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6月13日上午,外交部王超副部長會見了來華訪問的國際移民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Migration,IOM)總幹事斯溫,並提交了由王毅部長簽署的關於中國申請加入國際移民組織的函。斯溫總幹事對此表示熱烈歡迎和高度讚賞。那麼,國際移民組織是個什麼樣的組織?中國為何要在此時提出加入世界移民組織呢?

國際移民組織簡介
國際移民組織成立於1951年,最初名為「歐洲移民問題政府間委員會(ICEM)」,後幾易其名,於1989年改為現名。經過65年的發展歷程,如今世界移民組織可以說是國際移民事務領域最重要的政府間國際組織。其年預算達13億美元,在世界150個國家有超過8400名員工,有162個正式成員國和9個觀察員國家。國際移民組織堅持的原則是:「人道而有序的移民行為對移民和社會都有利」。該組織致力於與國際社會的夥伴在以下方面展開合作:迎接移民管理的挑戰;促進人們對移民問題的理解;鼓勵通過移民促進社會和經濟發展;保障移民的人格尊嚴和福利待遇。

國際移民組織網站上對於移民的定義是:移民是指任何一個正在跨越或已經跨越了國際邊界的人,或任何一個在一國國境之內離開其習慣居住地而遷往其他地方的人,無論其法律地位如何、遷徙是否出於自願或者非自願、遷徙的原因以及停留的時間長短。也就是說,國際移民組織所關心的不僅是國際移民,也包括國內移民。

從中國的情況來看,面臨著國內移民和國際移民的雙重挑戰。
國內移民主要是指在中國城市化的過程中,廣大的農村人口流動到城市。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城市化迅猛發展。
聯合國經濟社會事務部人口司發布的《世界城市化展望2014》報告中的數據顯示:20世紀50年代,大約30%的世界人口生活在城市。2014年,全球54%的人口都生活在城市。估計到2050年,這一比例將會增加到66%。全球城市人口增長的37%來自三個國家:印度、中國和奈及利亞。據估計,從2014年至2050年,三國城市人口分別會增加4.04億、2.92億和2.12億。從2000年到2014年,全球人口規模超過50萬的城市的居民人數以平均每年2.4%速度增長,其中,有43個城市的居民人數的增加速度是平均速度的兩倍,平均每年增速超過6%。在這43個城市中,38個位於亞洲,而中國一國就占了18個。

中國國家統計局統計資料顯示,截至2013年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以及海外華僑人數)約13.6億,其中,城鎮人口7.3億,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超過了一半,達到53.7%。國際移民組織認為,中國要從新興經濟體成長為發達經濟體,城市人口應占到總人口的90%。

從國際移民的角度看,中國曾經是國際移民的主要來源國。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和對外交往的擴大,中國已不再是傳統的移民輸出國家,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進入到中國。他們背景多樣,入境目的不一,流動性強。
由於入境外國人人數的迅猛增加,以及我國在外國人管理機制方面所存在的一些不足,「三非」外國人(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就業)問題變得突出起來。2012年5月,北京市啟動百日專項活動,清理「三非」外國人。這是首都地區第一次公開、集中清理「三非」外國人。這說明,如何有效管理外國人已成為中國城市建設的一個重要問題。
中國加入國際移民組織 要敞開國門接收難民嗎?
6月23日,利比亞海岸附近,「海上移民援助站」救援船在利比亞海岸20海里處營救難民。 圖/視覺中國
6月30日,總部設在日內瓦的國際移民組織舉行特別理事會,通過決議批准中國、索羅門群島和吐瓦魯的加入申請。這也意味著,中國正式成為國際移民組織的成員國。
該組織的一個重要職能是參與對難民進行有組織的遷移。中國加入國際移民組織,是否意味著以後要開始接收難民了?是否會導致難民的大量湧入?
從申請到批准只用了17天
成立於1951年的國際移民組織是移民領域最重要的政府間組織。該組織的主要任務是協助確保有序和人道地管理移民流動,促進國際移民合作,協助尋求移民問題的可行性解決方案,並為有需要的移民提供人道主義援助。中國自2001年起成為該組織的觀察員國。
6月13日上午,外交部副部長王超會見了來華訪問的國際移民組織總幹事斯溫。在當天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陸慷證實,王超向斯溫提交了由外交部長王毅簽署的關於中國申請加入國際移民組織的函,中國正式申請加入國際移民組織。
6月30日,總部設在日內瓦的國際移民組織舉行特別理事會,通過決議批准中國、索羅門群島和吐瓦魯三個國家的加入申請。從申請到被批准,只用了短短17天的時間。隨著中國等三國的加入,國際移民組織的成員國數量也增加到165個。
「今年適逢國際移民組織成立65周年,中國有幸成為移民組織第165個成員國。」在當天的理事會上,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和瑞士其他國際組織代表馬朝旭大使在發言中表示,中國正式成為國際移民組織成員國,是中國深入參與全球治理,深化國際移民合作的必然選擇。
幫助解決中國人口流動問題
中國並不是一個移民化程度較高的國家,為什麼要加入國際移民組織?加入這個組織對中國來說意味著什麼?
對此,中國與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王輝耀告訴新京報記者,加入國際移民組織有利於中國增強移民服務和管理,建立規範、完善的國內外移民管理體系。他說,「中國不是移民國家」是一個極大的誤解。
根據聯合國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全世界共有2.32億國際移民和7.4億國內移民,中國近年來的國際移民總量和國內移民人口持續增長。從2000年到2013年間,中國的國際移民總量增長了超過50%。截至2013年,中國的海外移民已達933.4萬人,成為全球第四大移民輸出國;在國內移民方面,2010年中國的國內移民人口超過2.2億。
「加入國際移民組織,我們可以很好地解決人口流動的問題。」王輝耀表示,中國有三億多的農民工,國內移民的遷移、安置、戶籍管理、融入城市生活和參與城市發展等一系列問題的解決,可以借鑑早期歐洲城市化過程中處理相關問題的經驗。
在王輝耀看來,中國一些國內移民的成功項目經驗,如三峽庫區移民,也可以與國際社會進行分享。此外,中國有6000多萬海外華人華僑,頻繁的局部衝突,也使得僑民保護成了國際合作的重要議題。加入國際移民組織,將有助於海外領事保護的開展,更好地維護海外僑胞的合法權益。
外國人拿「綠卡」難度降低
此前,中國「綠卡」一直被視為全世界最難獲得的「綠卡」之一。資料顯示,中國自2004年實行「綠卡」制度以來,至2013年,居住在中國的84.85萬外籍人員中,只有7356人拿到了「綠卡」。平均下來,中國每年發出的「綠卡」數量為幾百張。與此相對應的是,美國每年發放近100萬張「綠卡」。
按照國際移民組織的數據,全世界國際移民的平均水平是3%,已開發國家平均為10%,其中美國達到20%,發展中國家平均水平是1.6%,但中國的國際移民比例僅為0.04%。
王輝耀表示,加入國際移民組織之後,對於來中國的外國人來說,獲取「綠卡」的難度會降低。今年1月,公安部推出了20項出入境便利政策,2月,《關於加強外國人永久居留服務管理的意見》出台。王輝耀說,這些政策已經有很多突破,但具體的落實仍需要借鑑國際移民組織和其他國家的經驗。
他舉例說,中關村今年3月起開始試點外籍高層次人才「綠卡」辦理「直通車」,目前已有將近二三百人獲得批覆,其中相當一部分人已經拿到了「綠卡」。
「現在,中國正在探索外國人來華的積分制度,這種積分制度就需要借鑑外國的經驗,比如如何進行職業分類,如何篩選人才等,國際上有一套成熟的、完善的解決辦法。」王輝耀表示。
不會導致難民大量湧入中國
國際移民組織的另一個重要職能是參與對難民的遷移和接收。據聯合國難民署的統計,國際難民人數在2015年達到2000萬,而當前歐洲正經歷二戰後的最大規模的難民潮。國際移民組織不久前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有超過一百萬移民和難民進入歐洲,其中絕大部分是為逃避戰火的敘利亞、阿富汗和伊拉克等國家的難民。
實際上,中國此前就有過接收難民的先例,比如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接收過越南的難民。
聯合國難民署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8月,中國接收了約31萬難民,其中絕大多數是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接收的越南、柬埔寨和寮國等國的難民。
中國加入國際移民組織後,是否會導致大量難民湧入中國?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去年4月,由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編撰的《中國國際移民報告》顯示,中國正在成為難民接收國。不過從全球範圍來看,中國接收的難民人數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另一方面,接收難民並不是一個強制性的義務,各國會通過商量來確定具體的份額。
王輝耀認為,在接收難民方面,國際移民組織的很多成熟經驗可以供中國學習借鑑,幫助中國更有條理、更規範地接收難民。
「中國也到了深度參與全球治理的時候了,中國希望承擔更多國際責任,這裡面必然要包括接收難民。」王輝耀表示,中國現在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國際人道主義的義務,適當地接收難民也是大國責任的體現。
另一方面,在中國城市化迅速發展的過程中,世界城市成為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的建設目標。根據世界城市的相關定義,擁有一定比例的外國人口是衡量城市是否國際化的重要依據之一。如何吸引國際優秀人才,促進外國移民融入也成為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建設世界城市或國際大都市過程中一項重要的工作內容。
在此情況下,中國迫切需要與國際移民組織合作。
2001年6月,中國成為國際移民組織的觀察員國,雙方展開了很好的合作。
2006年雙方簽訂協議,國際移民組織在北京設立聯絡處。
2007年,經外交部、公安部和勞動部三部批准,中國與國際移民組織和國際勞工組織合作開展中國移民管理能力建設項目。項目活動主要包括舉辦研討會、培訓、開展考察及宣傳等,涉及移民管理政策法規、行政體制建設、旅行證件檢查、境內外就業中介管理等內容。該項目於2010年6月順利完成。2011年4月,中國移民管理能力建設二期項目在北京啟動,中國繼續加強與國際移民組織在移民管理領域的合作。二期項目為期3年,項目預算200萬歐元,主要由歐盟出資,國際移民組織、國際勞工組織和中國外交部、公安部、民政部、商務部共同參與執行。項目將通過技術、信息和人員交流,進一步加深中歐對彼此移民管理體系的了解,促進雙方在移民領域的合作。
在2016年6月13日與國際移民組織總幹事的會談中,中國副外長指出了與國際移民組織開展進一步合作的三個領域:能力建設和地區邊界管控、災難預防和災難管理;移民融合。
應該說,中國加入國際移民組織是大勢所趨。
除了在移民問題方面的合作外,加入國際組織,為國際問題貢獻中國智慧,擴大中國的國際影響,是中國大國外交的重要內容。國際移民組織也歡迎中國的加入。6月13日當天國際移民組織網站發表消息,表示歡迎中國申請加入國際移民組織,「中國的會員國資格對於增強國際移民組織的全球影響力十分關鍵。」
中方之所以選擇此次國際移民組織總幹事訪華的時機提交申請書,可能主要出於兩方面的考慮。
一是6月30日即將在日內瓦召開國際移民組織理事會,國際移民組織成員國代表將審議批准該組織提出的加入聯合國的申請。一旦國際移民組織成為聯合國正式組織後,中國再提出加入,手續會變得繁瑣。
另一方面,可能也與台海局勢有關。台灣地區新領導人上台後,很多人擔心海峽兩岸「外交休兵」的局面會被打破。大陸方面及時提出申請,也可未雨綢繆,更好地防止台灣方面「生亂」。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