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6日,世界衛生組織首次發布《全球糖尿病報告》(下文簡稱為《報告》),呼籲全球採取行動,防治糖尿病。報告指出,世界各地的糖尿病患者都在不斷增加。截至2014年,全球約有4.22億人患有糖尿病,而在1980年這一數字為1.08億,增加了3倍。有關中國的情況是,中國約有1.1億名糖尿病患者,約占成年人總數的1/10,預計將在2040年增至1.5億人;約有5億中國成年人處於糖尿病前期,患II型糖尿病的風險較高。 中國男性糖尿病患病率翻一翻,多與肥胖有關 「中國II型糖尿病患病率在過去二十多年呈爆炸式增長。」世衛組織駐華代表施賀德博士表示,1980年,中國男性糖尿病患病率不到5%,而現在已超10%;II型糖尿病曾經只在成年人中發生,現在越來越多的兒童青少年患上此病。 究其原因,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伍學焱認為,主要在於近年來中國成年人、兒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猛增,這一問題則由不健康飲食、缺乏運動導致。經濟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卻愈發不健康,這是發展中國家普遍存在的「通病」。
糖尿病的流行給健康和經濟都帶來嚴重影響。糖尿病可引發心臟病、中風、失明、腎功能衰竭和下肢截肢。《報告》指出,以2012年為例,全球約有370萬人因糖尿病及其併發症死亡,中國每年也有近100萬人因此死亡。為了應對糖尿病,全球每年投入超過8270億美元;中國同樣不堪重負,每年投入近1734億人民幣(250億美元)用於糖尿病管理,占醫療總支出的13%。 超八成糖尿病患者餐後血糖升高,直接威脅心臟 流行病學數據表明,82%的糖尿病患者表現為餐後血糖升高。在新診斷糖尿病患者中,有高達47%的患者是「單純」餐後血糖升高,並呈現年輕化的趨勢,有超過一半患者在50歲以下。別把血糖升高不當回事,嚴重的話可以導致心肌梗死! 近日,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教育與管理學組組長郭曉蕙教授在一次專業會議上表示,由於中國人的基因型、β細胞功能特點等因素,中國糖尿病患者更多表現為餐後血糖升高。需要提醒的是,餐後血糖的升高會顯著增加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因此,如何規律有效地監測和管理餐後血糖成為糖尿病患者診治的重點。
郭曉蕙說,餐後血糖的升高會顯著增加糖尿病的大血管併發症,如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發生風險,並與視網膜病變以及慢性腎臟病等併發症密切相關。然而,與空腹血糖不同的是,餐後血糖的監測需要在餐後2小時後進行,受條件所限,多數患者主要在家中進行自我監測。此外,餐後血糖不僅和藥物相關,同時和患者的飲食管理、運動管理密切相關。因此,對於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缺乏自我血糖管理經驗的新診斷糖尿病患者而言,餐後血糖的監測和達標具有更大挑戰,更需要加強醫院外的自我管理。 具體而言,餐後血糖常規的目標值是不超過10.0mmol/l。而針對新診斷、病程較短、年齡較輕的患者,因為預期壽命較長,為了更好地預後,餐後血糖需要達到更為嚴格的目標值,應控制在7.8mmol/l以下。中國糖尿病患者,特別是餐後血糖升高的患者需要牢記3個數字是 10.0、7.8 和4.4。 走出誤區:糖尿病人到底該怎麼吃 誤區一:糖尿病就是因為糖吃多了? 其實,導致糖尿病的因素有多種且很複雜,除了基因的易感性,肥胖、吸菸、情緒壓力等多種因素都可能誘發糖尿病,而不僅僅是因為糖吃多了那麼簡單。糖尿病病人之所以尿中含糖,並不只是因為糖吃多了,而是因為身體胰島素代謝出現問題,無法利用攝入的糖。
預防糖尿病很重要的一點是養成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而不是不吃糖或少吃糖那麼簡單。而對於糖尿病患者,如果不能改善不良生活習慣,血糖的控制很難達到滿意的效果。 誤區二:糖尿病患者不能吃甜的食物? 其實,糖尿病患者在選擇食物時並不能僅憑味道來選擇,還要看它所含的成分和總能量。 大部分有甜味的食物都是含有糖的,比如餅乾、甜飲料等等,這些含糖的甜味食物會升高血糖,應該控制少吃。不過,現在有些甜味食物其實是用的甜味劑,如阿斯巴甜、甜蜜素等,甜味劑雖然有甜味,但是幾乎不提供能量,這些甜味食物適當吃點也無妨。
而且,有些沒有甜味的食物,比如米飯、饅頭,雖然吃起來沒有甜味,但是它們所含的澱粉在消化之後會變成葡萄糖,也不能多吃 。 誤區三:糖尿病患者真的不能吃水果麼? 大部分水果的血糖指數並不高,血糖負荷普遍低,因此糖尿病人可以適量吃水果。 美國糖尿病協會(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認為:糖尿病人是可以吃水果的。在他們提供的糖尿病病人飲食建議里,第一條就是要多吃水果和蔬菜,而且最好是吃各種顏色的水果和蔬菜,以豐富水果的多樣性。不過,糖尿病人最好不要喝果汁,果汁通常會損失一些膳食纖維,血糖反應會高於完整的水果。
專家:與其尋求神藥,不如控制體重 「要想遏製糖尿病,就需反思我們的日常生活。」世衛組織總幹事陳馮富珍呼籲,人們應注意健康飲食、積極活動、避免體重增加過多;同時,政府應加強健康生活方式的宣傳,儘可能幫助糖尿病患者早期獲得診斷、治療和護理。最後,伍學焱提醒,糖尿病是終身疾病,患者必須遵從醫囑,堅持系統、規範的治療,努力把血糖控制在合理水平,不當回事或治病心切尋求各種「神藥」,都是錯誤的行為。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4/node1030730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