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出現緊急情況:三大戰區司令一起出動

南海有事兒正掀風浪,南部戰區司令王教成等四名上將坐鎮指揮軍演,揚我國威。就在這時,其他幾位戰區司令也行動了起來,紛紛前往一線指揮。

不過,他們去的不是南海,而是應對另一件與水域有關的大事。

《重慶日報》今日報道稱,7月11日到12日,西部戰區司令員趙宗岐來渝調研重慶地區防汛救災工作,要求強化聯合指揮、聯合行動、聯合建設,打贏防 汛救災這場特殊戰役。重慶地區地處長江上游,西部戰區武裝力量覆蓋此地,除趙宗岐之外,該戰區已有多名將領奔赴救災前線。趙將軍有一句名言:「戰場打不贏 是最大的不講政治。無論是戰爭行動,還是搶險救災、社會維穩、國際維和、支援地方建設等非戰爭行動,都要聞令而動、雷厲風行,圓滿完成各項急難險重任 務。」

趙宗岐

湖北是此次洪澇的重災區,該省所屬武裝力量歸中部戰區領導。7月8日至11日,中部戰區司令員 韓衛國先後來到武漢市江漢區龍王廟、黃梅縣太白湖險段、鄂州市梁子湖廣家洲大堤、孝感市府河干堤險段,看望慰問奮戰在一線的陸軍某舟橋旅、某裝甲旅以及空 降兵等部隊,視察防汛抗洪工作。期間,他還會見了湖北省委書記、長江防總總指揮李鴻忠。對於抗洪工作,韓衛國可謂經驗豐富,2012年,時任12軍軍長的 他曾親赴安徽部署淮河防汛工作,他的部隊是搶險救災中的突擊隊。

韓衛國(左一)視察湖北某預備役高炮師淪河責任堤防

東部戰區轄區受災省份最多,江蘇、安徽、江西都面臨巨大考驗。7月11日,該戰區司令員劉粵軍 帶領戰區機關人員到江蘇太湖流域一線,實地了解災情,調研用兵需求,掌握任務部隊的行動情況。面對汛情,劉粵軍說:「太湖流域防汛工作是當前壓倒一切的任 務,現在部隊嚴陣以待,作好了準備,有需要隨時可以出動。」

在江蘇省軍區無錫軍分區作戰室里,部署救災工作的劉粵軍提到了發揚「98抗洪精神」。

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曾介紹過,他正是參加過98抗洪的一員猛將。 當年洪水消退後,劉粵軍和戰士們一起離開苦戰了一個月的洞庭湖,幾十萬百姓夾道歡送,向戰士們遞蘋果、雞蛋,其中還有年輕女孩子遞上信件並寫上自己的地 址。一位老太太跪在車前,不讓戰士們離開。劉粵軍回憶說:「這種場景,讓我覺得再大的付出都值得。那時,我的淚水奪眶而出。」

東部戰區司令員劉粵軍(前排左二)勘察防汛一線

全力投身防汛救災,是人民軍隊的性質和宗旨所在,是戰區部隊和廣大官兵義不容辭的責任。面對肆 虐的洪災,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大力支持地方做好防汛救災工作。「兵種主建,戰區主戰」,調動戰區部隊抗洪也是一場戰 役。此次受災的省份遍布中、西、東、南四個戰區,目前,三大戰區司令已親赴抗洪一線,南部戰區司令王教成此時正坐鎮南海,但戰區部隊也已經第一時間奔赴湖 南災區,這就是行動力。

今年的抗洪意義特殊。這是檢驗軍改後戰區聯合指揮作戰能力的一次重要契機。每次抗洪救災,總有一批優秀指揮員脫穎而出,成為軍中棟樑,長安街知事此前介紹過的李作成、鄭衛平、彭勃等將軍即是如此。

我們常說解放軍「保家衛國」,對外是「衛國」,對內是「保家」。在抗洪救災的危難時刻,人民子 弟民的英雄本色顯現無疑,他們才是最信得過的「抗洪神器」。和平年代,對內「保家」乾得漂亮,也是在「對外」展示中國軍隊的凝聚力和戰鬥力,看到如此行動 一致、不畏艱險的人民軍隊,任何人想挑釁都要掂量掂量。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4/node117280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