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分崩離析 李嘉誠說依然看好中國經濟

曾洵真| 2016-06-24| 檢舉

香港首富李嘉誠接受彭博社電視採訪時表示,中國經濟前景明朗,自己對中國未來的長期發展很有信心。

按照李嘉誠的分析,中國的出口始終高於進口,服務行業也不斷創收,外匯持續流入。他認為,許多投資人只看到了中國國企和民間的負債問題,卻沒有意識到中國龐大的出口額。中國去年的貿易順差增長到了3.7萬億元人民幣,這對沖了人民幣疲軟導致的資本外流。

李嘉誠在採訪時表示,自己的成功很大一部分歸功於中國政府。上世紀70年代末,在鄧小平尚未明確掌權之時,這位商業大亨就已經被邀請進入中國市場,他現在仍稱鄧小平為「鄧伯伯」。

李嘉誠回憶說,那時的中國令他感到充滿希望。隨後中國以令世界震驚的速度實現工業化,李嘉誠也成了受益者。

不過去年起,部分中國輿論開始指責李嘉誠在國家經濟放緩的當口撤資,但李嘉誠於去年九月發表文章,稱自己對中國經濟充滿信心,從未停止在中國的投資。

(小編:記得事情的開端是一篇文章《別讓李嘉誠跑了》,鬧得沸沸揚揚,後來《人民日報》的微信則發了一篇評論,說對李嘉誠「與其挽留不如目送」)

彭博社:特斯拉或將在上海建廠

彭博社引述不願具名的知情人士稱,特斯拉汽車將與上海金橋集團合資建生產設備,總投資額達90億美元,雙方各出一半,金橋提供土地並將持有多數股份。

在中國製造可以使特斯拉汽車免去25%的進口稅,使其更具競爭力,不論是與寶馬、奧迪等高檔進口車競爭,還是與比亞迪或北汽這些本土品牌較量,消息稱蘇州、合肥等城市也在積極爭取特斯拉的投資。

對該消息,特斯拉公司的發言人表示「不會評價傳言和推測」,金橋集團和金橋經濟技術開發區方面也都並未作出回復。上海市政府則回應稱,向有關方面確認得到的消息並不明確,目前無法判斷這一協議的真偽。■

(中央社瑞士達佛斯21日綜合外電報導)法國總理瓦爾(Manuel Valls)今天警告,歐洲聯盟(EU)面臨連串危機,可能在數月內「分崩離析」。

瓦爾告訴記者,他出席在瑞士達佛斯(Davos)召開、齊聚億萬富豪及政治領袖的會議時,提到「可能導致歐盟分崩離析的所有危機,而且並非數年或數十年內分崩離析,而是未來數月內」。

他提到的危機包括恐怖主義、難民危機及英國可能脫離歐盟等。

瓦爾今天也警告,假使英國離開歐洲聯盟,將是「非常糟糕的事」,但是不能不計代價滿足英國的要求。

法新社指出,瓦爾在達佛斯(Davos)世界經濟論壇(WEF)場外告訴記者,英國脫離歐盟「無疑將是壞事,非常糟糕的事。」

他表示:「必須達成協議,可是不能不計代價。」

歐盟面臨分崩離析?義大利脫歐潮強勢湧現

盟成員國擔心英國23日的公投會令英國脫歐之際,義大利進行的地方首腦選舉中,支持脫歐理念的黨派也獲得優勢地位,令脫歐的思潮得以加劇。

據NHK在線新聞6月20日報道,義大利正在進行的統一地方選舉中,首都羅馬的市長人選出現了反對歐盟統一貨幣的在野黨人員,並且輿論顯示,該人士獲得了更多的支持。

歐盟正在面臨成員國脫離思潮的衝擊(圖源:Reuters/VCG)

這次的義大利地方選舉於19日正式啟動,有120個自治地方政府的首腦將通過選舉誕生。羅馬作為義大利首都,其參選人選受到格外關注。

參加羅馬市長競選的候選中,有以打著撲滅腐敗、擺脫歐元為主張的新興黨派「五星運動黨」人員拉吉,他的主要競爭對手,是執政黨、倫奇總理率領的民主黨候選賈凱迪。

在兩周前舉行的首輪投票中,拉吉領先了賈凱迪10個百分點,但由於沒能獲得直接當選所需的超半數選票,不得不再次通過19日開始的投票來角逐最終獲勝者,根據之前的局勢預測,拉吉的勝面更大。

據悉,投票已於當地時間19日晚上22時結束,正在進行計票工作。

同時,在義大利另外兩個掌握其經濟命脈的大都市米蘭和都靈,對歐盟多有批判的在野黨候選也進入了最終競選階段,如果持排斥歐盟主張的人員大量獲得義大利地方執政權,將對義大利未來留在歐盟構成巨大威脅,並威脅倫奇的執政前景。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4/node114311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