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何給烏克蘭1億美元造大飛機?來看我們最好的盟友都做了啥

FB1| 2016-06-03| 檢舉

根據烏克蘭媒體的報道稱,現在新烏克蘭國有控股的安東諾夫集團正在致力於恢復全球第二架安-255超大型運輸機的飛行能力和組建新的安-124大型運輸機的生產線。根據安東諾夫公布的一份市場分析報告稱在外資的注入和烏克蘭的工程師的努力下,目前第二架安-225已經開始進行清理和翻修工作,而安-124的生產線也會在烏克蘭再度開啟生產。

當然大家都知道,世界上只有一架完整的安-225超大型運輸機能夠飛,並且在全球執行多種多樣的超大超高物資的運輸任務。這種起飛重量可達600噸,最大運載能力可達300噸的龐然大物遠超過美國現役最大的C-5M銀河運輸機的118噸,2倍有餘。而且就算在全負載狀態下,得益於超大機翼結構和超長的機身設計,安-225仍然能夠飛行2500公里的距離!這一出眾的能力使得安-225超大型運輸機無疑成為全球矚目的空運明星。但是安-225到現在為止只有1架半,另外半架就是現在烏克蘭正在努力恢復的。當時安-225設計出來就是為了能夠運輸「暴風雪」號太空梭,可隨後的事情讓烏克蘭始料未及。曾經的主顧不在了,建造一半的第二架安-225隻能淪為第一架的零件備份機,第一架安-225要全球跑運輸來養活自己高昂的維護費用。 但是隨著現在1億外資的注入(雖然報告中沒有提及,但是烏克蘭新聞界普遍認為是來自中國的投資),烏克蘭現在開始認真評估修復第二架復安-225運輸機的可能性。保守估計算上重建一條安-124生產線,外加修復第二架安-225運輸機可能需要30到40億美元;如果只是修復安-225甚至只需要3000萬美元就能開展一期工作。

所以在獲得注資後,安東諾夫方面已經開始著手清理安-225的機體,從現在公布的畫面來看,起碼機身仍舊完整,其餘發動機和航電設備可以升級換代。畢竟只要有投入恢復曾經「全球第一寬體貨機」的榮譽指日可待。

不過這些後續工作仍然開展起來相當有難度,因為當年生產安-124和安-225總共需要超過100家工廠參與合作,但是現在這些工廠大多數都在俄羅斯或者烏茲別克境內。所以儘管新烏克蘭的預期是美好的,但是恢復工作也是漫長的。新安東諾夫計劃是三年內展開全部工作,五年內恢復生產。不過鑒於烏克蘭國內和能夠獲得配件的裝填,外界擔心這個預期可能過於樂觀,並且1億美元的注資對大型飛機的建造來說是杯水車薪。

不過,烏克蘭和中國之間的合作關係倒是一直受到外界高度關注的,甚至西方國家和俄羅斯評論為鐵桿盟友關係。烏克蘭曾以相當低的價格幫中國翻修了3架伊爾-78空中加油機,這筆交易也讓俄羅斯大為關火,認為烏克蘭這是低價搶市場行為。不過實際算下來,烏方是以虧本價格接下這筆訂單的,所以除非關係夠鐵才能這麼干。不過已經有大量烏克蘭專家進入到中國,幫助中國研發生產大飛機相關項目,烏方現在要獨立恢復曾經的生產線恐怕難度也是相當大。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4/node111007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