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就知道:中國人早晚會死在中國人手上!

今天從朋友那裡看到的,感慨了~人類的做壞事智商是何等之高啊·~~真的是感慨萬千啊~!

認真看完哈~~這樣大家就能死的明明白白了咧~~

橙、桃

這是位於福州市南郊紅星農場裡的一個水果儲存倉庫,倉庫裡堆滿了成箱的橙子,空氣裡瀰漫著一股濃重的霉味。

記者:這麼重的霉味!

幾名工人把一箱箱的橙子去掉保鮮袋。

記者:這是幹嗎?

工人:這髒了,要換袋子。

記者發現不少拆出來的橙子都長出了霉斑。這些已經發霉的橙子用來做什麼呢?

記者:這剝了幹嗎?

工人:剝了以後,打扮一下。打扮一下。

老闆則拿出一個小藥瓶挑出一些紅色粉末,倒進一盆無色油狀液體裡進行調和。盆裡的油狀物很快就變成了深紅色,這種深紅色的油狀物被塗抹在盆子裡的海綿上。隨後,晾乾了的橙子被放進了盆裡。

據老闆介紹這麼做是為了給橙子打蠟上色。這種紅色的粉末是一種色素,而這種油狀物則是石蠟。

加了明礬就能使甜蜜素、味精、酒精、水分等快速滲入到桃子果肉裡,既能增加重量,又能使還沒成熟、味道酸澀的桃子變得清脆香甜。

專家:明礬是不能加的,為什麼呢?就是明礬當中,我們前幾期節目已經談到過,很明確,因明礬當中含有鋁,這種物質對小孩影響智力,除了這以外,這整個製作的方式,這個水,就是(水中)微生物、細菌總數、大腸桿菌一定超標。所以往往會造成我們的消費者腹瀉。

醫衛材料殺機四伏

河南省長垣縣丁欒鎮被稱為中國的「衛材之鄉」,是我國衛生材料的主要集散地之一。但是記者在丁欒鎮採訪時卻發現,這裡的衛生材料批發市場冷冷清清,很多店舖都大門緊閉。

我們決定跟隨馬老闆前往加工點去看看。在一間小屋裡,一個婦女正在縫製手術衣。

在丁欒鎮,記者隨後對十幾家生產衛生材料的加工點進行了調查採訪,發現這些加工點都是家庭作坊,生產環境和衛生條件都很差。在一家生產棉簽的作坊裡記者看到,盛裝竹籤的口袋竟然是盛裝化肥的編織袋。棚頂上掛滿了棉絮和灰塵。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的《無菌醫療器具生產管理規範》中明確規定,生產無菌衛生器具的車間要設置換鞋室、外衣室,盥洗室、空氣吹淋室和空氣調節淨化系統。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丁欒鎮生產衛生材料的作坊根本不具備這些生產條件,但是生意卻越來越紅火

瓜子

太平街市場是安徽省蚌埠市最大的瓜子批發市場,這裡銷售的瓜子品種繁多,倍受消費者喜愛。這家攤主向我們介紹,這些瓜子都是當地加工的,與其他地方生產的瓜子相比,由於賣相好,顏色鮮亮,而且不容易受潮變軟,所以一直賣得很好。

在蚌埠市真香炒貨廠記者看到,倉庫裡堆滿了用來加工瓜子的原料,上面落滿了灰塵。(空鏡)老闆告訴我們,他們正在加工的是白瓜子。一名工人往正在煮瓜子的鍋裡倒進了一種白色粉末狀的東西。

記者:你放的這是什麼東西

工人:明礬

記者:你這鍋放多少明礬

工人:隨便放多少

據這名工人介紹,用明礬煮瓜子是為了使瓜子不容易受潮變軟,保持好的口感。

如何鑒別:

瓜 子生產工藝專家來明喬:消費者在購買瓜子的時候,如何鑒別優質的瓜子與加了滑石粉的、石蠟的瓜子呢?就拿西瓜籽來說,我們首先看它的外觀,優質的西瓜子中 間顏色是黃色的,四周是黑色的,兩個顏色界限非常分明,劣質的產品它往往表面顏色模糊不清,同時一些加了滑石粉、石蠟的瓜子呢,他表面還有白色的結晶 (物),因此它會有比較滑的感覺。下面我們來做一個實驗,這裡是兩堆瓜子,當我們慢慢地抬起這個平板的時候,當這個平板達到45度左右的時候,有滑石粉的 一堆瓜子就(滑)下去了,而好的瓜子它還是不動的

勾兌黃酒

紹興黃酒是我國黃酒類的代表,它以醇香質厚,口感好而聞名全國,記者在浙江紹興採訪時發現,這裡絶大多數廠家都能嚴格執行國家標準生產合格優質黃酒。但在當地的湖塘酒廠,記者卻發現,他們廠生產的黃酒和別的廠家不一樣,味道也不一樣。

記者:師傅你怎麼用嘴吸啊

工人:不用嘴吸怎麼能流出來呢?流不出來。

記者:用嘴吸衛生嗎?

工人:不衛生那也沒什麼辦法,把酒搞出來,不用嘴吸流不出來,是不是。

工人正在往酒池裡兌自來水。這個酒池的能裝3000公斤左右的黃酒(用棍子量空鏡)。但是記者用棍子丈量後發現,倒進的黃酒的深度還不到酒池深度的四分之一。

既然兌水是為了降低黃酒的酒精度數,那麼為什麼在兌水之後反而加入大量的白酒和酒精呢?技術員最後向我們道出了實情:兌水其實就是 為了提高產量,水賣出了酒價錢,但是由於兌水太多,所以不得不加入酒精和白酒提高酒精度。兌了自來水的黃酒口感和顏色比純粹釀造的黃酒差了許多,因此還要 進行特殊的勾兌。技術員開始調酒的顏色。

按照國家標準規定,黃酒調製時除焦糖色外,不得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劑。不過,為了把兌了自來水後淡而無味的酒調出味道來,還要加入各種各樣的添加劑。記者發現,用來溶解甜蜜素和鹽的水竟是用來泡酒瓶的水。

平遙牛肉

說起山西平遙,那可是天下有名的古城,而平遙牛肉就是這座古城當中有名的招牌,它 以獨特配方、獨特的生產工藝而為人稱道,不過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在平遙有一位老闆說,他的加工點裡,不管是什麼肉,都能把它加工成所謂的「平遙牛肉」 來。不用牛肉也能做出牛肉來?這可夠絶的,咱們一塊來看一下。

他向我們透露,把這些騾馬肉和牛肉摻在一起進行加工,生產出來的肉當作牛肉賣,神不知鬼不覺,一般人根本看不出來,他說,用騾馬肉做牛肉算不了什麼,關鍵是看用什麼技術,只要技術過硬,無論是什麼肉,經過他這裡加工,都能做成所謂的平遙牛肉。

為了弄清楚這位老闆引以為豪的神奇技術,第三天,記者再次來到這個加工點,院子裡堆滿了分割好的肉,一部分是牛肉,而更多的則是騾馬肉,老闆在一旁正往這些肉裡注水。

記者:這剛打完水呀?

老闆:剛打完藥。

他告訴記者,往肉裡打的並不是普通的水,而是自己配製一種特殊的藥水。眼看著鍋裡的藥水用完了,老闆拿來了一個袋子,往鍋里加了一些黃色的粉末,他說這就是用來調配的藥,是他這裡做摻假牛肉必不可少的東西。

記者:這個是什麼?

老闆:這是讓別人悄悄帶來的,抓住了要罰款的,是私鹽,根本就不讓賣。

老闆:鹽是國家統購統銷的,我們用的鹽可以說是私鹽。

火鍋底料

朝天門小食品批發市場是重慶市最大的食品批發市場之一。在這個市場裡,出售的各類 食品中,就有當地的特產:火鍋底料。據瞭解,在重慶市,生產這種袋裝火鍋底料的廠家雖然不同,但包裝卻很相似,大都標有"重慶特產","重慶火鍋,麻辣 燙"等字樣。這裡的老闆告訴記者,火鍋底料質量的好壞,很難從包裝上看出來,但是可以用手摸出來。

記者:凝固劑是什麼東西

老闆:凝固劑是加硬度的

這位老闆在記者的再三追問下,才含糊地透露了一點其中的秘密。

記者:凝固劑是什麼東西

老闆:化工原料

生產火鍋底料的原料,主要有牛油、花椒、豆瓣、香料等等,有的廠家為了降低成本,甚至用人工香精替代天然香料。

記者:這個是什麼

劉鑫食品廠老闆:這個是食用(石)蠟

記者:就是石蠟

記者:石蠟一般起什麼作用

工人:起硬度

記者:硬度

工人:對

劉鑫食品廠的老闆雖然承認在火鍋底料裡添加了石蠟作凝固劑,但是又解釋說添加的這種石蠟是可以食用的。

餃子

天津興達食品廠其實就是一家小作坊。外邊的一間小屋,算是絞肉車間,裡面燈光昏暗、牆上落滿了灰塵。一台絞肉機和幾口大缸是這裡的主要設備。(空鏡)這位戴眼睛的年輕人自稱是廠裡的技術員。他說,他們使用的豬肉都是殺豬時丟棄的下腳料。

記者:這是什麼肉

技術員:用刀劃下的下腳料,殺豬的不要了。

記者:你怎麼用手攪拌呢?

技術員:手比棍子得勁,棍子面積小,手還靈活。

記者:這樣衛生嗎?

技術員:衛生,什麼東西不是用手做出來的,吃的東西都是用手做出來的。

操作台上落滿了灰塵,工人只是擦擦了事。這裡的生產過程完全是手工操作。用來生產餃子的雙手,工人也懶得洗洗。

記者:怎麼不洗手啊?

工人:我們自己又不吃。

正在包餃子的幾個工人也都說,她們沒有洗手的習慣。土製爐子裡冒出的菸灰,把小屋子搞得塵煙飛揚、烏煙瘴氣。這位工人還在吞雲吐霧。

記者:你抽菸菸灰掉到餃子裡怎麼辦。

工人:沒事,一和,照樣吃

香腸

長虹食品大市場是南京市有名的副食品批發市場,春節日益臨近,在位置顯眼的香腸批發點前,擺滿了各種色澤鮮艷的香腸。大批的香腸還在不斷地裝卸著,生意很是紅火。但是記者卻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這裡的香腸不僅價格差別很大,而且有的香腸價格比豬肉還要低很多

為了瞭解這些香腸的質量究竟有什麼差別,按照攤主提供的地址,記者直奔江蘇省泰興市,在緊鄰泰興市的南通市如皋縣城公路邊的一個加工點,工人對我們的突然出現很是戒備。

記者:你們這一天能烤多少斤香腸啊

工人:不知道那你得等老闆來(談)

記者隨後來到不遠處的一家冷庫。遠遠地就能看見,工人正從冷庫裡往外抬著碎肉。車間裡,工人正用鐵鍬把地上的肉泥鏟進鐵桶,院子裡已經曬了一些香腸。在另一個車間裡,滿地都是豬頭和碎肉。

這些碎肉就是槽頭肉,槽頭肉是豬舌頭後面的肉,老闆告訴記者,他們這一帶不少加工點都用槽頭肉做香腸,而附近的泰興市有一個叫野竹村的地方,幾乎家家戶戶都用槽頭肉做香腸。

按照老闆的指點,記者來到了30多里外的野竹村。當地人告訴我們,野竹村做香腸是遠近聞名的。記者隨意走進一家加工點。老闆拿出好幾種香腸,讓記者分辨好壞。

老闆;你是分辨不出哪個是好,哪個是孬的

記者:你這個好壞(香腸)怎麼區別?用料不一樣吧?

老闆:對用料不一樣淋巴都到槽頭裡去了

亞硝酸鈉在食品加工中主要作為髮色劑和防腐劑使用,它的最大用量為每千克加0.15克,而老闆在500斤肉裡就加進去了100克亞硝酸鈉,超過最大劑量的兩倍多。但是老闆也知道亞硝酸鈉加多了不好。

老闆:這個東西(有)劇毒隨你多好的身體吃這麼一點就死了

接著老闆又從櫃子裡拿出來一個紅紅的瓶子,往桶裡又倒了一些紅色粉末。

記者:這是什麼呀?

老闆:食品紅調色的

老闆把水桶提到操作間,接了一桶水。隨後整桶的食品紅溶液被潑到池子裡的肉餡上。工人迅速地開始攪拌。

灌好的香腸拿到架子上去晾之前,還要到放進門口的大盆子裡,浸一下,工人說這種特殊的處理是為了防蟲。

工人:(香腸)容易粘蒼蠅

記者:那你們怎麼辦

工人:用藥水來(防蠅)用打蚊子的藥水一打(在水裡)就不粘了

雖然院子裡蒼蠅到處亂飛,但是用藥水浸過的香腸上,卻一隻蒼蠅也沒有。幾隻死蒼蠅散落在裝著藥水的盆子裡。

晾曬一陣子後,香腸被送進了用磚砌的、簡陋的車間裡進行烘烤

老闆還介紹說,他這裡的肉還算是不錯的,村裡還有一些加工點做香腸用的肉,比他用的還差得多,有的根本就不能吃。

按照老闆提供的線索,記者又來到野竹村的另一個加工點,看看老闆說的「不能吃的肉」究竟是什麼?加工點裡,幾名工人坐在窗子底下分割肉。院子裡到處堆著成堆的肉塊。

腐肉豬油

我們來關注今天的記者調查。對怎麼熬豬油大家恐怕並不陌生,因為它很簡單,只要把 鍋燒熱了,放下肥肉就可以熬出豬油來,可在深圳市寶安區的一些炸豬油作坊,煉起豬油來就像做實驗,一會兒倒些液體進去,一會兒倒點粉末進去,豬油的顏色也 隨之發生變化。放進去的都是一些有害的化學物質,煉出來的又能是什麼呢?

記者:(你們)炒菜也用這種油嗎

老闆:炒菜不用

記者:你們自己吃這個油嗎

老闆:我們吃花生油不吃豬油

注水有新招肉牛變「水」牛

共同打造有質量的生活,這裡是《每週質量報告》,大家好。在8月31日的節目中,我們欄目對安徽蚌埠市一些果凍廠家生產劣質果凍的情況做了報導,節目播出後,當地政府成立了聯合調查組立即查封了3個果凍生產加工點;同時對全市果凍生產和銷售市場進行了一次全面的清理整頓。

山東省聊城市每年屠宰的肉牛有五六十萬頭,市區附近的茌平縣洪官屯鄉有一家屠宰場,在當地頗具規模,這裡每天車來人往,生意很是紅火。

老闆:我這裡一個孬貨也沒有,我狠把質量關,所以我的客戶拉回去一百個放心。

老闆:這裡的牛肉是最好的。她說我們這裡牛肉是全中國一流的,最好的牛肉。

在屠宰場記者看到,工人正在先將一根1.8米長,比大拇指還要粗的塑料管,通過鼻子插到胃裡,然後接通水管。

記者:這是幹什麼?

工人:在洗胃,洗胃。

記者:洗胃,為什麼洗胃?

工人:胃裡髒,你看這些髒東西是從胃裡出來的。

幾個小時後,這些接受「洗胃」的活牛,肚子被灌得滾圓滾圓的,四腳朝天,直翻白眼,發出痛苦的哀鳴。(空鏡)面對已經是奄奄一息的活牛,屠戶們仍不肯罷手。他們接著將一根十多釐米長,小拇指粗的鋒利的鋼管插入牛的胃裡。

記者:那是什麼東西?

工人:這是放氣的,你知道嗎?肚子裡有氣。

但是這些被灌了一肚子井水的活牛,根本來不及消化,就已經奄奄一息了。那麼屠宰場給活牛洗胃到底是為什麼 呢?這位老闆最後向我們說出了其中的秘密:所謂洗胃,就是為了增加牛肉的含水量。一頭300公斤重的牛經過「洗胃」,要灌進100公斤左右的井水,宰殺後 能有大量的井水殘留在體內

記者:這個牛肉的含水量能達到多少?能不能達到15%?

老闆:最高18%。咱們這個是15%、16%。

記者:你的含水多少水。

老闆:15%。你把我的牛肉拿回去解凍,一件是50斤的牛肉,解凍完了,剩下42斤半。

屠宰場的老闆說,他們這裡各種手續齊全。

老闆:動物檢疫合格證,衛生許可證,防偽標籤,地稅局,動物檢疫站都有。

老闆:消毒合格,走人。產品質量合格,走吧。全中國沒問題。

老闆說,他們給活牛灌水,已經有五六年了。在聊城市給牛灌水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了。

離開茌平縣,記者隨後對東昌府區、高唐縣、陽谷縣等地的十幾家屠宰場進行調查採訪後發現。給活牛灌水的現象十分普 遍。在高唐縣魯西肉類營銷大市場記者看到,活牛在宰殺前都要灌水,宰殺後還要通過動脈血管再注水。這頭牛被注進了一桶水,但屠戶連留在管子裡的水也不肯放 棄,高高地舉著水管,努力裡將殘留在水管裡的水注進牛的體內。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4/node102554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