從上述報道可以看出,日本方面仍然沒有看清、或者說還是不願正視大勢所趨。
我們可以看看一段時間以來南海問題本身的發展。南海本無事,但在個別域外國家的攪動下,一些本來得到有效管控的分歧被凸顯出來……
我們再看看同一時期日本使出渾身解數攪局的結果。日本先是跟風炒作,試圖打著「國際社會」的幌子參與攪亂南海局勢;面對處於國際社會少數的現實,又試圖拉上七八個國家為自己壯膽;後來在越來越孤立的情況下,日本甚至不惜弄虛作假,試圖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有關國家,卻立即被有關國家證偽。
在這兒我可以提醒日本方面兩點:一、中方維護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的決心堅定不移。二、中方與東協國家一道,按「雙軌思路」妥善處理好南海問題的決心同樣堅定不移。
這還是部分引用,如果引述陸慷原文,估計都夠一篇長文章了。但這傳遞出的信息是豐富的:
第一、南海問題之所以發酵,日本是始作俑者之一,正是日本在不斷搗鬼,所以南海問題難以平靜。
第二、當東協國家都不願談南海問題時,日本還上躥下跳,將南海視作是向中國施壓的一張牌。巡航南海,也是一張牌而已。
第三、這種狀況,根本原因是日本認不清、也不願正視時代大勢,其實就是心裡不服氣,不願看到中國崛起。
第四、關鍵一點,「中方維護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的決心堅定不移」,這其實是一句套話,但在美國身上是套話,在日本身上其實就是一種震懾。
很可能的結果,如果日本真派出戰艦巡航南海,中國將很可能採取斷然措施。
估計日本人可能也嘀咕,憑什麼呀?美國軍艦你不敢動,你沖我們來嚷嚷。
看上去似乎也挺不解氣,但正如上文說的,這就是現實,我現在確實惹不起也不想惹美國人。但我畢竟是老二,二是二了點,收拾個混不吝的小三同學,還是綽綽有餘的。
這種特殊性,牛彈琴之前也舉過類似例子的。
譬如,對台灣軍售,美國每次軍售,我們都發表聲明、強烈抗議、召見大使……等等。總之非常非常生氣,但美國人還是該賣就賣,我們似乎也無可奈何,過一段時間也就氣消了。
但其他國家也向台灣賣武器試試?不信邪的法國人試了,於是中法關係立刻跌到了谷底,很多大單馬上取消,於是法國人不得不下定決心,以後打死我也再不賣了。
還有,大和尚經常到美國去,我們也經常提抗議,但老大嘛,我暫時放你一馬。但其他國家領導人會見試試?英國首相見了,中英關係立刻進入冰點;德國總理見了,中德關係好幾年緩不過勁來……
【3】
可能有些人會問:日本狡猾狡猾地,去南海肯定也是緊跟美國軍艦,我們能怎麼辦?
我們可以推演一下情況:
1、確實,給日本120個膽子,肯定也不敢獨自巡航,必然是緊跟在美國軍艦旁邊。
2、但這是在海上,日美軍艦也必須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太近了,難免自己先親熱起來。
英國情報震動世界:中國準備與日本決一死戰?
文章稱,雖然近年來中國武裝部隊加速採購先進硬體設備,但其缺少可能賦予中國打贏勝仗的自信的戰鬥經驗。
【環球網綜合報道】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文章稱,從這些天中國的電視節目來看,人們可能會得出這樣的結論:中日因釣魚島糾紛爆發戰爭,只是一個時間問題。這種看法可能是正確的。長期以來,中日兩國就因釣魚島主權問題存在糾紛,自去年9月日本宣布「國有化」釣魚島中3個島嶼後,中國也開始強化對釣魚島的主權要求。因此,兩個國家都聲稱擁有釣魚島主權,並阻止對方行使對該群島的管理權力。近日中國宣布將繪製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地圖。
美國負責東亞和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科特•坎貝爾本周飛至亞太地區,敦促各相關方保持「頭腦冷靜」。文章指出,外界希望中日兩國政府換屆能夠使雙方緊張局勢有所緩和,但這種希望已經落空。日本國際戰略研究所分析家田中均指出,主張對華強硬的安倍晉三當選為日本首相,而後中國在釣魚島問題上的立場也更加強勢。很明顯,習近平認為對日妥協不會有好處。
文章稱,在此背景下,軍事專家評論節目開始在中國蓬勃發展。當下時政節目中,釣魚島成為熱門話題。新*聞報紙都發聲稱中日爆發武裝衝突的可能性越來越大。事情並不僅僅如此。上個月,中國國家海洋局一架小型飛機飛臨被日本視為自己領空的釣魚島上空。日本陸基雷達發現了這架飛機的蹤跡,並派出8架F-15戰機攔截。不過,戰機抵達時中國飛機已經飛離。此後,日本部署了早期預警雷達。1月7日,中國巡邏船在釣魚島附近水域巡邏超過13個小時——日本官方稱,此次中國巡邏船的巡邏時間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長。1月10日,兩架日本F-15戰機起飛攔截一架飛至釣魚島附近水域的中國飛機。
文章指出,現在日本空軍正在權衡是否在中國飛機進入釣魚島空域時發出警告射擊的問題——1987年,日本曾對前蘇*聯飛機發出警告射擊。中國軍事科學院戰略研究部彭光謙少將指出,這種警告射擊就是日方「打響第一槍」,就是實戰,「我們就應該不客氣地予以反擊」。日本媒體報道稱,美國也反對日本發出警告射擊。《環球時報》文章進一步指出,日本可能不會被嚇倒,「我們需要做最壞的打算」。文章指出,日本已成為美國遏華戰略的「急先鋒」。其言下之意是,中國也應準備應對美國——美國已明確表示《美日安保條約》適用於釣魚島問題。
英國情報震動世界:中國準備與日本決一死戰?
文章稱,雖然近年來中國武裝部隊加速採購先進硬體設備,但其缺少可能賦予中國打贏勝仗的自信的戰鬥經驗。
文章稱,中國政府很少告知觀眾交戰的危險。一旦開始,中國會被普遍視作挑釁的一方。日本是中國的第二大貿易夥伴,是最大的投資國之一。雙方開戰的影響包括亞太地區國家對華擔憂會進一步升級。包括印度、越南和菲律賓在內的其他一些與華存在領土爭端的國家,會更加熱衷於尋求美國的支持。
文章指出,中日釣魚島糾紛可能會導致中美之間出現嚴重分歧,而這必然會令中國外交官感到困擾。他們中的許多人認為,這將阻礙中國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全球大國。因此,更加平靜的聲音可能會占據優勢。軍事介入釣魚島衝突可能會煽動國內民族主義情緒。而且雖然近年來中國武裝部隊加速採購先進硬體設備,但其缺少可能賦予中國打贏勝仗的自信的戰鬥經驗。另外,就兵力投射來看,與中國大陸相比,釣魚島距日本和台灣更近。
文章稱,目前中國外交政策行為變得更加不可預料。許多中國官員認為美國的實力已因全球經濟危機和長期戰爭下降,而中國的實力則在不斷提升。與此同時,安倍晉三自1月16日起開始訪問越南、泰國和印度尼西亞,這是他上任以來的首次國外之行。安倍晉三此行目的很明顯,就是進一步鞏固與快速發展的亞太地區的經濟關係,共同應對中國威脅。一些日本專家認為安倍此行太過張揚,中國可能會因此認為日本在打造對華外交包圍圈。
最後文章指出,即使武裝衝突得以避免,中日緊張局勢也將持續下去。田中均稱中日關係緩和需要三個基本要素,即給公眾情緒降溫、重申中日雙邊關係的重要性,以及尋找探討釣魚島衝突的辦法。不過,這三個要素無一具備。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4/node1268349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