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要成為大國,就要讓勞動更有尊嚴

Alinna ...| 2016-04-18| 檢舉

前一陣,紀錄片《大國工匠》著實火了一把。許多人對這些能夠憑藉經驗和手感製造出車床都製造不出來的零件的人產生了不可思議之感。這樣的人可以花費數十年在一個領域乃至一種工藝上,慢慢雕琢自己的工藝,最終以不可思議的精度成為了所有製造業產品工藝的源頭。

我們知道,機械無法製造精度比其自身還高的產品,這些工匠,便是親手製造那些最高精度零件的人。這些高度稀缺的人是製造業的靈魂,他們理應得到最好的待遇。但是,這一常識在紀錄片中卻幾乎沒有表現出來。片中反而不斷強調他們單方面的付出:拒絕高薪聘請卻待遇不高,長期與妻子分居,飽受傷病困擾等。這合適嗎?

匠人精神是一種德而不是才,但是你不能用毫不利己的道德來要求所有人,這是不公平的。作為社會,需要思考的問題不是讓更多人的道德水平達到這樣的聖徒水準,而是要有一個適當制度環境讓更多人願意也成為這樣的聖徒。簡單地說,社會應該做的是讓更多可以具有工匠精神的人能夠不受其他的打擾,專心鑽研自己的工藝。

匠人首先需要相當不錯的待遇。這是市場決定的,他們手藝的稀缺也能夠保證待遇水平。當然,良好的待遇意義不止於改善一個人通過自己勞動所能獲得的生活,良好的待遇能夠部分地證明精密勞動的價值,這構成了對勞動者底線式的尊重。同時,匠人是需要數十年深耕於某個領域,其成功絕非一朝一夕。匠人的培育是個長線投資,因此匠人需要儘可能穩定的環境。在企業或組織內部少折騰勞動者,這是很多中國企業一直沒做到的。比起道德宣教,讓勞動者能夠專心鑽研工作而不是投機,這才是最為關鍵的事情。

中國經濟發展到現在,機會的流動性在降低,投機的收益可能在趨向於收緊,這也是讓專心勞動變得更有價值的時機。讓勞動獲得更多的尊重,讓勞動者獲得更多的尊重,這是中國現階段最應該做的事情,也是能夠決定中國是否能真正成為世界性大國的關鍵因素。如果沒有優秀的勞動者,而只有大量的投機者,中國的工業再升級將是不可想像之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4/node102902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