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被人冤枉的河南人:袁世凱

袁世凱出生在河南項城一個破落大戶,距曹操的家鄉亳州,只有數百公里。後來,有很多人聯繫到袁世凱的出生環境、多變的性格以及末代權臣的地位,認為袁世凱在整體上像極了曹操。真實的情況是,袁世凱的性格和命運,與其說像曹操,不如更像其遠祖袁紹(袁世凱家族,就是三國袁紹的遺脈),袁世凱和袁紹,在性格和命運上似乎更具相似之處——曹操一生不稱帝,挾天子以令諸侯;袁紹一心稱帝,最後落得家破人亡。袁世凱與其遠祖袁紹,雖然所處時代大相逕庭,但他們的殊途同歸,不由令人嘆腕。 歷史評價上,這兩個河南人誰又能更勝一籌呢?

再從晚清清的歷史來看:在曾國藩、李鴻章、袁世凱身上,似乎都充分體現了命運的雙重性:當他們為這個時代實現某種願望時,他們耀武揚威,不可一世;而當他們被這個時代剝奪使命,無情拋棄的時候,他們會變得沮喪孱弱,弱不禁風。只不過相比較前兩者,這個河南人命運的反轉更加令人出乎意料和無法接受。

「晚清三大名臣」,袁世凱配得上這樣的稱號嗎? 而從袁世凱的經歷來看:這個人從來就不是一個平庸的泛泛之徒,串起他一生的,是無數個問號和驚嘆號:少年時桀驁不馴,像天才,也像頑劣;年輕時為國家出生入死,青雲直上;他勇於創新,練新軍,變軍制,首倡軍事改革,成為中國軍隊現代化的領頭人;政治上,他勇敢地廢除了一千多年的科舉制度;他在任職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六年間,在所轄區大推新政,把經過八國聯軍入侵之後經濟慘遭破壞的直隸治理為全國的"模範省"……更為重要的是,武昌起義之後,袁世凱順應共和潮流,與革命黨人聯手,共同推翻了清王朝。

但是在此之後,他卻昏招迭出,最後竟不顧很多人的反對,甘心墜入一個龐大的陰謀執意稱帝。 可笑的是,這個功大於過的河南人真的成了「冤大頭」! 袁世凱的一生,就這樣充滿驚嘆號,也充滿著問號,他的終結方式,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敗筆。歷史人物總是匆匆忙忙,以至於在他的一生中,總是無法從容地給自己畫一個句號。這些留給後人的困惑和懸念,就是歷史的特性。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4/node106629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