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蕭山母女遇害案告破,嫌疑人逃亡6天6夜自稱生不如死……是什麼原因讓他連一個小女孩也不放過,毀了一個家庭?

遇害者

北干山,杭州蕭山一座美麗小山。早年間,北干山是當年蕭山縣城外的屏障,而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北干山早已成了蕭山城中心,市民們享受自然的綠色公園。

然而5月30日上午,原本安寧美麗的北干山中,一對前往遊玩的母女,卻殞命其中。

小楊一家三口,算是在今年,也真正有了一個能夠日常團聚的家。

小揚是貴州人,在蕭山一家服裝廠打工。妻子則在老家從事幼教工作,5歲的女兒則一直由妻子帶著。

幾個月前,小楊把妻子女兒都一併接到了杭州,在新街街道住了下來。

5月30日,正是禮拜一。天有微雨,但很涼爽。那天一早,小楊和往常一樣上班去了,在家裡照顧女兒的妻子,大約十點多,趁著雨停騎電動車帶女兒出門,打算趁著人少去幾公里外的北干山遊玩。

12點出頭,妻子在微信朋友圈中發了幾張照片,照片中,女兒開心地蹦蹦跳跳,妻子也心情不錯地拍了自拍。

然而,從那之後,小楊就再也沒有聯繫到過母女輛。

朋友圈裡那幾張讓人會心一笑地母女照片,竟成了她們留在人世的最後一幕。

5月30日晚,發動了親戚老鄉遍尋妻女不著的小楊報了警,蕭山警方連夜組織搜山。蕭山警犬基地負責人潘國良,在那天凌晨就和20多名訓導員以及10多條警犬進了山。

訓練有素的警犬很快發現了空氣中的血腥味,至天亮十分,母女倆的遺體都被找到。警方發現的,不僅只是永別人世的母女倆。在母女倆的身上,警方都發現了銳器傷!

沒錯!這是他殺!

遇難者小女孩

母女倆的悲劇傳開,熱鬧的北干山忽然冷清了下來。居民們議論紛紛,搖頭嘆息,出門卻紛紛避開了北干山。

究竟是誰,在北干山上,在太白天裡,悍然行兇?!

警犬曾在北干山上的一間公共廁所旁,

先後找到了刀鞘和血衣(後證實是嫌疑人所留),然而除此之外,線索並不太多。

警方迅速迅速調集一切能調集的偵查警力,成立專案組展開偵查。

很快,好消息傳來。在另一處隱藏在密林中的公廁里,警方發現了血跡,並在附近發現了一隻掉落的男鞋和鞋墊。

結合現場勘驗情況及外圍調查,警方確定這隻鞋子正是嫌疑人所留。通過進一步鑑定和大數據分析,警方發現——36歲的安徽籍男子高某,有重大作案嫌疑。

另一方面,隨案跟進的視頻監控操控員也通過監控大數據分析,

警方還原了嫌疑人案發前一日的行蹤。

嫌疑人是在2016年5月30日,案發當日上午7時許,從杭州城區乘坐公交車進入蕭山境內的,輾轉公交和步行後,從蕭山區博物館附近上北干山,直至案發。

嫌疑人高某,1980年出生,未婚,無業,曾在安徽、上海等地居住過。高某有三次盜竊等前科,長期混跡於網吧和棋牌室,生活較為拮据。

然而高某在案發後,究竟去了哪裡?會否已經趁著警方搜尋母女倆的時候,迅速逃離杭州,回去了原來的居住地?

警方一方面派出專案組成員前往高某曾經居住的地區調查,另一方面,

集合結合現場勘驗、監控分析,警方做出了另一個推斷——高某很有可能已經受傷,他走不遠。

案發後,公安路面交警、特警、治安等警力聯動,圍繞北干山周邊,布置了多層卡點和巡邏警力,城區主要出入口都有荷槍實彈的民警把守。案發中心現場附近的網格員們,也開始搜尋調查,一張大網悄悄撒開。

不僅僅是民警。

北干山所在的北干街道,有這麼一群自稱「北干望望」的群眾力量,他們可以是社區幹部,也可以是公交司機、藥店店員、環衛工人、小吃店主等,他們活躍在各自網格的微信「望望群」,也活躍在街頭路面,

他們最有能力、最有機會發現最一線的線索。

線索,很快從「北干望望」那兒傳來。

確定嫌疑人身份後,北干派出所的網格民警楊委就第一時間走訪了自己的轄區,詢問情況並提醒居民們注意。

但楊某拿著嫌疑人照片來的時候,其中一位「北干望望」陳先生就留了個心眼。陳先生和妻子經營一家藥店,6月5日傍晚,門口來了一位衣衫不整的男子,徘徊幾趟後進店買了一盒止痛藥,匆匆離去。

陳先生妻子感覺很像之前網格民警楊委照片上的嫌疑人,於是立即通知丈夫陳先生,陳先生二話不說跟著嫌疑人,但卻在半路跟丟了,他連忙打電話給民警楊委:「我發現一個可疑人到店裡買藥,很像……」

隨後,楊委通知值班警力趕赴現場,後在蕭山刑大增援警力及鐵路火車南站派出所警力的協助下,在中譽網格附近的一鐵路的草叢中發現了嫌疑人,一舉抓獲。被抓時,嫌疑人已經筋疲力盡,實在沒有力氣繼續逃跑,走投無路的他還有自殘自傷的行為,警方及時對其送醫治療並落實嚴密看管。

到案後的高某,因其有自傷自殘行為,身體狀況暫時不適應正常的審查,其具體的作案動機及過程等相關細節,有待警方進一步甄別。即便如此,嫌疑人還是用筋疲力盡聲音回答自己這6天6夜的經歷:「我也想逃,可是到處是警察,逃不出去,我太累了,生不如死!」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4/node111822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