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歲少女和十六歲少年早到的婚禮 揭秘雲南早婚村

11月27日,13歲的秀秀和16歲的小聽成了雲南金平縣者米鄉小翁寨村的主角。

在鞭炮聲中,他們舉行了婚禮。初中未畢業就輟學回家,結婚生子,這種現象在雲南紅河州金平縣內,並不罕見。

對於這種「早婚現象」,金平縣副縣長普紅芳並未迴避,「現象有,但政府一直在努力做工作改變。」

▼按當地習俗,過橋時新郎要背著新娘跑過去。12歲的小伴娘一路小跑舉著紅色的小洋傘。

▼迎娶前,秀秀和家人告別,從小和她相依為命的奶奶,哭得像個孩子。

沉默寡言的小聽背起秀秀,害羞的表情不如伴娘笑得甜。

▼穿著寬大的西裝,小聽和親戚一起將機車抬上車。

進了婚車,小聽抱著秀秀從家帶來的玩偶娃娃,秀秀說眼睛進了沙子。

▼小兩口的婚房裡,紅床單映襯著白牆,顯得格外溫馨。牆上小聽曾經張貼的明星海報旁,留著那張輟學前的獎狀。

他們因自由戀愛而結合,年輕的愛情甜蜜而羞怯,衝動而缺乏管束,經常很輕易戀愛數天到數月的年輕男女就訂下了婚約,離開了學校,押上了未知的大部分人生。貧窮落後的地區,早婚的現象很普遍。光是雲南紅河州的一個村寨,就能看到數個背著孩子的少女。

「我們這裡一個喜歡一個就嫁了,沒那麼複雜。」16歲的小彩一臉天真地說道。她一年前結婚,兩個月前當上了母親。

「當時談戀愛就想著娶她。」小彩17歲的丈夫小明躺在床上玩手機,漫不經心地說著。

一位爺爺回憶說,自己和自己上下兩代的人雖然結婚早,但一般也都有18、19歲;而他的孫代則很多13、14歲就結婚。這位爺爺不久前抱上了重孫,而寶寶的母親才16歲。

在這些地區,不論男女,初婚年齡都很小;女孩兒更明顯,有的甚至才12歲。由於不到法定年齡,他們不能領取結婚證。沒有法律效力的婚姻用少男少女的愛情經營起來就像「過家家」,卻又很現實地孕育著活生生的下一代。

過去這裡的人們早婚大多是為減輕家裏的負擔,但這一代卻有不同的誘因——隨著科技的發展,外界的資訊跨越地域的屏障來到這裡,湧入了年輕人好奇的心,讓他們在心理上更加早熟

大陸城鄉發展不均衡發達地區的小孩就像生活在美國,落後地區的小孩就像生活在非洲……在雲南山鄉,教育資源依然為貧困所限,環境無法引導他們避免將早戀發展成婚姻。

▼豪華敞亮的教室

▼破舊落後的教室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4/node113790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