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門特區政府宣布,當地飼養的雌性大熊貓心心誕下一對雙胞胎。
心心是在星期天(6月26日)下午於石排灣郊野公園的大熊貓館內產下兩隻大熊貓寶寶。澳門行政法務司司長陳海帆星期一(27日)公布,兩隻幼崽均為雄性。
今年9歲的心心原名蜀蓉,與今年8歲,原名婭林的雄性大熊貓於去年4月送抵澳門,是中國中央政府贈送的第二對大熊貓。
澳門當局才剛在上周公布心心可能懷孕,心心就馬上分娩。
澳門特區政府一名女發言人對BBC表示,心心與伴侶開開曾經自然交配,但當局同時為它作人工受孕。據當地媒體報道,署方才剛在上周察覺心心疑似懷孕。
澳門民政總署介紹,心心據信懷孕三個多月後,星期天15:45(格林尼治標準時間07:45)誕下第一隻幼崽,至16:27再生下第二隻寶寶。
總署的聲明還形容,初當母親的心心表現得相當熟練,「充分表現出良好的母愛天性」。
澳門廣播電視(TDM)引述陳海帆司長說,新生大熊貓將留在澳門成長,目前當局須全力照顧幼崽,改名事宜將在適當時間公布。
目前澳門大熊貓館與四川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的團隊正聯合照顧熊貓寶寶,並對開開提供產後護理。
澳門當局稱心心「初為貓母」就已顯得很熟練。
「細孖」過輕,須接受加護照顧。 「體重過輕」
澳門民署表示,「大孖」重135克,叫聲響亮;「細孖」個子相較嬌小,重53.8克,比對大熊貓寶寶的出生平均體重屬於超輕,目前在加護照顧中。
官方中國中央電視台「熊貓頻道」網站稱,根據以往的經驗,這種超輕初生體重大熊貓幼仔成活率相對較低,但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此前曾成功養育成活目前世界最輕初生體重為51克的大熊貓,因此在超輕體重大熊貓幼崽育幼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
星期一與陳海帆一同出席新聞發布會的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獸醫黃文俊也稱,兩隻幼崽目前的情況「算是挺不錯」。
央視網引述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專家吳孔菊說,心心於5月底開始出現食慾下降,嗜睡等症狀,並且出現了多種妊娠體徵。
到上周,澳門民署公布心心有明顯懷孕跡象的消息,但民署管委會委員梁冠峰周末表示,雌性大熊貓普遍存在假孕現象,需要兩周才能確定結果。話音剛落,幼崽哇哇落地。
大熊貓是中國四川一帶獨有物種,繁殖率一向偏低。
據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網站介紹,大熊貓妊娠期為83至200天,新生兒在出生時普遍存在發育不成熟問題,平均體重145克,約為成年大熊貓體重的千分之一。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