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重最大的棺材:曾侯乙的奇棺

世界上最重最大的棺材,躺在湖北省博物館裡,每天有5000人前去瞻仰或者說獵奇和探秘。 說起棺材的主人,名字很響亮,就是2400年前的名人大腕兒—曾侯乙。 是的,那個擁有世界上個頭最大、數量最多、質量最好的陪葬編鐘的人——春秋晚期曾國的君主曾侯乙。

這是外層棺

漆飾

棺葬模型

當初發掘時,用8噸吊車拉抬,該棺紋絲不動,卻使吊車尾部翹起。原來此棺重達9噸,僅棺材蓋子就有2噸重,著實的給力。外棺一側開有一方小門,猜測是供曾侯乙靈魂出入之處,而內棺之身漆飾窗欞,概有同意。

一個典籍幾乎無考的曾國侯,墓葬竟然出現眾多造極絕品,歷史的天空與地下到底隱含著多少秘密,而又有多少秘密即使曝光後也依然撲朔迷離……(文章來源:哈好)

延伸閱讀:

曾侯乙(約前477年─前433年),中國戰國時期曾國(今湖北隨州一帶)的君主。史籍並無記載,據銘文記載亡日在「三日甲寅」,在前433年五月初三日(公曆4月1日),推則年齡約45歲左右。1978年於曾侯乙墓出土了大量珍貴的歷史文物,涉及生活品、禮器、兵器、竹簡等。其中最著名的是一套大型編鐘,為中國之最;而曾侯乙建鼓底座亦是中國國寶之一,在上海世界博覽會上展覽[1]。有觀點認為除了國君之外,他也是當時精通天文學和冶金學的一位科學家。

1977年9月,湖北隨州城郊的一個小山包上,沉睡於地下243

曾侯乙編鐘 出土現場

0年後,曾侯乙編鐘得以重見天日。 這是中國文物考古、音樂史和冶鑄史上的空前發現。 那一天,隨州城郊擂鼓墩駐軍擴建營房過程中, 偶然發現了曾侯乙墓。這是個面積達220平方米、比長沙馬王堆漢墓大6倍的「超級古墓」。 當勘測小組趕到現場時,部隊施工打的炮眼距古墓頂層僅差80厘米,只要再放一炮,這座藏有千古奇珍的古墓就會永遠不復存在。1978年5月22日凌晨5時,墓室積水抽干後,雄偉壯觀的曾侯乙編鐘露出了它的真面目,所有在場的人都被這座精美絕倫的青銅鑄器驚呆了:歷經二千四百多年,重達2567公斤的65個大小編鐘整整齊齊地掛在木質鍾架上。

編鐘出土後,文化部的音樂家黃翔鵬、王湘等人趕到現場,對全套編鐘逐個測音。檢測結果顯示:曾侯乙編鐘音域跨越5個八度, 只比現代鋼琴少一個八度,中心音域12個半音齊全。

曾侯乙編鐘

曾侯乙墓編鐘的出土,使世界考古學界為之震驚,因為在兩千多年前就有如此精美的樂器,如此恢宏的樂隊,在世界文化史上是極為罕見的。曾侯乙墓編鐘的鑄成,表明中國青銅鑄造工藝的巨大成就,更表明了我國古代音律科學的發達程度,它是中國古代人民高度智慧的結晶,也是中國「文明古國」的歷史輝煌。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4/node114958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