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生前權傾天下,死後屍首來回折騰,竟三次入殮,次次原因不同

自古以來,人去世後入土為安,大多是一次性埋葬,少數也做二次葬。

而像慈禧太后那樣,人死一次被葬三回,可謂舉世罕見。

二次葬指一次葬後,將棺木或屍骨取出再葬一次的習俗。這在距今六七千年的仰韶文化時期就已出現。

二次葬的原因各異,比如因合葬需要,氏族或家族成員先亡先葬,待另一方亡故,再移骨合葬;又比如客死他鄉,就地瘞之,後遷回故里重新安葬;再比如子孫發跡,另擇風水寶地再行厚葬;還比如因水土侵蝕、工程興建危及墓地,只得檢骨遷葬,等等。

慈禧太后活了73歲,1908年去世。她的第一次喪葬規模為清朝帝王后妃之最。大太監李蓮英侄孫在《愛月軒筆記》中估算,光是隨葬品就值白銀五千萬兩,「足以富國」。

如果這個資料靠譜,就大體相當於清朝的年均財政收入。

入殮時的慈禧頭戴鑲嵌珍珠寶石的鳳冠,冠上一顆珍珠重4兩,大如雞蛋。

慈禧口內含夜明珠一粒,據傳夜間百步之內可照見頭髮。

人稱清朝「無冕女皇」的慈禧,統治清朝近50年,為期僅次於康熙和乾隆皇帝,死後又如此厚葬,極盡奢華,為她的二次葬埋下了禍根。

慈禧被二次葬,與上述通常二次葬的原因大相逕庭。

1918年夏,慈禧葬後僅10年,河南軍閥孫殿英打起了盜掘包括慈禧陵寢在內的河北遵化清東陵的主意。

慈禧陵墓墓門被炸,數億珍寶遺失。

他率部以剿匪為名進入陵區,探到陵寢入口,動用工兵炸開封墓的金剛牆,撞開地宮石門,闖進墓室,劈開外槨,撬開內棺,開始瘋狂盜寶。

孫殿英後來回憶:「老佛爺像睡著了一樣,只是見了風,臉才發黑了,衣服也腐爛了。」

當時為了便於盜寶,兵痞們把慈禧遺體擡出棺外,扔在撬開的棺蓋上。為了不放過可能貼身的珍寶,把慈禧的龍袍和上衣都扒了下來,連含在慈禧口中的珠子也不放過,硬是用刀撬開她的嘴取出來。

盜案發生,四方聲討。

這裡不表主犯孫殿英如何多方賄賂,逃脫罪責,只說已退位的清皇室末代皇帝溥儀,一個多月後才得到東陵被盜的訊息,急忙派人前往東陵盜墓現場。

他們趕到東陵,發現地宮內一片狼藉:慈禧遺體被一塊槨板壓著,臉朝下趴著,兩頰塌陷,眼成黑洞,花白頭髮上扎著一根紅頭繩,襪子被脫下一半,繡花鞋扔在地上。

因為潮濕,加上暴屍日久,半裸的上身已長出白毛。

溥儀派去的人看到內棺沒被劈壞,還能將就用,就把慈禧遺體重新裝殮,放回棺內,蓋棺封口。然後關上地宮大門,重新封好炸開的金剛牆,算是將慈禧做了第二次裝殮。

時光轉瞬到了1980年前後,國家有關部門開放清東陵旅遊,決定清理慈禧陵。

清理小組進入地宮,發現了當年沒有被孫殿英兵痞盜凈的織金被褥、荷花枕套、佛字龍袍、福字袷衣、壽字夾褲、檀香木製評價慈禧一生的諡冊、諡號印等。

開棺後,看到基本還是當年溥儀派人裝殮的原狀,還有當年收拾起來包在一個小黃包中的慈禧生前剪下的指甲和掉的牙齒。

慈禧遺體也算完整,只是肌肉已經無存,只剩下皮骨相連,像一具乾屍。

這次還測量了慈禧身高是153釐米,推測她生前不應低於一米六。

清理小組小心翼翼地將慈禧的遺體擡出來,在棺內噴灑了防腐消毒液等。再將慈禧擡入棺內,頭北腳南,仰身直臥。

還修好了被盜墓賊劈壞的外槨,套在內棺之外,蓋上槨蓋,將一切遺物恢復原位。

至此,完成了慈禧死後第三次安葬。

最後還要說到,包括慈禧陵在內的清東陵不但早在1961年就被中國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還於2000年以其重要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換言之,就連被葬三次的慈禧本人,現在也成了人類文化遺產。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4/node109924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