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6月14日)世界都知道,中國會在未來幾年內不再靠大量進口石油了,為什麼這麼說,事實告訴你:近年來中國不斷發現新油田,而且油田不斷創新新紀錄那麼很多國家就不樂意了,特別是石油大國,以沙特,伊朗,中東等地區國家;油價已進觸底過20美元,而卻油價回暖比較快。
根據最新消息,新疆油田公司在新疆準噶爾盆地古爾班通古特沙漠發現一超產自噴油井,日自噴原油約40噸左右,總產量超過億噸。近日從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了解到,公司在渤海灣灘海地區發現儲量規模達10億噸的大油田——冀東南堡油田等等。這是建國以來我國石油勘探史上最激動人心的發現之一,對中石油集團的可持續發展,曹妃甸港區乃至環渤海地區經濟的發展,甚至對國際油價都有重大意義。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在渤海灣灘海地區發現儲量規模達10億噸的大油田———冀東南堡油田。
中國地大物博 能源儲存量比較豐富 除了大家都知道的煤炭資源外,中國的頁岩氣儲存量也位於世界前列,但是由於中國的開採技術有限,再加上大部分油氣資源分布在沿海大陸架,國際油價較低,中國就多了一個選擇,在努力勘探和研發開採技術的同時,可以大量進口國外的原油,雙管齊下,有備無患。
可以說中國在發現大油田之後,國際油價連連遭受打擊,產油大國更是傷心欲絕。
特別是沙特和伊朗,沙特主要依仗國內非常豐富的石油資源,正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讓沙特一躍成為中東產油國的霸權地位。在中國這幾年急需石油資源的時候,沙特更是在石油貿易出口上獲得了上千億美元的利潤。
而伊朗在美國解除制裁後為了討好中國賣出更多石油來恢復經濟,對於伊朗來說這塊蛋糕要獨吃。前不久伊朗豪送兩座大油田給中國,中國實現擺脫石油進口的困境已經慢慢開始實行,這也是為什麼中國在國際油價低迷的時候大量囤積石油的原因。

隨著國際石油市場的發展與轉變,未來的石油市場將會慢慢轉向以中國為主導的亞太地區,中國石油進口數量已位居世界第一。在未來,中國的石油市場份額將會受到很多原油出口國的青睞,很顯然在這個巨大的市場背後,蘊藏著豐厚的回報,沙特此次調價已經影響到了中國石油進口的布局,沙特雖然在中東產油國里,有著較重的話語權,但是伊朗就是沙特最好的牽制,現在伊朗選擇與中國合作石油貿易是一次絕佳的機會,所以調高油價對中國來說根本就沒有很大的影響,以中國目前巨大的石油市場份額,往長遠的看,國際石油定價權將會以中國為主導。有一個道理很簡單,有需要的地方才會有市場。
而最新一則消息刷爆了原油市場,ClipperData大宗商品研究總裁Matt Smith周五表示,隨著中國原油進口不可避免地觸頂,油價或將跌向40美元/桶甚至更低。 他這麼說的原因是因為2016年1-5月中國進口原油15592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6.46%;進口金額達407.16億美元,同比下降27.45%。目前中國已囤積約1.35億桶石油。
而最樂觀的估計顯示中國的存儲容量為1.55億桶。他表示,理論上,20至30天內存儲容量將觸頂,屆時進口將「直線下降」。中國已經囤積的石油接近飽和,再加上國內油田的發現預計很長一段時間就不會再大力進口石油了。那麼供求市場再次打破平衡!
目前原油價格在49美元附近徘徊,受一系列黑天鵝事件的影響油價反彈過快本身就是不正常的現象。加拿大油砂開採正逐步恢復,加上沙特、伊朗和美國頁岩油的大力開採,註定油價面臨很大的下行風險。50美元大關或是二季度無法翻越的大山!

隨著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本周召開油產會議,全球原油供應過剩問題再度成為焦點。《路透社》發表一系列海上油輪及儲油船的衛星照片,凸顯全球供油嚴重壅塞情況:約2億桶石油被迫在海上漂流或停泊,上不了岸。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4/node112878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