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後一位壓寨夫人 28歲守寡 95歲仍美艷驚人

古丈縣高峰鄉李家洞村張家坨居住著至今還健在的「中國最後一位壓寨夫人」—— 楊炳蓮,一個年事已高的美艷老人。出於好奇,筆者特拐彎去了張家坨。

下得車來,眼前的村落,風景如畫;民風淳樸,給人有親切感。徑直來到楊炳蓮家,老宅子雖然年久失修,破敗不堪,但即便在60多年後的今天,這樣規模的「豪宅」在湘西山區的鄉村中也是難得一見的。

楊炳蓮老人正坐在織布機前紡花布,給人第一感覺,她的年齡與長相極不相稱。雖說已是93歲,但從她的眉宇間還依稀可見當年的美艷:瓜子臉,白皙的皮膚,特別是那雙清澈透亮的眼睛,像是會說話。

與老人閒聊中,我們不僅知道她兒孫滿堂,還身體硬朗、康健,經營著一家小麻將館,碰上三缺一,也會玩上一把。而且了解了她如何成為「壓寨夫人」——湘西匪首張平老婆的身世。

媒妁之言——楊炳蓮心甘情願嫁給湘西匪首張平

楊炳蓮做「壓寨夫人」的經歷,與許多被土匪強搶上山的「壓寨夫人」不同。我們與老人聊天中,她堅持說:「嫁給張平是有媒妁之言的,而且心甘情願。」

湘西匪首張平,生於1906年,從小就不務正業,尋事挑釁,是當地有名的惡霸。他的祖父張朝玉是張家坨有名的大財主,家有水田160畝。1921年,15歲的張平成了親。婚後,妻子服侍他稍有不周,便拳打腳踢,最終因不堪虐待就選擇了自殺。

1922年,張平花100多元銀元買了一支漢陽槍,一年後,當上了當地團防局副局長。在他的要挾下,沒多久局長便逃之夭夭,便自任團防局局長。18歲的他,吃喝嫖賭樣樣都沾,並且開始拉隊伍,干起燒殺擄搶的土匪勾當。1928年,經人介紹張平到國民黨128師舒安卿旅長手下當了副官。1935年,他隨舒部到永(順)、保(靖)一帶「剿共」。就在這裡,他看上了楊炳蓮。

那時,楊炳蓮和她父親在永綏縣城開了一家雜貨店,專營針、線、甜酒等商品。她記不起第一次見到張平是什麼時候,「那時我覺得這個當兵的很奇怪,隔三岔五就要來店裡買一些針線等商品。」

「有一天,張平又來雜貨店買針線,我把針線拿到櫃檯任他挑選。張平從口袋裡掏出一個銀元,我說你有沒有零錢,他說不用找了,便拿著針線走了。讓人沒有想到的是,過了幾天,張平又來了。這一次,和他一同來的還有駐防永綏的最高司令長官舒安卿。」楊炳蓮說。

張平和舒安卿的到來,讓楊炳蓮的父親不知所措,還以為他們是來找麻煩的。當聽說張平看上了他的女兒,要明媒正娶,這個老實巴交的小生意人高興了。楊炳蓮也覺得「這個人應該不是個壞人。」張平上門提親後不到一個月,就把楊炳蓮娶進了門。

「嫁過去我才知道自己是張平的第三個老婆。第一個因為受不了折磨,生下一女後服毒自盡;另一個跑回了娘家。」楊炳蓮說,她開始也擔心張平會像對前兩個老婆那樣對待她,「可是慢慢地我發現,這種擔心沒了,結婚大半年,他還像結婚時那樣對我」。婚後第二年,張平隨舒安卿開拔至浙江寧波抗日,臨行時他把楊炳蓮安置在老家張家坨。

為求護身符——湘西匪首買官當了國民黨

為了謀求官職做護身符,張平託人送鴉片給國民黨古丈縣黨部及縣政府大小官員,藉此一個土匪頭子搖身一變成了國民黨黨員。

1938年12月,張平從浙江寧波抗日回來了。他帶去的300多人的隊伍,只剩下他和一個外號叫李疤子的人。回來後,張平在古丈縣警察局當上了中隊長。久別重逢,又是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的,他對楊炳蓮更加疼愛。因為考慮到警察難免會與人結仇,他沒把楊炳蓮帶在身邊,讓她繼續住在鄉下。

張平隔三岔五從縣城回家,「我心疼他跑得太辛苦,讓他少回來幾次。他問:『你就不怕我在外面找別的女人?』還是隔兩三天就往回跑。」每次張平都是天黑了才敲門進屋,即使回來得早,也要到寨子外面溜達到天黑。楊炳蓮說:「他是看我忠不忠心,有沒有找野男人。」

楊炳蓮說,那時她很單純,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丈夫在外是一個無惡不作的人。當上中隊長後,他野心勃勃,為非作歹。經常虛報警察人數,冒領薪餉;對城內旅社宿客,每晚徵收200文戶口稅;還以抽壯丁、禁菸禁賭為名,攫取民財;他還挑起地方武裝勢力互相殘殺,從中漁利。

由於張平殘害百姓,危害地方,百姓們紛紛向永順專署和沅陵專署告狀。1940年10月,永順專署貼出布告,撤消張平古丈縣警察中隊隊長職務並予以通緝,他帶著妻兒和幾名心腹回到了李家洞老巢。

張平回到老巢後,便結拜28個「弟兄」,糾集100多人槍組織地方武裝,在化江溪邊懸崖絕壁上的岩洞裡築牆建屋,並以打家劫舍為生,當起了金華山的山大王。他的野心和打算是:當不上司令就當草寇王,占不了古丈就占李家洞。

為了謀求官職做護身符,張平託人送鴉片給國民黨古丈縣黨部及縣政府大小官員,官大的多送,官小的少送。1943年2月,張平在古丈縣加入了國民黨,土匪頭子一下成了國民黨黨員。

做「司令太太」——養鳥養狗都有專門的傭人

1944年,張平當上了國民黨古丈縣自衛團副司令。楊炳蓮說:「他每次進縣城,上乾州(今吉首),下沅陵,去芷江,都是騎馬,蠻威風的。」楊炳蓮也真正過上了「太太」 生活,家裡傭人多了起來,連養鳥養狗都有專門的傭人。以前,別人都喊她為楊氏,從這一年起,都喊她為「司令夫人」或「司令太太」了。

張平發現鴉片的「好處」後,開始在古丈縣等地種鴉片,家裡的幾大缸鴉片煙,成了他升官發財的資本。他用鴉片換槍,又把槍高價賣給百姓,美其名曰買「自衛槍」,規定家家要買,不買不行。他的苛捐雜稅多如牛毛,有土地捐、人頭稅、出谷稅、存谷稅、子彈捐、碉堡捐等。

雖然到處傳說:「天見張平,日月不明;地見張平,草木不生;人見張平,九死一生。」但楊炳蓮說她沒親眼見過張平殺人。她的「司令太太」生活就是「白天逗逗鳥、遛遛狗,晚上玩牌,有時也看『坐堂戲』」。

張平讓楊炳蓮「少管男人的事」,但她還是經常勸張平少樹敵,多積德。「我背著他做一些贖罪的事。當時附近的村民都要交鴉片稅,我就悄悄給一些交不足的村民發假憑證,說是交足了。有的人家斷了糧,我就叫人送糧食去。」

1949年,蔣介石妄圖在大陸開闢「反共救國」的「第二戰場」,大肆網羅土匪武裝,為各路匪首封官授銜,「湘西魔王」張平被委任為國民黨暫編第11師少將師長。就在新中國成立那一天,張平還派人襲擊了酉水河上的解放軍運輸船隊。

踏著厚厚的青苔,爬上層巒疊嶂的古丈縣高望界林場,我們找到了當年土匪修建的瞭望哨。村民們說:「老百姓把來湘西剿匪的解放軍叫做『東北虎』,聽說東北的『座山雕』就是他們抓住的。張平一聽,狗急跳牆,逼迫每家出壯勞力跟他們上山布防,不然就殺死全家。」

28歲的寡婦——幫助過老百姓沒被槍斃

1950年3月3日,張平的張家坨老巢被攻破。他帶著楊炳蓮及8個子女(5男3女)到處逃竄。逃跑數月後,張平讓楊炳蓮帶著孩子回娘家或張家坨。楊炳蓮考慮到在張家坨,她的人緣很好,雖然是張平的太太,但她做了不少好事,應該不會有人為難她,便回了張家坨。

半年後,張平被擊斃,當地的軍民將其梟首示眾,這樣的死後「待遇」在湘西剿匪的歷史上並不多見。28歲的楊炳蓮成了寡婦。

這個痴情的女子,對張平始終愛多過恨,她堅信張平只是一個「劫富濟貧」的土匪頭子,並不是殺人不眨眼的惡魔。她有時也對張平有些怨恨:「他太蠢了,被國民黨騙了,不當那個師長就好了。」

楊炳蓮對她後來的生活輕描淡寫說:「張平被槍斃後,我以為我也完了。結果還好,我基本上沒受大的批鬥。但是因為土匪婆子的身份,經常參與陪斗。有一次,把我嚇壞了。那是岩坳公審土匪向俊家,也把我抓去了。公審完了,要槍斃向俊家,我也被拉往刑場。沒想到,槍斃完向俊家後,我被放了。區政府人員對我講:『據群眾反映,你為人忠厚,從沒拿槍干過壞事,還幫助過老百姓。政府對你寬大處理,放你回家,做一個自食其力的勞動者。』」從此,楊炳蓮和她的家人也與普通老百姓一樣過起了平常人的生活。

60多年過去了,匪患記憶早已在湘西淡去。張家界、鳳凰古城已成為世界著名的旅遊景區。正如鳳凰人沈從文先生在談及湘西時所言:「各位大可放心來湘西,現在是海晏河清,一片太平。」我們遊覽張家界、鳳凰古城等景區後,確實如此。

原作者:五龍居士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4/node109914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