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寇嚇尿了!習近平下令這樣收拾日本;安倍經濟立即痛失226億!

張無忌| 2016-08-18| 檢舉

倭寇嚇尿了!習近平下令這樣收拾日本;安倍經濟立即痛失226億!

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隨著泡沫經濟的破滅,日本經濟陷入嚴重的衰退之中。之前中日關係有所緩和,經濟借力於中國也鮮有增長。但最近中日關係發生了變化。中國到底做了什麼,使日本財政收入較上年減少100多億首次出現負增長,究竟發生了什麼?

今年4月訪日外國人的消費人數有增無減,維持在同比增長7.8%的水平,但人均消費額卻同比減少了15.9%。日本百貨店協會的負責人近內哲說,從目前的趨勢看,今年後幾個月的百貨店免稅品銷售額恐怕還會下降。他認為,外國人的「爆買」需求高潮可能已經慢慢退去。

「爆買」情緒漸冷導致日本市場經濟空虛

日本百貨店協會2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全國百貨店4月的免稅品銷售額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了9.3%,是2013年1月之後、3年3個月以來首次出現同比負增長。今年4月訪日外國人的消費人數有增無減,維持在同比增長7.8%的水平,但人均消費額卻同比減少了15.9%,導致日本損失近226.4億。

日本百貨店協會發表的數據還顯示,包括免稅品在內,日本全國百貨店的銷售額4月同比減少了3.8%,已經是連續兩個月呈現負增長,而且全國所有地區都如此。上一次出現這種全國性負增長還是在去年3月份。

日本損失近226.4億

4月中國政府為了鼓勵消費者在國內消費,對從國外購買入境的商品提高了關稅。根據中國財政部的數據,高級腕錶的稅率從此前的30%提高到了60%,酒類和化妝品等的稅率則從50%提高到了60%。

日本在受到泡沫經濟崩潰影響,經濟長期低迷,被認為是「失去的十年」。在過去數十年的發展顯示,日本經濟極度依賴出口和外部需求。所以,日本經濟復甦最大的驅動力應該是全球需求,反觀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和供需關係來看,日本經濟復甦是相當依賴中國,然而安倍最近卻在東南亞到處「遊說」,煽動「威脅論」一說無疑是觸動了中國的逆鱗,所以此次中國對日本經濟的制裁是有跡可循並且是下了決心的。

二戰後,日本經濟高速發展,形成中產階級隊伍龐大的「橄欖型」社會。但近年來,「安倍經濟學」未惠及民眾,造成貧富加劇,加上人口老齡化嚴重,社保負擔沉重,就業形勢低迷,中產階級逐漸向社會底層「下沉」。日本社會結構逐漸向「金字塔」變型。

「安倍經濟學」未惠及民眾,造成貧富加劇

每3個家庭中就有1個家庭無存款

日本國稅廳的統計顯示,2014年,日本「貧困群體」約1139萬人,較1999年的約804萬激增42%。安倍政府2012年底上台,到2014年短短兩年時間,日本「貧困群體」又增加約50萬人。

吃低保的赤貧階層也在擴大。厚生勞動省統計顯示,截至2015年底,領取低保的家庭達163.4萬戶,總人數為216.6萬人,雙雙創出新高。

日本經濟陷入持續低迷

長年關注日本社會貧困問題的日本律師聯合會前會長宇都宮健兒對新華社記者說,日本零儲蓄家庭占比已達約30%,而在上世紀80年代,這一比例僅為5%,「如今,每3個家庭中就有1個家庭無存款」。

零儲蓄家庭激增,主要由戰後嬰兒潮一代老人(1946-1964年出生)「儲蓄被蠶食」所致。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嬰兒潮一代老人跌入貧困線以下。他們一方面得接濟因經濟低迷而收入低下的子女,又得照顧長壽的父母,這種「夾心」狀態讓他們原本用來養老的儲蓄逐漸見底,經濟上日益窘迫。

貧富差距加大

一邊是不斷增加的貧困人口,另一邊卻是在安倍政府上台後,日本大企業和富裕群體財富屢創新高。

財務省的統計顯示,2014年度,日本約5000家大企業留存的利潤達299.5萬億日元,同比增加14萬億日元,連續8年創出新高。美國《福布斯》雜誌日前發布日本富豪榜顯示,日本前四十大富豪的總資產2015年度飆漲至15.4萬億日元,在安倍政府執政的4年內翻了一倍以上。

「安倍經濟學」問題多多

「鐵飯碗」沒了 大家都是臨時工

日本戰後能建成中產階級龐大的社會,終身僱傭制功不可沒。然而,在上世紀90年代泡沫經濟破滅後,日本企業效益嚴重下滑,在經濟界要求下,日本政府修改法律,犧牲勞動者利益,允許企業僱傭非正式員工,拋棄終身僱傭制等日本職場傳統。

進入本世紀後,非正式員工數量連年遞增。厚生勞動省的統計顯示,2014年度,非正式員工達1962萬人,約占全部勞動者的37.4%,較1995年增加900多萬。

越來越多的老人跌入貧困線以下

宇都宮指出:「和正式員工相比,非正式員工的工資僅是其約一半,無晉升機會,在各方面遭受不公。一旦企業效益不好,他們就會馬上被解僱。」在2008年爆發金融危機時,日本企業非正式員工大批被裁,被迫流落街頭,引發嚴重社會危機。當年,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就要求日本政府解決非正式僱傭橫行問題。

日本共產黨宣傳部長植木俊雄說,安倍政府上台後,非但不致力於改善這一問題,還在2015年再次強行修改相關法律,進一步為企業僱傭非正式員工提供方便。

提高消費稅,社保負擔轉嫁民眾

隨著日本老齡化加劇,日本政府社保負擔連年增加,每年需增加約1萬億日元支出,才能維持現有社會福利水平。

2014年,以彌補社保開支缺口為藉口,日本政府將消費稅稅率上調3個百分點。政府稅收增加約5萬億日元,但安倍政府只肯撥出5000億日元用於每年增長的社會保障支出,剩下的5000億日元缺口通過降低各項社保標準或增加民眾負擔等所謂「陣痛改革」堵上,造成民眾在醫保、養老金等福利制度上的負擔進一步加重。

貧富差距不斷加大

宇都宮表示,近年來,日本政府一直在將社保負擔推給民眾,並將稅收負擔從高收入群體轉嫁至低收入群體。他說,近30年來,日本政府一直對大企業和富裕階層實施減稅,對老百姓增稅。

非正式員工數量巨大

以企業利潤為徵收對象的法人稅稅率,從上世紀80年代的約50%下降至目前的不到30%,未來安倍政府還考慮進一步下調。日本個人所得稅採取累進稅制,最高收入群體的稅率從上世紀80年代的75%,降至目前的45%。而消費稅是一種對全民徵收的稅種,收入越低,實質稅負越高,提高消費稅造成低收入群體生活更加艱難。

而令宇都宮感到驚訝的是,安倍政府一方面減少社保支出,一方面卻大力增加軍事開支。安倍政府上台後,日本國防費連續4年上漲,突破5萬億日元大關。

「失去」的年輕一代

在上世紀90年代泡沫經濟破滅後,日本步入「失去的30年」。如今的日本年輕人,似乎也成了「失去的一代」。

文部科學省的調查顯示,受貧困家庭增加影響,2012年,日本大學生助學貸款申請率增至52.5%,而在1996年,這一數據是21.2%。這背後是日本政府對教育支持的嚴重不足。

民眾負擔進一步加大

經合組織2015年底公布的統計顯示,日本對教育機構的財政支出占GDP的比例僅為3.5%,在經合組織成員國中排名倒數第一。

低收入人群更加困難

因就業環境惡劣,不少大學生畢業後,只能找到非正式工作。統計顯示,20歲至30歲群體非正式員工占比高於平均水平。因工資低,很多大學生無力償還助學貸款。據日本學生支援機構統計,2013年約有33萬畢業生拖欠貸款。

宇都宮說,自殺已成為20歲至40歲日本年輕人排名第一的死因。「如今的日本社會,已成為一個年輕人無法擁有希望、擁有未來的社會。」他說:「日本社會的現實,和安倍那些漂亮的口號相去甚遠。」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4/node122141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