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4年洛杉磯奧運,她是金牌球員;2016年里約奧運,她成了金牌教練!細說郎平人生的三起三落,世界冠軍球員初到美國險變乞丐....
從80年代的「鐵榔頭」到今日的「女排教主」,郎平用30年的光陰歲月證明了自己不管是什麼身份,她都是偉大的代名詞。一回回倒地,一次次躍起,一記記扣殺,點染幾代青春,喚醒大國夢想。因排球而生,為榮譽而戰。一把鐵榔頭,一個大傳奇!
北京時間8月21日,中國女排與塞爾維亞女排展開里約奧運金牌決戰,最終,中國隊3-1拿下塞爾維亞隊,獲得里約奧運女排金牌。而這枚金牌,也是郎平指導三度帶隊殺入奧運決賽,三度飲恨摘銀後,首度拿下奧運女排金牌!這一次,中國女排沒有給郎平留下遺憾。
郎平1960年12月10日出生於中國天津,中國著名女子排球運動員、教練員。憑藉強勁而精確的扣殺而贏得「鐵榔頭」綽號。
郎平曾入選中國體育勞倫斯獎第二屆(1980年)十佳名單。榮膺1982年世界女子排球錦標賽「MVP」。1984年獲全國「三八紅旗手」。1996年獲得國際排聯頒發的「世界最佳教練」。
2002年10月,以100%的得票,正式入選排球名人堂,成為亞洲排球運動員中獲此殊榮的第一人。
80年代中國體育最輝煌的成績,莫過於中國女排所取得的歷史性突破,奪得了女子排球世界三大比賽的冠軍,成就「五連冠」偉業,郎平則是代表性人物。
郎平的運動員生涯取得了輝煌的戰績,她的「鐵榔頭」鼓舞了一個時代的中國人。1986年打完世界錦標賽之後,郎平正式退役了,從「世界冠軍」的高峰走了下來。
【退役後放棄仕途求學】退役之後,郎平並沒有選擇仕途或從事排球教育工作,而是來到北師大學習英語。隨後她與北京八一隊的白帆結婚了。
結婚半年後,郎平與丈夫一起自費留學美國,並被「新中國教育基金會」提供部分獎學金。當時,郎平打排球獲得的獎金很少,只有奧運會時獲得的1萬元,再按照比例扣除一部分上繳之後,自己剩下的就更少了。
再加上結婚的花費,郎平去美國留學的時候,身上只有三四百美元。郎平平時過得十分節儉,為了省錢甚至每天只能吃廉價的三明治。
當時由於簽證的原因,郎平在美國是不能打工賺錢的,為此她只能在學校里做排球教練,以此來抵扣她的學費。後來,為了賺錢付學費,郎平不得不到義大利摩德納隊打球賺錢。
【臨危受命回國執教】1995年,當中國女排陷入低谷的時候,郎平臨危受命,回國擔任女排主教練,她拋家別女一個人回到北京。事實上,這次回國任教,郎平的待遇並不優厚。
據報道,郎平當時的級別是高級教練第三檔,工資為335元,津貼為144元。回國執教,不僅薪水不高,風險和壓力都是巨大的,工作也特別辛苦,已簽訂的多項合同都只能取消了,豐厚的待遇和優裕的生活條件都沒有了。
不僅如此郎平還要長期面對與丈夫、女兒兩地分居之苦。當時,郎平就曾說:「要是為了錢、為了工資,我就不回來了!」由於長期兩地分居,1996年,郎平和丈夫白帆正式離婚。
同年,郎平把上屆排名第七的中國隊帶上了亞特蘭大奧運會亞軍的領獎台。一時間中國女排又成為了全民偶像。圖為球迷舉牌迎接女排姑娘們。
【執教美國隊與女兒團聚】在郎平帶領中國女排一步步走上復甦之路的時候,郎平卻做出了一個令很多人意外的決定——主動辭職,而她做出這個決定的原因很多:身體不適、母親病重、孩子需要照顧。在女排和家庭之間,郎平第一次選擇了後者。
1999年之前,包括在亞特蘭大奧運會期間,郎平昏厥了好幾次,不到四十歲的郎平身體已幾近崩潰,加上女兒已經入青春期,正是最需要母親的時刻。
出於種種考慮,郎平辭去了中國女排的帥位。在中國女排主教練這個職位上能主動辭職的,郎平是第一人。
1999年郎平前往美國,與女兒團聚。2005年2月,郎平正式出任美國國家女子排球隊主教練。正如媒體所言,美國人的排球歷史會記住這個叫郎平的中國人,因為沒有她就沒有今天讓人驚艷的美國女排。
同時中國人也會記住美國女排教練郎平,因為正是她帶領的這支美國隊在小組賽中打敗了中國隊。其實,在郎平接手美國女排的時候,她確確實實沒有想到會有這麼一天。
對擺在郎平面前的美國排協的執教合同,起初由於擔心傷害國人感情,郎平在做出決定之前,向親朋好友和圈內人士廣泛徵求了意見,其中包括中國女排主教練陳忠和和中國排球運動管理中心的領導。
在經過長達一個月的前思後想,郎平在合同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其實早在2000年,美國排協就曾將一紙合同擺在郎平面前。當時郎平一口拒絕了,理由是:她不願帶領美國隊出現在北京奧運賽場上。
之所以後來決定執教於美國,對此她想了很多,在當時她認為中國隊已經不需要自己了,中國隊已經很強大了。並且,郎平說:「美國排協要求我填寫一系列的表格,在國籍那一欄里,我填上了『中國』。
「我覺得很自豪。美國是世界第一體育大國,邀請中國人做大球的國家隊主教練,這還是第一次。我覺得這也是為國爭光,是另外一種形式的為國爭光。」在郎平的想像中,「美國隊太弱了,即使出現在奧運賽場,也不會對中國構成威脅。」
而促使郎平決定到美國的隱衷還有一個就是為了自己的女兒,一個就是為了掙錢給自己治病。對郎平來說,選擇美國女排,也就是選擇和女兒在一起。「在美國只有這一個工作機會,是讓我能夠把工作和生活兼顧起來的。」郎平這樣說。
不僅如此,這個當代中國最偉大的運動員之一,上手術台已經不下七八次了。眼前的郎平,上台階都需要慢步而行。天氣一濕冷,「骨頭縫裡都會疼」。而這樣的傷痛仍然折磨著「鐵榔頭」,在北京奧運之後,她又做了兩個手術!
遠赴義大利以及到美國執教,金錢方面的考慮依然是一個原因。「我是個榔頭,但我不是鐵做的,是和別人一樣的血肉之軀!」郎平說。
當郎平帶領美國女排在她的祖國北京打敗了中國女排後,內心最複雜的肯定就是郎平了,她最想對國內的球迷說的話是「郎平是屬於中國的。無論走到哪裡,我時時刻刻記得,我是一名中國人。」
事實上,中國球迷能夠在北京奧運會上看到趙蕊蕊和馮坤出現在女排賽場上,正是得益於郎平在美國的幫助。2007年初,備受傷病困擾的中國女排主力二傳馮坤和主攻手趙蕊蕊來到美國芝加哥接受為期三個多月的康復治療。
最終,馮坤、趙蕊蕊率領中國女排在北京奧運會上獲得第三名,巧合的是郎平執教的美國女排則獲得了第二名。
此後,郎平成立了中國傷殘運動員提供援助的計劃,在熱心人氏的幫助下,郎平在洛杉磯註冊成立了「郎平基金會」,為中國傷病運動員的康復治療提供幫助,並資助那些生活困難的退役運動員。
起初對於郎平執教於美國隊人們還是難以接受的,但後來人們也慢慢接受了。畢竟,體育精神是沒有國界之分的。而且正是因為有了互相之間的競爭,才有了更多人去關注排球這項運動。
也正如郎平自己所想,當一個中國人帶領其他國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其實對於國人來說也是一種驕傲。
【執教恆大女排年薪500萬】北京奧運會後,恆大集團斥資2000萬註冊成立國內首家職業排球俱樂部,並請來了郎平擔任主教練。圖為2009年8月12日,廣州,郎平入主恆大女排上任發布會在恆大酒店舉辦。
「鐵榔頭」的名號加上恆大斥巨資的投入,恆大女排一度成為國內體育圈聚焦的中心。在金牌教頭郎平的帶領下,現役國手和世界級外援的加盟,讓一直處於甲級B組的恆大女排一夜之間成為聯賽的爭冠隊伍。
對 於恆大而言,重金打造的球隊讓恆大集團收穫頗豐。據報道郎平在恆大執教5年,年薪為500萬天價,並獲贈廣州308平米豪宅一套,當時價值300萬元。據 悉執教恆大的5年,郎平收入最少3000萬以上,不過因為她的名人效應和她諸多豐富的經歷,也迅速讓恆大搶占了國內各大媒體的「頭條」。
有專家推算,儘管恆大為女排年投入2000萬,但郎平執教恆大女排所帶來的廣告效應,差不多相當於億元廣告投入。說到底,這就是一個經典商業營銷案例,你情我願,局面雙贏。圖為恆大沖A成功後獲巨額獎勵
不過好景不長隨著戰略轉移,恆大集團對女排的注資大幅縮水,人才梯隊也斷檔了,這直接導致了恆大女排帝國的坍塌。
【再次聽候召喚回國任教】2013年4月25日,郎平接受國家隊的召喚,又正式出任中國女排主教練。而郎平的回歸,同樣又說明了中國女排士需要郎平的,而郎平也找到了施展自己能力的舞台。
2014年,郎平開始著重培養年輕人,惠若琪、朱婷、袁心玥等這些新人也被委以重任。
2014年女排大獎賽,郎平帶隊闖進總決賽。為了讓魏秋月、徐雲麗、惠若琪和朱婷更好地備戰世錦賽,她果斷在總決賽中啟用劉曉彤等年輕隊員去鍛鍊,雖然最終獲得第五名,但中國女排收穫的是未來。
2015年8月,女排世界盃,郎平帶領困境中的中國隊以10勝1負積30分的戰績時隔12年第四次奪得世界盃冠軍,這也是郎平作為主教練所得到的第一個世界冠軍。
同時這也是郎平執教生涯以來,第一個世界大賽的冠軍,更是中國女排歷史上的第八個世界冠軍。奪冠的中國女排,也在第一時間獲得參加里約奧運會的資格。中國女排更是成為了備受外界關注的國家隊之一。
【潮媽終收穫真愛】愛咖啡,愛買鞋,偶爾也愛捯飭自己,郎平其實也是一個與普通女人無甚兩樣的愛美潮媽。
1987年,郎平與前八一男排隊員白帆曾有過8年的婚姻。二人當時在北京飯店舉行隆重的婚禮,之後郎平赴美國留學,並誕下愛女白浪浪。1995年,郎平與白帆在美國離婚,根據當地法律,二人各自分享一半撫養權。
此後,郎平還有一位美國男朋友,對方是身高1.96米的政治經濟學博士,十分喜愛體育,也非常期待與郎平開花結果。但是,這段姻緣隨著郎平上世紀90年代臨危受命回國執掌中國女排而無疾而終。
2016年1月16日,郎平和中國社科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育成在京舉行婚禮。王育成曾受邀出任央視《尋寶》和河南衛視的《華豫之門》節目嘉賓,也是著名古玩雜件鑑定專家。
他們的婚禮由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主持人白岩松擔任現場司儀,道賀的嘉賓除了排球界的人士之外,文體界、學術界丶企業界的朋友,也來到現場,見證了郎平和王教授的幸福時刻。郎平女兒白浪特地從舊金山飛抵北京參加婚禮儀式。
憑藉在義大利聯賽和美國讀書、執教的經歷,郎平身上更多地透露著國際化風範。一口流利的英語;瀟灑自如的言談舉止;以及臨場指揮時的睿智、淡定,郎平不僅是叱詫國際排壇中最亮眼的中國籍主帥,更是人生大贏家。
==================================
鐵 榔頭再造女排神話!里約當地時間8月20日晚,中國女排在奧運會上斬落塞爾維亞,時隔12年再拿次站上最高領獎台。作為女排主帥,中國女排傳奇人物郎平功 不可沒。在比賽之後,終於放下重負的郎平也打開心扉,不僅感謝了隊員和自己的父母,還特別提及自己的在今年年初的新一段婚姻。

在2016年年初,郎平與中國社科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鑒寶專家王育成在北京舉行婚禮,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擔任司儀。這場婚禮群星雲集,前國家體委主任袁偉民,前國際排聯主席魏紀中,前中國女排主教練陳忠和,老搭檔張蓉芳等名宿到場祝賀。
王育成是學術界知名的宗教學者和文物鑑定專家。據說郎平與王育成是在一場朋友聚會上相識,兩人在6年前就已經在一起,不過他們一直保持著低調,他們之間的交往直到去年世界盃中國女排奪冠之後才浮出水面。

在 今天裡約奪冠的賽後,有記者也問及了新婚的丈夫支持是不是給了郎平莫大的鼓勵。不過有點尷尬的是,由於現場翻譯對於郎平和她新的一段婚姻並不了解,聽到記 者發問,翻譯有點摸不著頭腦的問了一句:「誰結婚?」這句發問也引得現場眾多中國記者鬨笑,而身邊的郎平也忍不住笑起來,幽默回答:「我結婚。」
為 中國女排奉獻了一生的郎平,在56歲的時候再次等來了自己的幸福。這場婚禮在今年1月16號進行,但中國女排在當月20號就要集結訓練,郎平連蜜月都沒有 過,就回到女排隊中。奪冠之後說起自己的丈夫,郎平說,「今年年初我喜結良緣,但是我想告訴你,結婚以後,我第三天就開始帶隊訓練,這結婚和沒結婚一 樣。」鐵榔頭的幽默再次讓全場爆笑。「我每天都在球隊,但是我的先生一直在支持我,在空擋的時候一直給我努力,我想這就是家庭親情的溫暖。」

除了新婚的丈夫,郎平的女兒這次還專門請了八天假來到里約為媽媽鼓勁兒,但讓女兒有點遺憾的是,她來的時候郎平和中國女排並沒有拿到一場勝利,「她看的三場全輸了,那個時候,我給女兒說媽媽對不起你啊,你來得真不是時候。」
不過體貼的女兒卻給郎平送上莫大鼓舞,「她一直鼓勵我說沒有關係,後面還有比賽,真的就是看著她很放鬆,感覺所有壓力都排除了,也許這就是親情吧。」郎平也又有些遺憾,「但是我真的從小陪她的時間都不多。」談及女兒,郎平十分動情。
=========================
郎平的自述:我那出走的八年。
1.撤!不能躺在榮譽上
1986年,我正式退役了,先去北師大學英語,半年後,有一個機會,我決定公派自費去美國留學。
當時的想法很簡單,我只想出去一兩年,學學語言、開開眼界。另一個原因是,在中國女排這些年,得到很多榮譽,人們對女排隊員幾乎是家喻戶曉。雖然退役了,可我不能像普通人一樣自由自在地生活,老是被別人注意,身不由己,連上個街買東西,都受拘束。有一次,我想去看電影,買了票,故意遲到幾分鐘,等黑燈了,開演了,我們才找到位子坐下,沒想到剛坐下,也許是我們倆的個子太高,還是被幾個觀眾發現了,「郎平,郎平」地叫起來,這一叫,整個劇場都不安寧了,我一看情況不妙,趕緊撤。
可是,很多人不理解我的「撤」,他們總覺得,「女排」是中國的象徵,我是典型的「民族英雄」,似乎不應該加入這股「出國潮」。也有人挽留我:「你是世界冠軍,你是有功之臣,國家不會虧待你的。」
我覺得自己似乎被誤解了,我不是怕「虧待」,我就是覺得,國家和人民待我太好,我不能再躺在「冠軍」的獎盃上吃一輩子老本,不能天天坐在榮譽上。「世界冠軍」只說明我的過去,而一旦從女排的隊伍中退下來,我什麼都不是,我得重新學習本領,我得重新開始生活,必須把自己看成「一無所有」……
2.我不願當官
也有人說,不是可以到體校、體委做領導工作嗎,但是,我不願意當宮。
有一次很深刻的教訓,我耿耿於懷,發誓不當官。
那年,我們在湖南的郴州訓練。那時的訓練基地條件很差,是那種竹棚子,透風的,冬天很冷。一個星期天,郴州基地的主任來找我,說領隊讓我跟他去一趟國家經委。那個時候的我很單純,心想,是領導安排的事情我總得去做。到了那兒,我才知道,這個基地主任是向國家經委要錢,說是建設訓練基地,我也幫著說話呀。也許,我說話管點用,上面果然給予考慮,很快就撥了錢。但是,我後來才知道,這筆款到位以後,他們並沒有馬上用來建設訓練基地,有人把這情況告到紀檢委,還提到了我,說是郎平去要的錢。體委要我寫檢查。我覺得特委屈,是隊里的領導安排我去的,我只知道他們要錢是為了建設訓練基地,至於他們拿了錢用在什麼地方,我根本不知道。可是,領隊把責任推得一千二凈,他說他沒讓我去。
體委的批評很嚴厲:郎平,你要謙虛謹慎,你拿了世界冠軍,就不知道天高地厚,到處耍錢!後來,我只得寫了個情況彙報交上去,上面也沒再追究。
但這事的陰影在我心裡再也抹不去。當了官就得順著別人說話,上面說什麼,你就得說什麼。我沒這個「修養」,心太軟,老同情人,不是當官的料。所以,1987年4月我離開北京,到美國選學了體育管理。
3.一無所有的「國際農民」
到美國後,因為我拿的是公派自費的簽證,所以不能工作,沒有經濟來源。
一開始,我住在洛杉磯的華人朋友何吉家,何吉看我穿的是奧運會代表團統一的制服,就要帶我去買衣服。進商店一看,一套普通的衣服都要七八十美元,我下不了手,再說,花人家的錢,心裡更不是滋味。
因為不能工作,我就只能把何吉家當作公家食堂,我吃飽了肚子,吃餓了心。以前都是高高在上的,現在,一下子落到最底層,還得靠人家借我汽車、給我買衣服,我所有的優勢一時都沒有了,心裡很難平衡。
後來,我慢慢地想通了,我來美國學習,就是要掌握自己過去沒有的東西,開始新的奮鬥。於是我決定離開華人比較集中的洛杉磯,去美國西南部的新墨西哥州,因為不想老生活在他們的庇護之下。
移居新墨西哥州後,我在大學排球隊做助教。學校給我的待遇是,可以免費讀書。但說是做助教,其實就是在哄著一些水平很差的隊員。一開始,我心裡很難接受:我是世界冠軍隊隊員,跑到這兒來哄一群幾乎不會打球的大學生,位置整個是顛倒。但我不得不說服自己:不想顛倒,回中國去,你來美國,就是找「顛倒」來的。
為了獨立自給,那年夏天,我在十個夏令營做教練,教孩子們打排球。來參加夏令營的孩子,純粹是為了玩,從早到晚都得陪著他們、哄著他們,特別辛苦。當時,我語言還不過關,要表達點什麼特別費勁。
那時的我特別窮,白天讀書時的那頓午飯,我不捨得去學校食堂或麥當勞吃,就自己做三明治帶飯,去超市買點沙拉醬、洋白菜、西紅柿、火腿,再買兩片麵包一夾,這樣,花五六美元,一頓快餐的錢,我可以吃一個星期。但吃到後來,見到三明治就想吐。
第一次回國,和女排老隊員一起去哈爾濱市打一場表演賽,我的那些老隊友,大都是處長、主任級幹部,可我還是個窮學生,我笑稱自己是「國際農民」。
4.第一次為錢打球
生活不獨立,感覺便不完整,所以我必須勤工儉學給自己掙學費,更重要的是,這對我們中國運動員的價值是一種證明。
1989年,義大利甲A排球俱樂部老闆聘用我,我太興奮了,拿了人家的錢,我得好好乾。我攢足了千勁,結果,第一天訓練,活動得太猛,把肌肉拉傷了,但輕傷不下火線。第二天比賽,照打不誤,我用一條半腿在那兒跳.3:0就把對方拿下了。
很快,我成了隊里的主力。但是,賽季打到一半,我的右膝關節嚴重受傷,同時又崴了腳,不得不動手術,醫生關照,必須休息一個月。
我心裡又著急又難過,這樣,我等於耍缺席四場球,結果,四場球全輸了。老闆一見我,總是這句話:「你的膝關節怎麼樣?」而他的表情是在說:「你的膝關節怎麼還不好?」我當然理解老闆的心情,俱樂部是靠贏球才生存的。我每天一看老闆的臉色就知道是贏球了還是輸球了,他的臉像天氣預報。而且,一輸球,老闆不高興了,工資拖著不發……
後來,我沒等傷好利索,就咬牙上場,讓朋友從美國給我寄來止疼片,先吞下四片再上場。有一陣,軟骨碎了,小碎片就在關節里跑,又卡在了骨縫裡,疼啊,刺激骨膜出水,四周都是積液。比賽前,先讓醫生把積液抽出來,打完比賽再抽,沒辦法,多痛苦、多麻煩,我也得堅持。你拿人家的錢,於不了也得千,我真是賣命地打。這是一種全新的感受,是我生平第一次為錢打球。
一年後,我的簽證因為這段工作經歷,變為「工作簽證」,在美國可以辦綠卡了。而更令人欣慰的是,我以560分的托福成績通過了語言關,而且,經過嚴格的考試成為新墨西哥大學體育管理專業的研究生。
大學畢業後,我留在美國生活,直到1995年應邀回國執教。而這段8年的海外生活經歷,歷練了我的心智,我已經把自己這個「世界冠軍」一腳一腳地踩到地上了,踩得很踏實。
▌如果我沒有經歷過出國後「一文不名、一無所有」的生活,沒有這些起起落落、沉沉浮浮的經歷,我的人生不會有第二次起航。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4/node122712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