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實力是決定政治版圖的決定因素,因為國家的對決,最先的是軍事上的對決。無論經濟上如何強大,人民如何富裕,但在兩國暴力衝突的時候,能夠保證財富不被掠奪的還只有軍事力量。
中美俄三國的動向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世界形勢的走向
歷史一再證實,沒有強大的軍事力量,財富是保不住的。中國宋朝是歷史上經濟最富裕時期,但也是軍事上最贏弱的時期。最終被蒙古人所滅,財富被洗劫一空。
中美俄三國領導人會晤
當今的世界政治,是中美俄三足鼎立時代。美全球出擊,俄半個地球,中國則龜於東亞,為何是這種政治版圖呢?原因就在於軍事投射能力的大小。中國軍事的投射能力只能局限於東亞,再遠就會被這兩個對手打擊。
現在中國軍力發展迅猛,原因可能是形式不容樂觀,美俄競爭性圍困中國的的願望是爭霸的原始動力。但中國現如今並沒有爭霸的實力,美國只不過想把中國潛在爭霸的條件滅失在搖籃中。
美軍軍事基地遍布全球
對於美國的意圖,不必害怕也不必焦慮。中國軍力發展還是應按自己的路線圖來發展,尤其是應與經濟承受能力相配配。因為前蘇*聯過度發展軍事力量,軍事力量一度超過了美國,但透支了國家經濟發展潛力,最後落敗。所以大國競爭不在於一時,而在於長遠。沒有經濟作後盾,強大的軍力是維繫不久的。美國現在圍困中國,但以其衰退的經濟,是圍困不久的,如果中國能在經濟上保持穩定,則美國必受寵大的軍事開支而最終陷入圍困失敗。
中國最大的優勢是高速發展的經濟
因此,個人認為,中國還是著力建立規範的市場經濟秩序,立足國內有序化,國內經濟社會矛盾的解決好,則國力上升,必為軍工提供經濟基礎,超過美國也只是時間問題。
中國與俄羅斯戰略性聯手根本不是問題,真正要思考的則是這種合作將會持續多久。俄羅斯是否在未來會重新成為中國的威脅?從目前各種發展趨勢來看,中俄恐怕要長期友好下去...
其實上世紀以來的一百多年間,中美俄三大國屢屢互為盟友,也屢屢互為對手,可謂完美演繹了西方國際關係的名言: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衡的利益。
習主席和普京
歷史走到今天,冷戰時中美攜手對抗蘇(俄)已經演變成中俄靠攏共同反對美國的單極世界。雖然誰都明白這不過是各自國家利益的現實需要而已,但在中國,價值觀至上的某些群體卻無法接受這種格局。
習主席和普京
於是在中國的輿論場,反對中國與俄羅斯連手的觀點甚囂塵上,甚至不惜竭力挑起歷史恩怨,刻意突出俄羅斯的威脅,醜化俄羅斯領導人普京的形象。同時,則把美國美化為歷史上對中國最為友好的國家,全然不顧美國對中國的現實威脅。
當然中俄走近,並不僅僅是由於雙方互相尊重對方的利益,更重要的是都面臨共同的來自美國的挑戰。美國進入二十一世紀後,由於反恐戰爭中的失誤和經濟危機,令其國力大損。
另一方面中國卻迅速崛起,俄羅斯則憑藉油價上漲而國力加速恢復。美國為了確保自己在全球的霸權,同時對中俄兩國進行打壓和遏制。面對共同咄咄逼人的對手和威脅,中俄怎麼可能不走到一起?
目前對於中國而言,與俄羅斯戰略性聯手根本不是什麼問題,真正要思考的則是這種合作將會持續多久。俄羅斯是否在未來會重新成為中國的威脅?從目前各種發展趨勢來看,中俄恐怕要長期友好下去。
習主席和普京
原因很簡單,俄羅斯雖然現在仍然可以在世界上大亮肌肉,但它已經失去了發展的可能。而一個日益走弱的俄羅斯,則必然喪失威脅中國的能力,它只能追求和中國友好。而中國即使超越美國,也不會是美國的翻版:即動輒訴諸武力干預他國內政。
習主席和普京
俄羅斯的必然衰退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是人口加速老化和減少。按照俄羅斯居民目前的自然死亡率,到本世紀末,俄羅斯人口將從目前的1.5億人銳減到6000萬至6500萬人。俄羅斯的出生率低於歐洲平均水平,與德國、希臘、義大利等國相差無幾,然而死亡率卻能與非洲相比。
二是普京執政以後,錯過了油價爆漲帶來的歷史機遇。把大量的石油收入用於民粹般的福利而不是再度工業化。普京執政十六年,俄羅斯仍然除了石油和武器而一無所長,還是僅僅延續了蘇*聯後期依賴出口能源等原材料的經濟發展模式。
普京執政以後,錯過了油價爆漲帶來的歷史機遇
習主席和普京
三是面對西方的挑釁,反應過於激烈而不顧策略,導致最後雙方完全敵對。比如,面對烏克蘭的變局,俄羅斯不僅喪失了西方的市場,也喪失了西方的技術。沒有西方的市場和技術,中國提供的資本也將無多大用武之地。俄羅斯的現代化也就很難成功。
從證治上講,中國已經完成權力的制度性交接,整個體制不再依賴某一個證治強人。俄羅斯雖然照搬了西方制度,但其歷史上依賴證治強人的傳統並無改變。當江是最高領導人時,俄羅斯是普京;當胡主政時,俄羅斯還是普京,當中國進入習時代時,俄羅斯還是普京。
習主席和普京
在證治發展上,中國顯然走到了俄羅斯的前面。經濟上,俄羅斯今天的市場化程度(市場在資源配置上所起的作用)和規範程度(法治化)以及經濟的自*由度遠遠落後於中國。
但非常奇怪的是,西方已經於2002年承認了俄羅斯的市場經濟地位,直到今天還沒有承認中國。不過更為弔詭的是,世貿組織接納俄羅斯卻比接納中國晚了十年。
中美戰爭到底誰能打贏:英國人給出驚人答案!
近日,有英國媒體發表文章稱,如果中美爆發常規戰爭,中國現有的軍事力量很難取得最終的勝利,美國依靠其強大的綜合作戰實力,可以取得快速的戰場主動權,對於英國媒體最終的結論,我們今天簡單的進行討論,看看中國常規武器作戰實力究竟如何?
現代化戰爭,早已是陸、海、空、天、電五維一體的聯合作戰形式,這方面,美國是現代化戰爭的首個創建者和完善者,最早可以從美國在1986年4月15日,對利比亞實施的「黃金峽谷」海空聯合打擊行動來算起,之後美國依靠其強大且先進的軍事力量,輕鬆打贏了海灣戰爭、南聯盟戰爭、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而中國在這個過程中始終保持著一個快速學習者的角色。
中美核戰爭沒有最終勝利者
先不展開常規戰爭的分析,朝鮮戰爭後,中美今天之所以沒有再次爆發大規模軍事對抗,主要是因為兩國都是擁有核武器的世界大國,戰略核威懾成為中美之間長期保持和平最重要的原因,因為,一旦爆發核戰爭,中美之間沒有最終的勝利者,這也是中國為何能強勢崛起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當前,中國核武庫擁有完善的核反擊作戰力量,包括火箭軍裝備的東風5、東風31/A、東風41洲際彈道飛彈、海軍裝備的094彈道飛彈核潛艇等,都是中國可以打擊美國本土重要的核武器,加上解放軍正在努力實現核武器的現代化,中國完全具備打擊美國本土任何一個目標,因此,中美之間都具備摧毀對方本土的能力,成為兩國不會爆發核戰爭的重要原因。
常規戰爭美國很難打贏中國
諸葛小徹認為,常規戰爭美國占據絕對優勢,這一樣毋庸置疑,但如果通過武器裝備的數量和先進程度就斷定,中國贏不了美國,就未免有點太輕率了,抗美援朝就是最好的證明,更何況,今天的中國軍隊,早已不再是小米加步槍時候的志願軍,而是一支完全可以抗衡美軍的現代化部隊,英國媒體得出的結論,未免是在打自己的臉,因為在抗美援朝戰場上,中國不僅打敗了美國軍隊,還狠狠教訓過英國這個美國的跟班小弟。
中國並不想和美國打任何常規戰爭,但早已為此做足準備,諸葛小徹認為,空軍裝備近千架殲10、殲11、殲16,包括即將裝備的殲20等戰機,完全可以保證中國的領空安全,火箭軍裝備的東風11、東風15、東風16、東風21、東風26等飛彈,可以打擊美國在亞洲地區的軍事基地,尤其是東風21D和東風26反艦彈道飛彈的入役,使得美國海軍裝備的航母艦隊,根本不敢進入第一和第二島鏈,加上中國正在實驗的反衛星武器,有能力讓美軍在戰爭期間喪失信息化優勢,如此一來,美國軍方所倚重的海空部隊將會失去其作戰實力,中國常規軍力比不過美軍,但是中國裝備的各種殺手鐧武器,卻可以在中美對抗中取得非對稱作戰的勝利。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