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平宵夜用它補充體力;劉國梁用它為張繼科、馬龍慶功!中國人每年吃掉400億包!這麵每年營業額超過2000億人民幣!恐怖!

體育奇才對方便麵那才是真愛啊!
率領女排時隔12年重新奪冠的「鐵榔頭」郎平,在半夜吃方便麵補充體能;
曾經的桌球傳奇劉國梁,用方便麵為馬龍、張繼科等慶功。
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為韓國爭得第一枚體操金牌的梁鶴善,也因為對方便麵的喜愛,獲得了該國企業終身提供免費方便麵的獎勵。
看了這些畫面,也逐漸對方便麵產生了興趣,這一翻資料真是讓人「瞠目結舌「,沒想到方便麵已經無處不在了。
據媒體報道,實際上,伴隨經濟的快速增長,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也成為全世界方便麵生產和消費第一大國。
數據顯示,目前在中國,平均每天有1億多包方便麵被打開,每1秒鐘有1300人打開一袋方便麵。每年賣出400億包,市場營業額超過2000億元!
按照每包方便麵能夠節省製作和用餐時間20分鐘計算,中國人每天因方便麵而節約的時間就達到驚人的4000萬小時以上。
全球銷量連續三年達1000億包
1958年8月25日,兩個最富創造力的「天使」降落人間。一個是天馬行空的「鬼才」導演蒂姆·伯頓;另一個就是風靡世界的溫暖美食方便麵。
從第一包雞湯拉麵誕生,到今天方便麵全球銷量連續三年達到1000億包,方便麵已經58歲了,但這個因創造而生的食品,創造的活力卻從未減退。
58年間,她見證了三個國家的經濟奇蹟,創造了東亞三國人民的共同記憶;
58年間,她與無數創業者和奮鬥者相伴左右,身處創造的第一線,無愧於「20世界最偉大的發明之一」的美譽。
在剛剛結束的里約奧運會上,方便麵隨著奧運健兒的出征,再一次證明了它的品質可靠。
郎平在半夜吃方便麵補充體能;劉國梁用方便麵為馬龍、張繼科等慶功。
這樣的場面讓人印象深刻。
按照發明人安藤百福的話說,方便麵的發明是「被飢餓催生的靈感」。在58年前的日本社會,食品短缺是常態。
冬天裡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麵條,對當時大多數人來說無比誘惑,以至於很多人要冒著寒風在拉麵攤前排長隊。
親眼目睹了人們等面的焦急,安藤百福萌生了發明一種「開水一衝馬上就能吃」速食麵條的念頭。
他為方便麵設立了「味道好吃而且吃不厭;易保存,可以家庭常備;簡便,不需烹飪;價格便宜;必須安全衛生」的五個目標,並把「食足世平」(意即人吃飽了,心才會安寧滿足,世界就不容易產生爭執,類似於管子的「倉廩實而知禮節」)作為方便麵的信條。
1958年8月25日,經過一年無數次的實驗、失敗與改進,安藤成功研發了第一款方便麵產品——雞湯拉麵。產品上市後,迅速被搶購一空。
為了更好地推廣方便麵並貫徹「食足世平」的理念,安藤對方便麵開展了一系列持續的創造發明,具體包括如下:
為確保食品安全,使方便麵成為第一個在包裝上註明生產日期的加工食品;
為了讓方便麵更便於食用,也更易於吸附湯汁,將方便麵改為波浪形;
為了適合歐美人餐具以刀叉、餐盤為主的特點,在1971年發明杯麵,使方便麵的全球化步伐進一步加快……
今天,無論走到世界上那個地方,幾乎都能看到方便麵的身影;無論走到哪裡,只要有開水,就能吃上一碗溫暖美味的熱湯麵。
這種造福大眾的發明,與老百姓對幸福的樸素嚮往息息相關,與計算機、航天船比起來,也不遑多讓。
中國每日吃掉1億多包
方便麵在日本誕生,隨後風靡世界,特別是在有吃面傳統的東亞東南亞,受到格外歡迎。因為食用方便、節約時間,方便麵也成為二戰後以中日韓為代表的東亞「經濟奇蹟」的見證者和參與者。
方便麵誕生時的日本,正處於經濟起飛的開啟期。向時間管理要效益,以速度效率求發展,這種爭分奪秒的意識深入人心。僅需三分鐘就能吃到的方便麵,也因而成為受日本全民歡迎的國民美食。
1968年,日本超過聯邦德國,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經濟大國,日本人均每年消費方便麵量也達到了驚人的42包,並一直保持至今。
在接力日本高速發展的「亞洲四小龍」中,韓國的「漢江奇蹟」尤其為人稱道。奠定韓國工業化基礎的鐵腕政治強人朴正熙,也是重塑韓國飲食、推廣方便麵的倡導者。
在朴正熙時代,韓國大力建設了六個方便麵工廠,大力倡導全民吃面,極大改變了此前米多面少的傳統飲食結構。
方便麵在韓國不僅是一種優質食材,還代表了國民的工業化願景。2015年,韓國人均方便麵消費量達到9153克,相當於每年每人消費76袋,居全球首位。
在中國,方便麵的普及同樣與改革開放後的「中國奇蹟」緊密相連。方便麵於上世紀70年代開始引入中國。
80年代初,在改革開放最前沿的深圳,出現了日後響徹全國的口號「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
主打快捷、美味、安全等優點的方便麵,恰好與市場經濟大潮中人們的內心需求相契合,並因此迅速普及。
伴隨經濟的快速增長,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也成為全世界方便麵生產和消費第一大國。
目前在中國,平均每天有1億多包方便麵被打開,每1秒鐘有1300人打開一袋方便麵。按照每包方便麵能夠節省製作和用餐時間20分鐘計算,中國人每天因方便麵而節約的時間就達到驚人的4000萬小時以上。
方便麵即將進入耳順之年
就像褚時健75歲再創業種橙子一樣,58歲的方便麵也要進入耳順之年了,但其仍在用自己的方式力證創業創客與年齡毫無關係。
在信息高速傳播、機遇稍縱即逝的網際網路時代,方便麵更是恰逢其時。方便麵不僅與功成名就的企業家們,存在一段令人動容的「創業記憶」,也陪伴著新世紀網際網路大潮中引領潮頭的青年才俊。
在新浪視頻最近的一期《生逢大時代》中,鬥魚直播創始人、聯席CEO張文明坦言,網際網路講究「快者為王」,在快者為王的時代,不會有人把成功送到你面前,節約每分每秒,用更多的時間去追逐夢想,才有可能獲得成功。
二十四小時直播監管,幾天幾夜熬夜加班,唯有在與泡麵為伴的日子裡不斷地創新,才能讓美好的夢想漸漸轉變為現實。
在伴隨創業者不斷成長的過程中,方便麵的自我革新和二次創業也在持續進行。
近年來發布的一系列消費報告指出,由於生活品質的提高,國內的消費觀念和消費結構正在發生較大變化,在健康和提升生活品質的相關產品中,消費者對於高端產品的需求更高。
與消費者對營養健康的訴求相應,方便麵也以「價值提升」為主題開啟了行業的轉型升級,依靠科技提高方便麵的價值,以多元化的創新,開發出更趨於營養健康的、種類豐富、口感美味的產品。
已經58歲的方便麵,沒有丟失創客的根,仍在努力把握當下的時代精神。
不管喜歡哪種口味,方便麵這個58歲的創客,始終在盡情發揮自我,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